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暴走大馬哥

    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誰都學過,可在實際生活中,腦子跟不上腳步,是人類常犯的錯誤,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在犯“刻舟求劍”式的錯誤。

    刻舟求劍的寓言,有個社會實驗版的,將五隻猴子放在一個大籠子裡,並在籠子中間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拿香蕉,就用高壓水懲罰所有的猴子,直到沒一個猴子再敢動手,試驗的下一步是用一隻新猴子替換出籠子裡的一隻猴,新來者不知這裡的"規矩",動手去拿香蕉,被四隻老猴子暴打一頓,直到它服從這裡的規矩為止。試驗人員繼續將最初經歷過高壓水懲罰的猴子逐個換出來,當最後籠子裡所有的猴都是新猴子時,仍然沒有一個猴子敢去碰香蕉。因為他們知道,碰香蕉就意味著被打,至於為什麼被打,已經沒有人知道。

    規則是用來成事的,大家為了達成某個共同認可的目的,於是制定了規則。任何一條社會規則,都有其適用的場景。一條規則脫離了場景之後還能適用只能靠巧合,可是世界上多的是隻知道要做一件事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的人,於是明明環境早已發生變化,規則早已過時,缺還在很多地方被延續下來並嚴格遵守,這樣的時候,這樣的規則,不僅無助於成事,甚至還會損害效率。

    一對夫妻,妻子在蒸火腿腸時,總是把火腿腸切成兩半,丈夫就問,為什麼要切開啊,這樣一蒸中間就冒出來了。妻子說:“我不知道,自小我媽媽就這樣蒸的。”那好,問問媽媽吧。

    媽媽說:“我也不知道,我自小你姥姥就是這樣蒸的。”那問你姥姥吧。

    姥姥說:“哎,你不知道,你媽小時候咱家窮,大的蒸鍋買不起,只能買小蒸鍋,火腿太長,不切開放不進去,所以得切開啊!”

    想必很多家庭都會有類似的各種奇奇怪怪的“家規”,比如我去過的兩個朋友家對於吃飯拿碗的手勢就有不同的規矩:一家說吃飯要用手掌託著碗,如果手指抓住碗邊看起來像要飯的;另外一家說吃飯一定要用手指抓住碗邊,要不然手掌託著碗像個乞丐似的,像什麼話。

    說這一條,其實不僅是想檢討所謂的家規,而是想說,這個社會上很多所謂的道德、約定俗成,也是類似的東西,大家都在遵守,但沒人說得上為什麼,你要追問,得到的回答無非是“老輩子規定的”“自古如此”“天經地義”“大家都這樣啊”。

    我們真的要這樣不帶腦子、人云亦云地生活在這世上嗎?沒有經過思考和審視的人生,真的是你想要的嗎?也許隨波逐流省了思考的力氣,但需要浪費的,也許是我們付出的時間、精力,或者換句話說,浪費了自己的生命。

    比如說,關於火災逃生教育,現在網上廣為流傳的還是“用溼毛巾遮掩口鼻往外跑”那一套,這一套防煙技術,是我們老祖宗幾千年前就在用的,當時之所以管用,是因為那時火災的燃燒物無非是木材、棉麻之類,燃燒產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濃度不大的時候人被燻兩三分鐘死不了,加之那時大多都是平房,兩三分鐘其實已經足夠逃生。

    但到了現在,平房變成了樓房,家庭裝修的材料即使真的零汙染,但一旦著火,所產生的各種氣體,其實只需要不到1分鐘就足夠致死——你還溼毛巾,還沒等你從臥室跑到衛生間找到毛巾你已經死翹翹了,哪裡還有機會逃生。如果用傳統“用溼毛巾遮掩口鼻往外跑”火災逃生方法自救,即使你住在一二樓,逃生的機率也是非常微小的。不信可以去查查火災死亡資料,每次火災造成的死亡,絕大多數都沒有被火燒過,而是被毒氣燻死的,讓人痛心的是,很多被燻死的人,死的時候都保持著手握毛巾遮住口鼻的姿勢。

    如果說在書本上,刻舟求劍只是一個看著傻逼的寓言故事,那在火災逃生教育方面,就成了生與死的界限。可怕的是,不僅絕大多數人接受的教育是錯的,我們正在進行的教育同樣是錯的,因為翻開孩子們學的火災逃生教材,還是“用溼毛巾遮掩口鼻往外跑”那套早已不再適用的知識。

    我上小學是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打算盤雖然不是必修課,但每個人都要學習。其實深究下去,讓小孩子學算盤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因為算盤是算術的工具,你只有掌握了算盤,才能很好地勝任各種計算,這樣你才能跟世界上各種各樣的資料打交道。

    對於那時的讀書人來說,學算盤的重要性,其實是和農民學習怎麼使用鋤頭同等重要的。

    隨著時代變遷,現在除了作為藝術修養興趣班,應該很少有學校非逼著孩子學打算盤了。這是人們進步的一面,這點進步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刻舟求劍”的笨拙,但還沒有完全跳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人們還在犯另外一個刻舟求劍式的錯誤——用今天的知識教未來的的孩子。

    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很多人只看到“花朵”二字,看不到“未來”二字。所謂未來,意思就是他們20年後才能為社會所用,我們教他們的知識,應該是20年後需要使用的知識,而不是現在我們在使用的知識。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意識,我們還是會像我們的父母師長20年前一樣,犯下讓孩子拼命打算盤的錯誤。

    所以說,教育其實是一件關乎未來的事情,如果要想教好孩子,應該由那些能把握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聰明頭腦來制定教育綱要;即使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我們作為父母師長,也不應該只教孩子當下的知識,而應該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能力,讓他們20年後,即使掌握的知識過時了,也能快速掌握那時需要學習的知識。

    而據我觀察,很多人其實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他們思考問題只會求助於自己以往的經驗和知識,只會在自己的大腦中檢索,不會利用整個社會積累起來的經驗和最前沿的知識,他們自己都沒有學習的能力和意識,又怎麼能把這種技能傳授給孩子?

    海德格爾說,人是詩意的棲居,於是很多人藉此鼓吹“跟隨自己的內心”,疏於學習積累,懶於思考,但他們忘了,人不僅應該仰望星空,也需要腳踏實地努力,才能真正影響自己命運的方向。

    當然,我這麼說,不是說我自己就做得很好,其實和所有人一樣,我也在努力摒棄自己某些刻舟求劍的狹隘與侷限。我們永遠都只是在路上。

  • 2 # 老韓8868

    經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知識與技能。規則是指制度或章程。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借鑑指導作用,規則應遵守,經驗可參照。至於正確與否,還需與時間,地點,物件,事件內容,處置結果等結合起來才能驗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公媽寶男,哄好他媽才會給孩子幸福。想好了離婚,可孩子可憐,我妥協了孩子會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