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rluck
-
2 # 爆米花電影故事
人生從來就沒有彩排和劇透。至少我覺得我的人生是這樣的。
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什麼,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會先到!
大學畢業,我去了一家公司,一家我不看好也不怎麼喜歡的公司。本著對工作負責的態度,我認真專研,努力工作,力爭不讓自己出現什麼錯誤。可是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我慢慢發現了工作上的一些竅門,總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越來越順手,也越來越得到了領導的認可。這只是我人生中的一個例子。我只想通過這個例子說明,人生沒有彩排也沒有劇透,你會變成什麼樣你自己也預測不到,但是努力的人運氣會更好一點。
現在我已經不在原來的單位工作了,在新單位也遇到一些迷茫,經歷了這麼多,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心態,是那種百折不撓的心態,可能成功需要運氣,但是良好的心態能讓一個人在機會出現的時候很快抓住。加油自己!
-
3 # 菜花影視
我們短暫的人生沒有任何永恆的意義。人和其他生物一樣,僅僅是因為活著而活著,不是因為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人會從生到死,人類也會經歷從產生,發展到滅亡的過程。人類不會永遠存在下去,隨著環境的變化,也必然有消亡的一天。
同其他動物相比,我們想象人生的意義應該很不相同。但不同在哪裡呢?對信仰基督教的人來說,在上帝的創造物中人佔據著一個特殊的位置,扮演著特殊的角色。但如果沒有上帝呢?人生還有意義嗎?
1. 當我們問及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時,我們追問的是什麼呢?
意義和美、醜、善、惡、價值一樣,只有對有生命有意識的存在才有意義。對於自然來說,無所謂美醜善惡。在我們不承認有其他神靈的情況下,人只有相對於他人才有我們所談論的意義,我們對其他人有作用、有價值,也就是我們的人生(對其他人)有意義。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但平常我們談論人生意義時,並不是指人對於他人的意義,也不是指人對於自己的意義,我們是在詢問為什麼要有人,人為什麼活著,更多的隱含意思是,我們的人生、或者人類的存在有什麼終極意義,是相對於世界的發展目的而言,隱含著世界存在著某種意志——宇宙本身有某種意志,或存在著某種主宰宇宙的意志(上帝或其他神靈)。這往往只是我們潛意識的期望。我們下意識地覺得或期望我們和宇宙有某種特殊關係,人類的生命不是一連串偶然事件的多少帶有鬧劇性質的產物,而是從宇宙的開始就以某種方式存在,並將一直存在下去。我們希望自己和未來,和他人,和更大的世界有聯絡,自己是更巨集大有序整體的一部分。
許多人在童年或少年時期思考“我是誰”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等問題時,有時會有一種自己也覺得虛幻的感覺,覺得只有自己是真實的,重要的,周圍的人和物都是虛幻的,是為自己而產生的,這是主觀唯心主義產生的心理基礎,這種想法顯然不符合事實,成年後幾乎沒有人再持這種想法。人還傾向於認為人類是宇宙的中心,造物主為人類創造了世界,“人類總是不可抗拒地認為,我們和宇宙有某種特殊的關係,認為人類的生命不應該是追溯到最初三分鐘的一連串偶然事件的多少帶有笑劇性質的產物,而是從宇宙的開始就以某種方式存在了。”(溫伯格,《最初三分鐘》),這是童年自我中心想法向人類中心想法的泛化,這是客觀唯心主義產生的心理基礎,也是不符合事實的。
2. 尋求生命意義是尋求我們生活最內在的本質,即所謂超越性需要
我們都有一種尋求人生意義的衝動,上面的這些想法正是這種衝動的體現,這種衝動是有心理學基礎的,馬斯洛稱之為超越性需要。“人性所必須的是,當我們的物質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我們就會沿著歸屬需要(包括群體歸屬感、友愛、手足之情)、愛情與親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帶來尊嚴與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實現以及形成並表達我們獨一無二的個性的需要這一階梯上升。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即‘存在性需要’)”(馬斯洛,《洞察未來》) ,“我們需要某種‘大於我們的東西’作為我們敬畏和獻身的物件。” , “第四種心理學是超越個人的、超越人類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實現等概念,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
這種超越性需要,成為永恆的一部分的需要,可能與緩解死亡焦慮的需求相關。我們都對死亡感到恐懼,好奇人死之後的世界,這時我們往往就會思考生命的意義。當看到有人為某種信念或其他什麼自願犧牲自己的生命時我們會覺得感動,一個原因正是某種程度上它似乎解決了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對生命意義的探求。
在傳道書中,就如何擺脫虛空,所羅門的答案是信神。除了神自己,沒有一樣東西能填滿神在人生命中設定的空位,奧古斯丁有句名言:人不能滿足,只有在神裡面才有安息。有了神,生命才變得圓滿且有意義。
3. 人類不是為了某些事情而存在,我們只不過是進化的產物
今天我們完全可以理解達爾文的進化論剛提出時為什麼會遭到抵制,它不僅否定了上帝存在的必要性,也否定了人們假想的人生的意義,使人對人生意義的追求無法得到滿足。
然而,根據現有的科學知識,宇宙只是一種自在的存在,按照固有的客觀規律演化,並沒有任何預先設定的發展目的,也不存在任何主宰其執行的意志。人和其它生物、非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是等同的。我們不是為了某些事情而存在,我們只不過是進化的產物。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勞碌一生所為何來,不過是為了求名求利,為了生活的更好,為了子女幸福。但這背後實際上受進化來的心理機制的掌控,服務於基因擴散,而這在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並無任何目的。就我們談論的意義來說,我們短暫的人生沒有任何永恆的意義。人會經歷從生到死的過程,人類也會經歷從產生,發展到滅亡的過程。地球、太陽都不會永遠像現在這樣,人類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隨著環境的變化,也必然有消亡的一天。
看清這點殘酷地剝奪了我們滿足那點內心需求的可能性。正因為如此,在大量證據面前,許多人仍拒絕接受無神論,有些人則藉助神祕現象尋求安慰。
人的本性裡有利己和利他兩個方面,就人的本性而言,人不是為了他人而生、為了他人而活。人和其他生物一樣,僅僅是因為活著而活著,不是因為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人的生命僅僅是一件生物學的事實。正如從人的角度講豬一生的意義在於為人提供豬肉,但豬本身並不是為了提供豬肉而活著。從自然的角度講,它和人及其它萬物一樣,共同構成世界。
這個世界是一個自在的存在,沒有特別的意義。人的生命就像牛、馬、昆蟲的生命一樣沒有意義。我們吃飯、睡覺、活過一段時間、生殖繁衍。別的動物也一樣,生命沒有任何最終目的。每個人不過是這個陌生宇宙中一個無意義的小碎片——短暫地在生與死之間徘徊,淺嘗歡樂,遭受痛苦,最終面對個體的消亡。
表面上,人擁有為更好生存而進化來的意識、理性。人們設立目標併為之奮鬥,這其中有些目標似乎很崇高、偉大。但是,在意識、理性背後有更加強大和原始的無意識,有各種不為人知的心理機制。它們掌控著我們的生活而我們卻很少意識到。那些設立的目標背後往往也有人們尚未認識到的心理機制。
作為意識、理性發展的副產品,作為為更好地生存而發展起來的目標導向的行事方式的副產品,人們有時會不自覺地思考、追尋生命的意義、價值,但是會有這樣的追尋不代表生命就有意義,儘管人們為了心靈的安寧會創造出各種世界圖景和生命意義。
正如許多人童年時都會有自我中心思想(自己是唯一重要的),但它是錯誤的,成人的人類中心、人生有意義的想法也是錯誤的。假如你正確認識了世界,馬斯洛所說的超越性需要是無法滿足的,而且正如童年的想法會消失,你也不再會有這種超越性需要。
初看起來,這是荒謬的。(如果正視現實),對人生意義的追求既然不可能被滿足,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理需求。但正如人人都害怕死亡,希望長生不老,而死亡卻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沒有道理要求我們的心理需求必然有被滿足的可能性。對人生意義的尋求是因為進化產生了自我意識,產生了高度發達的大腦,同時也意識到人會死亡,自然會尋求存在的意義。基因只尋求擴散,它不關心我們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我們是否快樂,只關心它是否通過我們的繁衍,被複制、傳遞了下去。
正如同其他動物,人類在自然選擇的影響下,就算對個人不利,也會選擇讓基因流傳下去,而這種選擇往往是無意識的。大多數人一生勞苦、終日煩憂、激烈競爭、不斷奮鬥,正是因為基因操縱著他們,要他們為它自私的目的做牛做馬。基因就像撒旦,用一些稍縱即逝的快樂作引誘,令人為之臣服。
5. 生命沒有終極意義,對它的尋求是徒然的,然而我們仍可快樂生活
一些文化名人給出的人生意義,其實是生活的意義,是人為了生存發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的意義。這些活動滿足了人的以自我實現為主的多種心理需求,客觀上也有利於個人更好的生存和人類的發展。
網上經常有“如果有來世,你願意做什麼”之類的帖子,回答五花八門,有願意做花草樹木的;有願意做鳥獸魚蟲的;有願意做藍天、雲彩、風、空氣、雪花、水、灰塵、沙子、石頭、大山的;有願意做妖做鬼的;有說隨便作個小蟲子,生的時間短,好捱過去的;有說只要不是人,什麼都好的;有不想有來生,結束今生,做無拘無束的孤魂野鬼的;有願意找個道士,在自己死後施法將魂魄打散,永不超生,什麼都不用做的;有根本不想有來世,今生過完,灰飛煙滅的。真正想做人的卻不多,雖然有玩樂的成分,但也可看出大家對人生的失望。
儘管不少人對人生感到失望,卻沒有多少人想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並非僅僅由於我們對死後未知世界的恐懼,和死亡的不可逆轉。事實上,即使我們確信人死如燈滅,死後萬事皆空,不用再忍受活著的痛苦,或者確信死後將升入天堂,我們仍會對死亡心懷恐懼,自殺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是因為人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只有當痛苦和絕望的情緒累積到一個極限時人才會真正採取自殺的行動。
人一旦生而為人,一旦來到這個世界就要受到進化來的,固有的人的天性所左右。一個人是怎樣的人,會如何為人行事,在很大程度上已由天生的氣質和後天的成長環境決定了。很大程度上,人是不自由的。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思想和行為都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和支配。人們覺得自己想做什麼事就可以做什麼事,自己的行為是自由的,是由自己主觀支配的,但這只是一種主觀印象。
-
4 # 遷就依然依然遷就
如果人生可以有劇透,我真的想一透到底,哪怕是即刻間一無所有了,也想看看這之後的人生到底會變成哪樣!
可惜的是,人生的這部戲,社會的變遷是導演,歲月的更迭是編劇,沒有一個既定的劇本,人生的盡頭便是劇終,只有一個慢慢老去是確定的劇透。大家都是一個活在別人眼裡的群眾演員,天天在上演著大致相同又不盡相同的故事情節,獲得的酬勞便是與日增加的鬢角的白髮。
知道嗎?以前的你我都是隻向前看一往無前的跑在生活的路上,沒想過好好的照顧好家人也沒照顧好自己,沒想過稍微的停歇回顧一下昨日留下的經驗教訓,使得現在的日子總是有那麼多的不順心不如意。
餘生,首要的是和家人多團聚,見一次少一次了;再有是多關愛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畢竟歲月不饒人;還有就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和家人和朋友且走且停去看看壯闊的大好河山;還有...好多好多.....
讓自己稍稍的慢下來,讓自己慢慢的靜下來,餘生還長,不求活的多麼華彩,但求一個紮實。
餘生,一本書,一壺茶,一首曲子,一個身邊的你,足矣!
-
5 # 樂媽13851501012
劇透是肯定的。完全夠一本精彩小說的報料了。可惜阿,沒這個水平,只能想想而已。剩下的時間,就是珍惜,快樂,享受生活。
-
6 # 河北南宮凡
人生有緣得正念,
緣起緣落流雲間。
歲月無心記陰晴,
自然有我忘悲歡。
旦霞萬道詩情灑,
幕夕一鋪畫意染。
折片清風作哨聲,
吹醒青春再少年。
-
7 # 橡皮坨747
能劇透的是,時間會越來越少,我的體力和精力都會隨之變少。所以在餘下的生命裡,我將抓緊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也許會遇到困難,我希望自己迎頭向前。
也許傷心難過在所難免,但我想如果它來了,不排斥但儘量給它規定期限,不讓自己陷進去。
儘自己所能,孝順父母。
如果跟他吵架,我一定會告訴自己,他是陪我到最後的夥伴,不要懷疑,要信賴對方。要積極的處理矛盾,不要偏激。
等孩子翅膀硬了,我會放手讓他自己去飛。去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去尋找他心底的答案。
-
8 # 林中輕塵
謝謝邀請!————我的未來雖然還很漫長,會經歷也會接觸很多的事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藝術將會是我的永久陪伴。我喜歡創造性的生活,喜歡有創新性的藝術作品。在我往後的生命裡,我會義無反顧地奔著這個目標繼續努力的。
-
9 # 向問天任我行
習慣成自然,未來可預見,當然,誰都不想馬上看到自己人生的大結局!所有人的一生實則大同小異!壽命平均不到百歲,無非為了求財祈福趨利避害!每一天都在重複著做前一天的事物,洗臉刷牙吃喝拉撒睡,吆五喝六東跑西顛忙!其實所有人的結局都是不得好死!有的受盡病痛折磨而終,有的飛來橫禍致死,有的悲觀厭世自殺,有的罪孽深重伏法!所以呢,還是不要去想結局吧!過一天就高興一天,不用在乎別人怎麼看你,因為別人的看法都是偏見,無法全面客觀瞭解你!
回覆列表
人生本來就沒有劇透,隨處都會出現你的意料之外。人生處處是驚喜,人生處處是意外。有時候會出現你意料之外的驚喜,有時候會出現意料之外的驚嚇。努力的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人的一生過得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