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晴之婉約

    中國大多數孩子都生活在比較當中,獨生子女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比較物件,二胎家庭也經常充斥著許多明裡暗裡的“比拼”。

    很多家長自己小時候可能就會有這種類似的經歷:父母親同時叫你和兄弟姐妹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最後他們的點評一定是做得好的那個人表揚更多,而另一個同樣完成的人,似乎被忽略,甚至會有“你看看××多能幹啊,你要向他/她學習”這種聲音。父母親不經意的這麼一兩句話,可能對子女的影響是一生。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種比較帶來的後果有兩個極端,要麼就奮起直追,要麼就此沉淪。因此被比較的孩子,心裡是最難受的。

    我只生了一個孩子,沒有打算生二胎,所以不存在提問當中的這種情況。但是我還有一個侄女兒,每年寒暑假的時候,兩個孩子會在一起玩。因為自己小時候被長輩拿來和別的小朋友比較的經歷,確實有很多不愉快的回憶,所以我不會說這些傷孩子自尊心的話。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包括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沒有必要作這種無謂的比拼。

  • 2 # 父母世界

    “比較”這個行為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家裡是獨生子女,也免不了要和親戚的孩子、朋友的孩子、學校裡的孩子等進行比較。同齡人之間的比較是多且無法避免的。相比之下,家裡兩個孩子之間的“比較”可能是無處不在的,生活上、學習上等各個方面都會被拿來對比。父母們要了解,比較是迴避不了的,關鍵是如何正確處理“比較”的影響。

    首先,父母要照顧到兩個孩子的情緒,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往往會從行為中體現出來,比如:無緣無故發脾氣、厭食、纏著父母帶他出去玩、大聲喊叫等,這都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父母要引導孩子抒發情緒,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透過溝通讓孩子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宣洩出來。

    其次,父母要正確看待自己的比較心理。你們一定會不自覺的將兩個孩子進行比較,這是正常的,但是一定要警惕因為比較而產生的自身心理上的變化。兩個孩子之間必然是存在差異的,他們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接受他們的差異並鼓勵孩子個性發展。父母不要因為兩個孩子之間的比較而僅僅關注到他們之間的差距,這是消極的心理。

    此外,養育兩個孩子是件不容易的事,但父母沒必要事無鉅細地去計較和干預每一件孩子的事。因為,越是過分干預,越會產生比較,而比較的頻繁產生勢必會對父母和孩子都產生些負面的影響。我們可以稍微放手,讓兩個孩子互相影響、互助成長,孩子之間的互動往往比父母的干涉更有效、更和諧。孩子從小就有一個夥伴,每天生活中的爭搶可以讓孩子很早就學會分享、輪流甚至競爭等人際關係,父母不用再刻意去教授這種社交技能。然而,當孩子之間因為競爭而產生矛盾時,父母要儘量充當調停人的角色,而不要輕易站隊,避免因比較而出現不公正對待的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JAVA應用開發和後臺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