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周說三農

    在家種田一年3萬,外出打工一天200元,你怎麼選擇?

    老家農村是根基,在家種田一年3萬,雖然收入少,但是這是農民的根本,年齡不同,選擇也不同,一般老年農民戀故土,另外人老缺乏外出打工的技術,老年人首選是在家種田。七0後的一般都是初高中畢業,有文化,懂技術,他們首先是選擇種植好承包土地,然後利用農閒時間外出打工,兩方面都要選擇。年輕人一切都是以本人考慮,首選是外出打工,年輕人不會為了一年才3萬的收入留在家鄉種田的。

    現在農村承包地完全不夠一家人經營,我們村每人平均就三畝左右承包地,辛辛苦苦一年下來,總收入就幾萬元,扣除生產成本就所剩無幾了,老年人由於在過去生產隊的時間,農村缺乏學校,經濟困難,沒有多少人能夠讀完初高中的,老年人文化知識比較低,過去農村人大多數只是讀完小學,很少上中學,而且學習是比較差的,丟棄了這麼多年,有的許多字都不認識了,一般不敢出門去打工,況且老年人沒有什麼打工技能,在城市是很難尋找到適合老年人的工作崗位。只能在家老老實實的種田,經營好幾畝承包地,養殖幾頭生豬,幾隻雞、鴨等家禽,溫飽是沒有問題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憂無慮,老年人每天只要有點小酒喝,有點可口的小炒就容易滿足了。

    中年人要承擔一家人的經濟,因此必須種植好家裡的承包地,這是根基,是退路,農閒時既可以外出打工,外出打工一天200元是不可能每天都有的,如果中年人有技術,肯吃苦,每年農閒時間外出打工是能夠積蓄足夠的鈔票的,一家人的生活是充滿Sunny的。但是並不是每個外出打工的農民當賺錢和有積蓄的,大家可以注意觀察,在城市中許多外出打工的農民並不是每天都能夠找到工作。我們村寨外出打工的中年人只有三分之一的賺錢有積蓄,三分之一的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積蓄。三分之一的沒有積蓄,找點吃點,生活比較艱苦。

    農村裡的年輕人大多數選擇外出打工,他們不會選擇在家種田的,一是年輕人都是喜歡面子,二是農村的承包地太少,不夠經營,拼死拼活一年就幾萬元,而年輕人消費大,趕時髦,這點錢遠遠不夠消費,因此選擇外出打工。外出打工雖然辛苦,但是下一代將成為城市人,城市裡的條件是非常優越的,特別是教育、醫療等,這是農村沒有辦法比較的,農村缺醫少藥,醫療水平差,有的就是一個簡單的感冒都要到鄉鎮衛生院甚至縣人民醫院去治療。大多數年輕人都是為了下一代選擇外出打工。在城市打工不被日曬雨淋,敲鐘上班,蓋章領錢,自由自在,生活是多麼舒暢。一些年輕人透過參加高考被大學錄取,畢業後基本在城市工作,工作穩定後將父母接到工作的城市,同時由於承包地面積小,收益小,只能解決溫飽問題,不能致富,不如外出打工的收入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樓鄰居下水堵,想用高壓水槍通,要樓上住戶承擔費用,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