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耀東方

    最近炒得特別火的元宇宙概念繼續火熱,概念提出者扎克伯格對元宇宙的解釋是涉及未來可以想象和想象之外的一切,場景,社交等等都將在元宇宙囊括之內。元宇宙還是源自於人類創立的VR技術的成長與應用,也即虛擬場景的現實應用技術。

    2021年10月28日,在成立了十七年零八個月後,Facebook正式宣佈戰略轉型。曾經的大拇指標誌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類似於“無窮”的新標誌和一個新名字——Meta。

    媒體稱,正是基於VR無窮盡的技術應用,Meta的概念,是代表一個新的元宇宙紀元正式拉開帷幕。

    對此,也有反對的聲音,說元宇宙無非是一個新概念而已。扎克伯格談Facebook為何改名為Meta,他說下一個平臺更加身臨其境,是一個實體化的網際網路。注意這裡的實體化是相對此前的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平臺而言的。但它並非真正的實體化,而是對物理世界實體的高度模擬。迄今為止,我們仍然生活在二維的網際網路世界中,從根本上說這是由螢幕這種二維介質的侷限性所決定的。在二維的網際網路中,我們可以學習、工作、社交、購物,但所有這一切都是以二維的螢幕作為介質來實現的。

    那麼,作為普通人如何理解元宇宙?元宇宙能為普通人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 2 # 靈魂歌者聊科普

    什麼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其1992年的科幻經典小說《雪崩》中所創造的虛擬場景。小說中,構建了一個橫跨全球的虛擬模擬世界,數十億使用者可以在其中進行社交活動,例如在3D酒吧裡閒逛,認識朋友,並開展業務,或者在裡面玩遊戲。小說釋出後,元宇宙的概念迅速流行起來,並影響了虛擬現實和遊戲行業的各種人物。

    對於看過《頭號玩家》和《駭客帝國》電影的觀眾來說,或許更加明白元宇宙要表現的內容。

    綜合來說,元宇宙是在虛擬場景中,實現與其他人和事物共同互動的設想。

    那麼元宇宙的實現形式將是什麼樣的呢?

    按照設想的情況,透過頭戴裝置進入虛擬場景後,每個人在裡面會有一個數字的化身,所謂數字化身即cg合成的角色。未來技術成熟後,裝置還可能透過面部捕捉技術,準確捕捉面部表情,並在虛擬環境中表現出來,未來你和朋友在虛擬場景見面時,甚至可以做到像面對面一樣。除此之外,裡面的建築物品和其它角色都是仿照現實搭建的,就像可互動的遊戲場景。

    下面是一些應用場景:

    比如,在Facebook推出的應用(Horizon Workrooms)中,你仍然可以同時使用你在現實世界的電腦。透過裝置(Oculus Quest 2)加入一個虛擬辦公空間,但你可以看到你的手和你的鍵盤。此外,沒有透過VR頭盔加入會議的同事也可以透過影片畫面加入,該畫面在虛擬世界中顯示,就像在現場會議室一樣。虛擬空間中,你可以使用一個巨大的虛擬白板,和同事一起勾勒出想法。

    還比如,NASA 在空間站上使用 AR和VR 技術來遠端控制機器人或透過AR 輔助完成維護任務。在一個特定專案中,宇航員使用微軟HoloLens裝置進行國際空間站訓練併為未來的任務做準備。在這些測試中,地球上的一名任務控制人員透過頭顯傳輸宇航員的視野,並在宇航員的HoloLens顯示器上繪製了3D渲染的影象。

    目前,你仍然需要笨重的頭戴顯示裝置完成這一構想,但當未來隨著技術的成熟,裝置會越來越輕便,比如AR眼鏡,那時你甚至會覺得用手機和朋友群聊會是那麼無趣。

    那麼它和虛擬現實有何區別呢?

    很多人提起元宇宙時,想到的會是VR虛擬現實,但虛擬現實更像一個獨立的小世界,而基於元宇宙的設想則將這種小世界聯通起來。以前玩虛擬現實遊戲,一般情況下你和朋友難以互動,但在元宇宙的虛擬世界中,你和朋友將同處於這樣的場景,互動便可以產生。

    風險投資家馬修鮑爾曾解釋,"把元宇宙稱為虛擬現實就像說移動網際網路是一個應用程式"。可見虛擬現實只是元宇宙的一個重要技術支撐,元宇宙並不僅僅是虛擬現實。

    值得說明的是,VR虛擬現實技術並不是進入元宇宙的唯一途徑。元宇宙包含了諸如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

    元宇宙當前的發展是什麼樣呢?

    元宇宙還處於早期階段,軟體和裝置還沒有成熟,Facebook的扎克伯格說,為了建立元宇宙,行業需要開發新的技術標準和通訊協議。他補充說,元宇宙將需要許多公司提供新的硬體和軟體。行業需要10-15年才能成熟。

    你怎麼看待元宇宙?

  • 3 # 諸葛村的里正

    元宇宙,就是《虛擬人生》升級版,本質上來講,還是一場遊戲,一場夢!與我們普通人沒太大關係,當然,家裡有網紅美女,另當別論。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他們可以不用透過體力勞動或者腦力勞動來獲得生活資料了,比如他們有前人遺留的巨大財產,放在信託公司,幾百年也花不完,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諾貝爾基金會等。

    這些人的一日三餐,都有人送到手上來,自己活著的意義,在哪裡都一樣,有些人還巴不得你活得長久一些,可以從中撈取好處,因為只要你的生命還在,信託責任就還在啊。也有的人,依靠專利、文學創作、挖礦之類的手段,短時間內獲得了巨量財富,花不掉啊!比如扎克伯格。

    於是,這些人,除了現實生活中的紙醉金迷,就開始圖謀更高階的精神享受,她們相當女王,她們相當宇宙統帥,他們希望改變宇宙的維度等等。

    現實生活中,有個別家族傳承人是致力於高科技研究的,他們甚至可以常年生活在北極圈內,拿著超級天文望遠鏡以及各種光電感應儀器,尋找著宇宙的奧秘,每年只有20天左右,到大城市調節一下心情或者是作報告什麼的。

    可這畢竟只是個案,更多的人是無所事事狀態,必須尋找新的刺激,他們所謂的刺激,不是我們想的:珍饈美味、絕色美女、古董字畫什麼的,而是一種更高層及的精神刺激。也就是說,基本超出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於是,就誕生了元宇宙的夢想,同VR裝具,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去打拼、去創造,體驗一種時空劇烈變換的迷離狀態。這樣的裝具,可以基本模擬人體的各種感官刺激,促進人體內分泌系統產生多種化合物,讓人們體驗到近乎“真實”的感受。

    而離開VR裝具,他們沒反而覺得是虛幻,這一點,有點類似《駭客帝國》裡面的基努·李維斯在不同層次的網路空間中的狀態,某些情況下,他是超人,某些情況下他卻手無縛雞之力。如此虛虛實實,才能夠讓人徹底沉淪。

    好了,那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衣食住行,需要用勞動去換,每天8小時下班回來,收拾停當,帶上VR,去遊戲裡面體驗人生?人家24小時線上,你只有3小時發展,您覺得,從時間因素上來看,你的遊戲權重會比大佬們強悍?

    因此,在元宇宙中,我們還是很悲催地成為渣渣灰,不要指望白天上班的時候是流水線工人,晚上回家,帶上VR,就成為女王陛下。

    我們是普通人,需要吃喝玩樂,需要工作,需要科研,需要女朋友,需要家人關愛,而不是N多個平行虛擬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中國大概有多少小留學生在國外留學?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