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清韻a
-
2 # 渺渺有小脾氣
不影響,你生活的環境都在說普通話,雖然孩子在開始學話時會被你婆婆帶的說方言,但長久後還是會說普通話,我哥姐家都是例子,我自己也是山東婆婆帶,她不會說普通話,以後慢慢教孩子就好了!
-
3 # 家有雙胎萌崽崽
語言不通並不是婆媳間最大的問題,如果單純只是語言不通的問題並不算太難解決。
你不會方言問題不大,婆婆總不能普通話完全聽不明白吧!
不知道婆婆的方言能有多難懂,我第一次去寶媽的孃家,聽他們說方言一個字也聽不懂。後來我沉下心來,沒有幾天在他們說話慢的時候就可以聽個大概意思了,多去了幾次,只要他們說得不是太快,連聽帶猜基本溝通沒問題。偶爾我自己還有學著說一點。
我跑的地方不算多,但幾十種方言還是聽過的,要說用幾天時間沉下心來完全無法理解的方言印象中還沒有。
聽方言的難度,不比孩子剛開始學說話時要聽懂更難,只看我們自己是不是願意沉下心來去聽去理解。
現在我們家寶寶就剛開始說學說話,那個難懂啊,結合前因後果、歷史經驗、連猜帶蒙,想盡所有辦法去理解溝通,也做不到百分百全懂。
最怕就是婆媳間有其它問題,沒人願意沉下心來去理解、溝通,還相互抱怨。
當然,能不讓婆婆來帶孩子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案,但這個問題既然是問題,要婆婆不來帶孩子的操作難度估計不小。
-
4 # 想變成皮蛋瘦肉周
我說說我同學,我很好很好的閨蜜,她江西嫁湖北,她本人本身就是那種神經大條,馬大哈的性格,嫁給她老公的時候本來一直在廣州生活的,懷孕生小孩的時候沒有辦法才回湖北,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去湖北看過她一次,去她家的第一天我也懵了,全部說的當地話不管是去逛街還是吃東西,都是講的當地話,她婆婆跟她家公還有鄰居跟她說的都是家鄉話,我比較健談的人,但是為了不引起尷尬都儘量少跟她婆婆說話,或者是講簡單的容易聽懂的,我特別佩服她竟然完全能聽懂的甚至可以說一些當地話了,我問過她怎麼怎麼能適應呢,而且適應的很好那種,她說也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就是很融合的那種,可能真的是天生的緣分了。生完小孩後婆婆家公隨他們去廣州照顧小孩,照顧了幾年也是一直說的家鄉話,後面他們換了住的地方,兩老人實在不適應那邊的生活,聽不懂粵語然後才回老家生活了。
其實跟婆婆相處,要看雙方的,要做出讓步,當一方不能適應你的生活,你要融入進去她的生活,根據對方的喜樂習慣改變自己,如果都不退步自己活著也累
回覆列表
如果你婆婆不會普通話,你又不會方言,婆媳間都不能正常勾通,那寶貝呢?他也會一天天長大,你想讓孩子也說方言?婆媳語言勾通不暢,育兒理念不同,易產生矛盾。為了家和諧,為了孩子,也為了你婆婆不孤單,我都不建議你讓婆婆照顧孩子。
原因有三:
一、婆婆不會普通話,她來你家照顧孩子,只能與兒子勾通,看你的"臉色",她久而久之,多了孤獨,少了快樂。隔輩再親,她無法人際交流,也會鬱結。
二、婆媳關係本來難處,如果婆媳之間連語言都不能交流,加上育兒理念不同,更易產生矛盾,甚至影響夫妻感情。
三、現在普及普通話,特別是小孩子,有語言天賦。成長環境造就孩子各方面成長。比如:我小妹三歲時,老媽帶她去山東呆了二個月,回來一口山東話:什麼拉呱、布袋、達等,語言環境很重要,老人鄉音不是難改,而是根本改不掉。
給你舉二個小例:
我同事是甘肅人,家在鄉村。他很孝順,租房子把獨居老媽接來照顧,享享清福。他普通話也不好,可她媽根本聽不懂普通話,連電視都聽不懂。小夥伴去看她,也無法交流,住上幾月只好返鄉。
我北韓族同學,爺爺奶奶在東北這麼多年,那年我去她家,也是聽不懂漢語無法交流。
我同學去外地幫助兒子、兒媳照看雙胞胎姐妹,她覺得少話多做,兒媳與她兒子說她:對孩子方法不對,沒有共同語言了,他們還能勾通都有矛盾,你們無法勾通事也不會少。我同學本來獨居,讓兒媳嫌這嫌那,返家找個後老伴,過的還挺好。
給你幾點小建議:
一、如果自己媽媽不上班,是否可以請媽媽照看。我們這獨生子女多,大多是孃家媽照看,也有輪留照看,但是你婆不會說普通話,無法勾通,照顧不易。因為,語言就是交流的工具。
二、如果條件允許,僱一個日保姆照顧。單位小同事二個寶寶全是日保姆照顧長大。
三、親屬是否有合適人選?我同事兒子有親屬帶到幼兒園。
不知道對你是否有幫助?萬事先思量,結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