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西小趙
-
2 # 欽典茶人
我個人看法就是如果大城市六七千塊錢,還真的不如小城市二三千塊錢,大城市房租貴、生活成本高,六七千塊根本沒辦法生活得好,雖然小城市二三千塊錢,但是生活成本不高,反而有幸福感。
我就是住在三線小城市,我覺得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但是我更愛小城市的情調,我覺得輕鬆,平時寫寫隨筆,喝喝茶。
-
3 # 且聽樂音
一線城市拿六七千工資不如四五線城市兩三千工資過的好這個問題應該有先提條件,第一如果都是土著的話起碼房子問題不用太操心,一線或者四五線都會過的比較舒服。
第二,雙方都不是土著,那麼一個房子問題就能把雙方生活標準扯下來,難兄難弟,誰也別說誰過的好,而是誰比誰過的慘。
第三,一線非土著,三線四線是土著居民,那麼肯定是三線四線的過的舒服。至於發展潛力這個不止是能力問題,機會運氣也會佔相當大比例,畢竟為了滿足溫飽與居住已經佔用了一線奮鬥者的大部分時間與精力,不太看好。
第四,一線土著,三線四線非土著,這個就不用說了吧。
-
4 # 滇中小胖
我的好友小A,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寒窗苦讀終於考取了他理想的大學,透過優異的畢業成績留在了讓我們羨慕的大城市,但他也有著的煩惱。
那麼一線城市拿著6千的工資,和二三線拿著3千左右的工資誰更瀟灑呢?
一、生活壓力不同
1.大城市的生活壓力更大,節奏更快,小點的城市可能沒那麼快節奏的生活。
2.其實不論在哪裡都會有壓力,都會有競爭,只是大地方的競爭可能更加激烈,殘酷。
3.壓力不僅僅是工作上,家庭中,生活中都會有體現。
二、生活成本的不同
1.大城市相對的收入高,生活水平也就高,支出也就上升。
2.房租支出會佔生活成本的一大部分比重。
3.以後陪伴父母的時光也是一種成本吧!
三、人生價值目標不同
1.大城市的資源更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也就更多。
2.實現自我價值的意義不同。
3.在某方面能夠體現價值的意義不同。
四、生活方式不同
1.每個人追求生活的方式不一樣。
2.考慮未來發展的方向,對於以後生活的價值不同。
3.有時候就是簡簡單單的喜歡,沒有什麼道理。
其實不論在哪生活,重要的是生活的態度,積極向上的一種方式,選擇一個自己適合,自己喜歡的方式更重要吧!
-
5 # 後後的後
1.租房。在一線城市租房是非常貴的,很小的一個房間那就是500到600元/月,如果大點那就直接1000元/月;而在四五線城市那租房就基本可以忽略不計,500元/月的房間就是大房間,有的家是這裡的那就不用租房了。
2.消費。一線城市的消費是四五線城市沒法想象的,一頓午飯出來買就得20至30元,一個月純吃飯就得1200元左右,這還是在不出去聚餐和大吃一頓的情況下;衣服鞋子兩三個月買一次,每樣就得300到400元,平均到每個月也得300元;還有租房的水電費、出行費,合起來也得300元/月,這基本消費加一起就得1800元/月。
3.生活節奏。一線城市生活節奏快,大家都是在趕時間的忙碌著,不敢有一點懈怠和放鬆,在這樣的環境下,你也會化身“拼命三郎”,從而承受超過你極限的壓力與挑戰;而四五線城市就是慢節奏的生活,工作量每天也不多,還能在休閒之餘談天說地、喝酒聊天,非常愜意。
所以整體算下來,一線城市賺的多,花銷也大,四五線城市賺的少,花銷也小。綜合起來一線城市能比四五線城市多賺1000到2000元/月,可是遠離家鄉、遠離親朋、工作辛苦、壓力山大,這樣的生活長時間看來並不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大城市的機遇遠遠大於四五線城市,所以人各有志,只要想好了努力去做才是王道。
-
6 # 飛一飛一飛—
大城市機會再多也只是留個那些有實力的人,說白了就是你可以可以隨處打工。在小縣城經濟沒那麼繁華,工資低了點,但怎麼都覺得舒心,有事找親朋好友解決。
-
7 # cly永遠1
這個說法太片面。之所以產生這種說法,是大家的內心中普遍認為,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高於四五線城市。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區分對待。在生活必需品,民生民計等消費品上中國所有的城市應該都差距不大。而在時尚消費,教育消費,住房消費上,一線城市確實高出很多。比如廣州城中村目前一室一廳的民房要1500,而在四五線城市1500住小區,兩市一廳還得帶裝修和傢俱吧。還有就是時尚品消費,在四五線城市,因為城市吸引力問題,可能很多奢飾品牌,年輕人追求的快品牌都會入駐的比較少,沒有消費入口,自然而然就消費少了,還有一個教育消費,大城市大家都不想自己或者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健身班就像是雨後春筍一樣,所以在這上面的消費佔比也很高,還有很多大城市入學有戶口要求,外來人員上學要交高額的贊助費。
同理我說這個說法太片面也是因為以上所陳述更多的都像是一個外地的年輕人在畢業後出去打拼的情況,而很多大城市,本地人的佔比並不低,他們基本都擁有自己的房產和教育指標,所以他們在這些方面的消費會很低。所以四五線城市拿2、3K的工資並不一定就比大城市6、7K的工資過的瀟灑。
回覆列表
1.去一線等大城市掙六七千的人一般都是沒有房子的,多掙點錢好回老家買房子
2.去一線掙六七千的租房子是一塊大開資,有時候根本捨不得過多的開資
3.去一線掙六七千的人一般捨不得大吃二喝,除了生活必須要開資,能省一分是一分,所以在外人眼裡,他們是扣扣索索,生活質量差,對自己不太好,過得壓力大
4.在四五線掙二三千的人都是本地的,有房,說不定還有地,最起碼房子不用花錢
5.在四五線掙二三千的基本都在父母跟前,在加上有地,所以吃喝也不用愁
6.在四五線掙二三千的人,工作一般也輕鬆,而且掙的錢都有自己安排,有大把的時間用來跟朋友們聚會等等,即便孩子上學,費用也低。
所以說四五線掙二三千的比一線掙六七千的過得瀟灑,再加上一線生活節奏太快,掙得多反而感覺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