回覆列表
  • 1 # 成都的暖通大叔

    1、配置空調時,就沒有重點考慮制熱的效果

    由於空調的最初研發就是單冷空調,第一臺空調的誕生就是解決的製冷問題,炎炎夏日讓室內涼悠悠的環境;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在配置空調時,常以冷量進行計算,不會主動參考制熱量。

    比如一間臥室20㎡,要選配多大的空調呢?我們常以20×200瓦/㎡=4000瓦,那我們就可以使用具有製冷量4000瓦左右的空調,市場常見的有3500瓦、3800瓦、4500瓦的,所以很多時候會使用具有製冷量3800瓦或4500瓦的空調。民間更有簡單的方法,比如12平米的房間,直接推薦使用匹數的,比如會推薦使用1匹的;而13平米,還是1匹空調,1匹的製冷量有可能是2200瓦、2500瓦、2800瓦。

    以上的參考資料是室外在32度的情況下,室內可以達到26度,這樣配置空調的後果就是,在夏季製冷時,室內溫度是可以達到設定溫度的,室內涼爽溫度達到預設溫度後,就會停止。

    而在冬季制熱時,室內的溫度無法達到預設溫度,因為壓根就沒有去計算過空調的換熱能力與室內所需要的熱負荷的匹配程度,只是靠以製冷量為單位選擇的空調它所附帶的制熱量去加熱空間,所以基本上這樣的方式空調製熱效果都很差,空調就會一直工作,所以能耗高。

    2、空調的執行原理,導致制熱能耗高

    相信大家目前家裡使用的空調幾乎都是氟系統的空調,因為它安裝簡單,在家用裡使用銅管數量不會太多,所以普及率很高。

    空調的執行原理是利用主機獲得空氣中的低溫熱量,再透過壓縮機壓縮獲得高熱量後,讓冷媒劑帶著高熱量到室內內機處與室內空氣進行交換,然後把室內的冷量由冷媒劑帶到外機散發在室外空氣裡。

    簡單點說,空調的效果是受到室外溫度溼度直接影響的,室外溫度越低,制熱效果越差,能耗就越高。

    比如在四川,雖然室外溫度普遍是5度左右,但是溼度幾乎是100%,所以這樣的情況在冬季空調製熱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另外,這樣的系統在冬季寒溼地區,很容易導致外機結冰影響壓縮機的散熱,所以主機需要暫停室內的供熱,反向向外機加熱化冰(化霜),大概化霜時間是20分鐘後,才會繼續向室內供熱,在化霜期間,室內內機會吹一段時間的冷風,因為沒有熱量供給,內機風機吸入室內的空氣再吹出來,所以是一陣冷風。

    所以,這個化霜的現象一直是氟系統空調的特點,不能說是缺點,因為外機在低溫、高溼度的環境裡,遇見壓縮機散發的熱量它就會形成水蒸氣,結成水珠。但是,也確實是這個原因導致了室內空氣溫度的下降,帶來空調製熱效果差,能耗高的原因。

    3、空調有電輔熱額外耗電

    基於前面介紹的空調製熱熱量不夠、中途要停機吹冷風、室外溫度低制熱效果差的情況,所以廠家在內機的出風口增加了1-2千瓦不等的電阻絲,利用它把電能轉化為熱量,然後疊加到空調的熱量裡,提高空調的制熱能力。

    這樣的方式,確實提高了空調的制熱能力,也緩解了空調吹冷風的情況,但是它的能耗是在空調原有的能耗基礎之上,再增加1-2度電/小時;比如我們常用的1.5匹的空調,它常規耗電是1.1千瓦,再加上1千瓦的電輔熱,此時它的耗電大概是2.5度/小時,這就是冬季開空調製熱耗電的原因。

    總結

    空調取暖能耗高是肯定的事情,但是生活中還是有使用空調取暖的人家,我通常都會詢問使用者冬季對採暖的需求程度,然後推薦安裝暖氣或加大空調的配置。比如,原計劃使用5000瓦(2匹)空調,如果使用者需要空調製熱,我就會使用3匹(6500瓦以上)的空調,另外還要對空調外機機位進行處理,減少霜雪的接觸,這樣空調熱量覆蓋才是最保險的。

    你明白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甲狀腺吃什麼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