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野萍蹤01

    回答這個題目,首先要搞清楚“玉麒麟盧俊義”是什麼樣的人。同時,還要講清楚吳用、李逵這兩個人在這段故事中的特殊隱喻。

    那麼,“玉麒麟盧俊義”、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在“智賺玉麒麟”這段故事中到底是什麼樣的身份,這段故事寫的又是什麼呢?

    盧俊義為何是“棍棒天下無對”

    宋江、吳用經大名府龍華寺大圓法主提醒,猛然想起河北玉麒麟,這就意味著這兩人早就想把盧俊義弄到梁山上了,並不是為了給晁蓋報仇。宋江早就惦記“玉麒麟”,事先做足了功課,把盧俊義的情況搞得清清楚楚,當時就說了一番話,其中講到:盧俊義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

    但是,從盧俊義出場,到梁山大聚義,《水滸傳》故事終局時,盧員外從未用過棍棒。宋江難道不了解盧俊義,隨口胡誇了他的武藝?說宋江浮誇,其實沒有道理,施耐庵在盧俊義正式出場時,以一首《滿庭芳》詞證實了宋江所言非虛。這首詞中有這樣幾句:

    目炯雙瞳,眉分八字,身軀九尺如銀。威風凜凜,儀表似天神。慣使一條棍棒,護身龍絕技無倫。

    這幾句詩資訊量極大,隱藏著趙匡胤、朱元璋、朱棣三個皇帝。盧俊義的棍棒對應的是“一條杆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所以,《滿庭芳》中說這條棍棒就是“護龍身”的棍棒。

    “目炯雙瞳,儀表似天神”,出自《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就是朱棣的形象描述。而“木囧雙瞳,眉分八字”,實實在在地隱藏了“重八”二字。

    在《水滸傳》“開篇引首”中,施耐庵同樣以《宋史》、《明實錄》重疊寫了這三個皇帝的出世。此處,又以盧俊義照應前文。盧俊義綽號“玉麒麟”,上應天罡星,還是隱喻的這三個皇帝。這其中的隱喻,我在其他文章中解讀過多次,此處就不再重複了。

    因為盧俊義是這樣的隱喻,所以,在這段故事中,吳用、李逵的身份就十分地不簡單了。

    吳用為何專挑李逵做伴當

    《水滸傳》中,李逵主動要求去請過公孫勝。原本,這個黑旋風是不適合幹這件差事的,吳用說得很對:“這是做細作的勾當,你性子又不好,去不的。其實,這是吳用的激將法,目的就是要李逵裝扮成啞道童。吳學究先說了所帶伴當的條件,要把盧俊義賺上山,需要帶一名“粗心大膽的伴當,和我同去”。

    在吳用的眼裡,李逵是最合適的伴當,他要選的人就是李逵。為什麼是李逵最合適呢?咱們先撂下這個話題,轉過來看看吳用是什麼人。

    吳用出場,晁蓋就立即給他講了“七星之夢”。然後,吳用就按照這個夢境,聚齊了北斗六星,還有一星是晁蓋推薦的白日鼠白勝。此處點一筆,白勝暗喻的是朱棣,這也是晁蓋死,盧俊義出場的原因所在。所以,晁蓋夢境中的“北斗七星”不包括自己,而是吳用、公孫勝、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晁天王才是斗柄上化作白光飛去的小星。

    《史記·天官書》中,北斗七星是皇帝之車。晁蓋之“晁”則是日頭升起的意思,同“朝”。梁山大聚義時,天上出現了一隻大金盤,這隻大金盤出自趙匡胤的《詠日》詩:須臾降下大金盤,趕散殘星與明月。“晁”也是暗喻的趙匡胤,趙匡胤的背後隱藏的是朱洪武。所以,“玉麒麟盧俊義”的出現,是在晁蓋法事期間。

    晁蓋是一個皇帝,當然可以坐帝車,帝車上有傘蓋,這就是施耐庵塑造的“晁蓋”。吳用是智取生辰綱行動的總策劃、總指揮,是七星之首,他就是個趕車的。

    因而,吳用去賺盧俊義,也是趕車去“接駕”。

    武松夜走蜈蚣嶺的故事中,有一個道童被武松祭刀了。我曾經解讀過,蜈蚣嶺的飛天蜈蚣,就是曾經做過吳國公的朱元璋。朱元璋也是個出家人,所以,這個道童其中之一的符碼,就是建文帝。

    此道童亦彼道童,吳用去接駕,那就意味著有朱棣身份的玉麒麟盧俊義要取代建文帝了。所以,吳用必選李逵做伴當。那麼,吳用為何有讓李逵裝啞巴道童呢?

    李逵扮啞巴深有寓意

    黑旋風李逵是《水滸傳》中最難解讀的人物,這廝身上的隱喻實在是太多了。此處,借這個題目,簡單說一說李逵其中之一的隱喻。

    吳用以激將法引李逵入彀,要他扮做啞巴道童。李逵說自己不說話會憋死,那就是跟吳用討價還價。吳用想了個辦法,叫李逵在嘴裡銜一文銅錢。這個細節,才是李逵扮啞道童的關鍵所在。

    文,就隱藏著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之“文”。建文帝生死成謎,而施耐庵在書中反覆暗示,朱允炆是被自詡大明王朝的天策上將射殺了。這是一個歷史之謎,李逵口銜一文銅錢,正是“打啞謎”的寓意。建文帝已死,而朱棣卻煞有介事地四處尋找,這是歷史的“啞謎”,知道真相的都不說。

    從李逵的故事中,可以解讀出此人有“鬱保四”的嫌疑,其綽號“黑旋風”就是這個“嫌疑”的註腳。

    建文元年(1402年)燕王起兵,耿炳文被擊敗,建文帝撤換了這員老將,以曹國公李景隆為大將,征討朱棣。白溝河之戰,李景隆在佔盡優勢的局面下,帥字旗忽然折斷。據說,當時颳起了一陣怪風。因為帥字旗折斷,建文軍失去指揮而大亂,燕王乘機反敗為勝。

    施耐庵以及後來的歷史學者都懷疑,李景隆有“欲保四”的嫌疑,帥字旗不是被怪風吹斷的。這樣的猜疑並非無中生有,李景隆以開啟城門迎接朱棣進入南京城的實際行動,印證了他就是“欲保四”。所以,鬱保四在梁山“專一把捧帥字旗”。

    這是一段機密,《水滸傳》中暗示,建文帝是在“正西北”方向被射殺了。李景隆鎮守的就是南京正西北門——金川門。施耐庵在《水滸傳》中說,建文帝“去殺正西北的人馬”。歷史真實中,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這天,建文帝先殺了左順門的“鬱保四”徐增壽,然後就是《水滸傳》中說的去殺正西北的朱橞、李景隆,而就在這一天,朱橞、李景隆打開了城門。如此,朱允炆還逃得掉嗎?

    李景隆曾經被封為靖難之役第一功臣,永樂二年(1404年)遭遇連番彈劾,被朱棣追回“太祖武德皇帝”賜予他家的丹書鐵券,削爵圈禁。

    大概李景隆知道得太多了,還口無遮攔(沒遮攔),遭遇圈禁,那就是被“禁言”了。如此,豈不就是因為建文帝的隱秘而成了“啞巴”?豈不就是《水滸傳》中,李逵口銜一文銅錢?

    李逵之“李”,當然是李景隆之“李”。《水滸傳》中的江州,實寫的南京、北京(北平),而潯陽江、潯陽樓、琵琶亭這樣的地標,說的是“李九江”,李九江是李景隆的小字。李逵在這段故事出場,就有“李九江”的符號。

    吳用趕帝車去接駕,當然要帶著這樣一個啞道童了。

  • 2 # 樂觀的清風拂柳

    吳用本想著獨自一人前去,用計策收服玉麒麟,但是當得知軍師要下山後,李逵這個闖禍精死皮賴臉非要跟去。吳用拗不過他,只好答應。吳用知道,李逵這個人,雖然胡攪蠻纏,但是還是頗講兄弟義氣的,他還有一把子力氣,路上可以作為他的保鏢,保護他的安全。

    但是他也知道李逵喜歡亂說話,而且面相兇惡,喜歡闖禍,為了不出事情,一定要和他約法三章。第一,不許開口說話,假裝是啞巴。這樣就不會無意間把自己給暴露了。第二,要扮作道童的模樣。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李逵的兇相,看起來不那麼凶神惡煞了。第三,要服從吳用的安排。這樣即使出什麼事,吳用也能隨機應變,化解危機。

    李逵見吳用肯帶他前去,無有不遵。結果一路上還是磕磕絆絆,惹出了不少小麻煩,差點把吳用慪死,但總算是沒有釀成大麻煩。比如,在進城門的時候,衛兵覺得李逵一臉兇相,嘲諷了幾句,李逵差點發作,幸好吳用從中打圓場,才沒發生衝突。吳用在和盧俊義談話時,李逵就幾次笑場,惹來了盧俊義的猜疑,還好吳用用謊言瞞過。

    一路下來,靠著吳用的機智,李逵這次總算沒有闖禍。事後吳用也有點後悔,再也不帶著李逵下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家長告訴你罵你是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