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尚育兒
-
2 # 兒童認知教育
別說大學全職帶娃,現在很多都是研究生 博士辭職回家專門帶娃的。題主不用太過在意大學這個,現在這個社會大學生專職帶娃的太多了。
我也是個大學生,雖然不是什麼很好的學校畢業,不過好歹也是個211,出了省估計知道的人還真的不太多,最近還上了美國實體制裁名單,我想大概你們能猜出來是什麼學校了。
在家帶娃,其實也是家庭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覺得大學生在家帶娃有點難為情,那麼就把自己的娃帶得比別人好。不過這個也不好說,因為現在要教育好一個孩子,不但需要父母家庭教育的投入,還需要有錢去支撐孩子的其它一些興趣愛好。那麼在我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把自己的田耕好就行了。
我們再來說到底值不值得的問題。當你還沒步入職場,你的核心當然是圍繞工作來轉,當你又多了兩個角色,變成了人家的妻子,變成了人家的媽媽,那麼你的核心又多了家庭和孩子,這個時候怎麼權衡都是對的。
犧牲事業,讓孩子得到媽媽的陪伴,從小養成更好的性格,沒問題。
其實我有時候帶孩子去樓下玩,很多奶奶或者外婆都會問我,你這麼年輕,為什麼不去上班?而且還上過這麼好的大學?我聽了以後也很難過,好在我的先生,還有我公公婆婆什麼的都特別理解我,我先生是堅決不要我去上班,他覺得我和社會脫節比較久了,可能不太好適應,現在都是90後甚至是95後的天下,如果讓個95後對你指指點點,我心裡難過,所以乾脆也別去了。
我的公公婆婆也是隨我,覺得如果我去上班了,他們來幫我帶孩子,如果我不去上班,他們就自己瀟灑點,老家住住,兒子家住住,女兒家也去住住。
有時候我批評兒子,兒子還嘴,和我說:為什麼別人的媽媽都會賺錢,你就要在家裡。他這樣我,其實我心裡是特別難受的,但是好在看著兩個孩子一天天成長,也一天比一天優秀,成就感還是高於所有的失落。
最後,拒絕雞湯,我們現實一點,不要被雞湯洗腦了。
-
3 # 浩源的媽媽
首先我可以肯定的回答:值,絕對值。作為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媽媽,我很羨慕你的高學歷,更羨慕你可以自己在家帶娃。
這樣的話我經常聽到“你看上大學有啥用,那誰誰誰家的閨女大學畢業不也是找個婆家,在家看孩子嗎?”
1:自己看孩子可以避免很多家庭矛盾
老人幫忙帶孩子當然好,我們可以輕鬆點兒,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但是,兩代人的教育觀念不同,如果說沒有一點兒家庭矛盾,那時不可能的,而自己帶娃,就避免了這些。
其實仔細想想,能夠陪孩子的時間就這麼幾年,孩子長大了就會尋找自己的理想了,所以,能夠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真的是特別幸福。
像我這樣低學歷,朝5晚9工作的人,不知道有多麼羨慕全職帶娃的媽媽。
老人幫忙看孩子,你就會因為心存感激而不好意思表達自己的觀點,一旦說出來,矛盾就被激化,而自己帶孩子不但可以學經驗,還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己。
-
4 # 北京童寶媽媽
有舍才有得,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全職帶娃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也沒有別人眼裡那麼糟糕,感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一樣,構成也不一樣,你不能說在家帶孩子就沒有前途,也不能說不管孩子的女強人就是人生贏家,有舍才有得,日子就是這樣。
大學畢業在家帶孩子的很多現在的孩子都是特別受寵,在家裡,很多大人都寧可犧牲自己的時間陪孩子成長。不管是孩子的生活還是教育,都捨得投入。有一類媽媽是全職,她們不上班,
在家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負責家裡的其他雜事。這群媽媽有著高學歷,能把孩子教育的科學而健康。她們不上班,在家裡經濟收入上雖然沒有主動權,但是他們對管孩子的功勞是巨大的。畢竟一個家庭的孩子是所有關係的紐帶。
帶孩子雖然辛苦,請家庭成員和社會多些理解有些家庭是迫不得已才讓媽媽全職在家。其實作為媽媽,也想成為上班族,為家裡減輕負擔。但是苦於家裡孩子沒有合適的人照顧。媽媽在家不僅能高質量陪伴孩子,還能讓爸爸全身心投入工作,沒有後顧之憂。
-
5 # 農家心理
我是九零年的,今年九月份就要過三十歲生日了。和你一樣,大學畢業,全職帶娃,已經八年之久,由原來的不滿、憤恨、掙扎、困惑到現在的豁達、開朗、自然、樂觀、積極,應該算是一種成長。
在我看來,不管是全職帶娃,還是上班兼職帶娃,沒有什麼值與不值,都是一種付出,一種狀態,只要泰然自如地接受自己的現狀,不顧及別人的眼光,就是一種豁達。
全職媽媽也挺好的,我們的孩子得到的是百分之百的母愛,而非全職的孩子得到的最多是百分之五十的母愛,從這一點上看,我們就很值。
另外,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上班的媽媽,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都應該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精神層面,讓自己遠離負面情緒,做一個積極樂觀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希望你能夠從全職媽媽的困惑中儘快地走出來,多多地看書、學習,讓自己逃離這些內耗的壞情緒,開心的度過每一天。
另外,我剛剛寫了一篇NLP積極情緒療法,你可以點開看一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讓你的人生有一個新的開端!
-
6 # 暮梓靈
大學畢業全職帶娃,值不值得?
我覺得不管是什麼學歷,全部全職帶娃,要看環境,家裡條件。
就比如我,我也是大學畢業,不過是專科。畢業工作了幾年,結婚生孩子之後也是做了全職媽媽。我家裡父母健在,但他們想過自己的生活,雖然我們家條件不好,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打算。眼看我大學畢業了還是單身一人,就天天催我找男朋友結婚。
婚後有了孩子,跟他們商量幫忙帶娃,我去找工作,他們一個不說話,一個說要自己找活幹。沒辦法,我自己的娃我自己帶。只要不懶,日子總會一天天好起來的。
老人帶娃,弊端很多。比如無限寵,要什麼給什麼,很多習慣由著他去。帶娃出去玩,娃自己玩自己的,他玩他的;比如無限放養,參考幾例老人帶娃,娃出事的新聞。
當然也有帶娃帶的很好的,我就見過,我朋友媽媽帶娃,每天早上帶娃逛菜市場,白天睡一覺起來,帶到外面玩,娃病了帶去看病。娃在哪,她在哪。
但是這樣的得力幫手我們沒遇到,自己帶也沒什麼不好的,帶娃也是一種投資不是嗎?自己的娃,想怎麼教就怎麼教,哪裡不對及時指出讓他改。
不是說了嗎,養成一個壞習慣只需一秒,改掉一個壞習慣或許要一生。引導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
-
7 # 晴晴的娛樂日記
你好,晴晴認為,生孩子要趁早,帶娃更是如此,原因如下:
1,年輕的時候,體質好,恢復的快,生孩子就和沒生一樣。
只要熬過前幾年,再出來找工作,依然是年輕美少女,所以晴晴從對身體的角度考慮,個人建議,遇到合適的人,就早點嫁了,早點結婚,早點生子是最好的。
畢竟人生大事早點完成了,你也有經歷去做其他的事情,不然到了中年以後,正是事業上升期,突然要生孩子,還要給孩子餵奶。
基本上就屬於會被職場拋棄的那種人。
很多人都應該贊同這麼一點,那就是生孩子比養孩子要容易。
十月懷胎,只是女人的第一道坎,第二道坎就是孩子出生後的關鍵那幾年。
在這個時間裡,你是耐心的陪著孩子,還是撒手就回到了職場賺錢?
個人建議是能陪孩子就多陪孩子,因為在孩子的童年時期,他們最需要安全感,他們最需要親子陪伴。
所以為人父母的能花幾年時間全心全意陪著他們,能花幾年時間,用心撫育他們,其實對於他們人格的培養,對於他們情商的培養,是大有好處的。
孩子健康平安,父母才能安心,所以晴晴建議生完孩子後,至少要花幾年的時間陪著孩子。
賺錢是一件小事,關鍵是要一家人平安快樂,你們覺得呢?
生活中很多人做出選擇後,都會問一句值不值得,其實在晴晴看來,人生不要問那麼多值不值得。
而要多問自己快不快樂,而要問自己開不開心。
人生不過百年,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選擇走上哪條人生的路,其實都是無所謂的,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之中,你有沒有獲得,你有沒有幸福感。
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凡事你都要去算經濟賬,如果凡事你都要去問值不值得,那麼你的人生肯定會一敗塗地!
-
8 # 記小棉襖們的二三事
關於這個問題,來說說我的個人經歷吧!
我和老公是大學同學,從懷孕開始,我就在家休息,到現在有了兩個女孩,我已經在家全職六年了,這期間我也有過想要出去工作的想法,並且在大寶兩歲左右出去工作了一段時間,想著給家裡減輕點負擔,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
我出門上班,孩子總是不捨得,因為她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那麼長時時間,每天回家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抱抱孩子,問姥姥孩子今天怎麼樣,姥姥總是說,你不在家還挺聽話,你一回來就變了個人,特別鬧騰!
剛開始我還覺得自己選擇去上班是對的,後來問了一位早教老師才知道,我出門孩子在家很乖,我回家孩子鬧騰,是因為她在姥姥面前放不開,缺乏安全感,所以才會有那麼大的反差,而且在我上班的一個月裡,孩子就生病了兩次,我的工資都變成了醫藥費,最後我只能打消了出去工作的念頭!後來有了小寶,一直全職到現在。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全職不值得,但是我認為,對於孩子來說,媽媽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0-3的孩子,用三年的時間,陪孩子一天天長大,不僅可以給自己留下美好的記憶,也可以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讓她們更自信,樂觀,將來也會很好的融入社會!
如果您有足夠的精力,在全職這段時間,除了帶娃,還可以通過學習,充實自己,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再找一份合適的工作,豈不是更好?
-
9 # 一久夏
做自己不要管別人怎麼說,這點非常的重要,有的的人焦慮和困惑都來自與別人,這個別人也許是社會的一個標尺,也許是身邊人的看法,一個人做決定的時候,只看重和這個決定相關的人就可以了。
首先,自己的感受,你全職在家,你自己是什麼感受,你如果願意陪伴孩子的成長,然後選擇全職,你也覺得這種生活狀態自己很滿意,那就沒有任何問題,我當時選擇全職說實話就是因為家裡沒有人看孩子,而且我的工資不足以在僱了保姆之後還能隨心所欲的花,再有我沒有和父母長大,我覺得我自己的缺失很大,而且影響了我的一輩子,所以我覺得我必須陪伴我的孩子,起碼是三年,所以我辭職了選擇全職。
其次,家長的認同,如果你老公覺得按照家庭的安排,你全職,他掙錢很適合你們家,而且合理性價比又高,那你們倆決定好了就可以拉,我身邊有一個朋友是女生在家全職5年,因為爸爸覺得孩子小的時候還是跟著媽媽,媽媽比較細緻,而且媽媽比較愛乾乾淨,喜歡讀書,等等這些有點可以在早期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
然後等孩子上一年級了,爸爸選擇學在職研究生,而且男孩子長大了需要多跟爸爸相處,所以爸爸在家全職了兩年,媽媽去上班。因為正好有個媽媽對口的工作。爸爸研究生學完,孩子幼小銜接也很順利,現在孩子三年級了,孩子爸媽又都出去工作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都被教的不錯,所以現在不讓家長操心,姥爺退休了負責接送,姥姥給做飯,然後晚上爸媽給孩子接會自己家。
所以說,做什麼決定要看,參與這個決定的人是誰,而不是看這個社會是怎樣的。
-
10 # 知心喵姐
值不值這個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問題。
所以還是要看你自己,你是想全身心陪伴孩子,還是想做自己的事業?
有的媽媽認為好好的陪伴孩子是自己最重要的事,可以等孩子大點再工作,或者把陪伴孩子當成自己的事業,所以她們會很享受。
身邊不乏這樣的案例,別說是本科生,有的是博士,也有研究生,他們本身在500強公司,事業發展也很好,但有了孩子後,他們選擇辭職全身心陪伴孩子。
對於他們來說孩子更重要。
但也有些人總認為是孩子拖累了自己,自己作為全職媽媽,沒有辦法工作,自己又想工作,以至於孩子沒陪好,工作也不行。
其實你可能更喜歡有自己的事業,但又擔心別人說你不愛孩子,所以你可能選擇當全職媽媽,但有的人說你怎麼不工作,卻當全職媽媽。
所以你在乎的是別人的看法,你應該想想自己內心,到底是想陪孩子,還是想去工作,遵從自己的內心。
我是喜歡工作,所以我把孩子交給孩子爸爸和爺爺奶奶照顧,自己努力工作,在業餘時間就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不是一天24小時就是陪伴,而是高質量的陪伴,媽媽活成孩子的榜樣,對孩子來說才更好。
回覆列表
我是985畢業,全職帶娃六年,連我爸媽都說我傻,白讓我讀書上學了,我也迷茫過,但是我覺得值。
現在高學歷的全職媽媽越來越多,很多高學歷媽媽認為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如果家裡有條件最好六歲之前都有媽媽自己帶自己教育。
從我的經歷來看,我覺得值得,為什麼呢?
1.生活習慣的培養:我們都知道孩子給老人帶,一般老人都比較寵愛孩子,很多生活喜歡確實不太好:比如餵飯、把尿、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吃什麼做什麼,要什麼給什麼。
不是說老人帶孩子不好,是忍不住寵愛孩子畢竟隔代親,我爸爸對我弟弟經常罰跪,對孫子九十捧在手心裡。
一把媽媽帶孩子,不會那麼的寵愛孩子,會給孩子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也會給孩子做豐富的食物。孩子三歲之前生活習慣的培養非常餓的人重要。
我家兩個孩子19個月都能獨立吃飯我從來沒有追著我餵飯的煩惱。孩子也沒有挑食的壞習慣,因為每頓飯色彩營養都很豐富。孩子都很喜歡吃。
玩具也是自己整理,家務活經常一起做。
2.學習習慣的培養:六歲之前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家大寶從小就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並且在固定的時間裡用心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所以他一直為學習都很優秀我也沒有給他補過課。所有學習的興趣課程都是他自己選擇的並堅持學習三年以上,從來都不願意請假。
3.閱讀習慣的培養:媽媽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我每天都會和孩子一起閱讀,也會經常帶著孩子們去書店或者圖書館借書,所以孩子們都很喜歡看書,我家大寶一年級閱讀中外名著已經沒有任何壓力,兩歲的二寶也能閱讀半個小時以上。我想一直堅持下去這應該是我給孩子們最好的財富。
5.喜歡和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中玩耍:春天帶著孩子們看百花盛開,夏天帶著孩子們看荷塘夜色,秋天帶孩子們一起走進農田感受豐收的喜悅,冬天會和孩子們一起感受寒冷的感覺。
一起看螞蟻搬家、蝸牛爬行、一起釣過龍蝦和螃蟹,一起用樹葉作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要做一行愛一行,就是育兒我也要用心去做,去學習,不會讓我這幾年荒廢自己的生命。覺得我很值得,我的先生經常給我說:“很感謝你,那麼用心把孩子帶的那麼好,真是會富我家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