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事聯盟
-
2 # 齒輪易創
不會。
因為小程式和個體電商及電商平臺的未來方向是不同的。
拿淘寶舉例,淘寶是一個商家聚合平臺,而小程式更多是作為一個場景、流量、營銷工具來使用,是輔助APP及實體店,而非替換。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小程式要在電商打響一槍呢?
隨著消費結構變化和消費升級,紅利流量呈現顯著的去中心化特徵。
為適應消費群體和消費場景變化,各行各業不得不增加更多成本,來搭建更多的獲客平臺和渠道。
這些公開課的內容基本遵循“小程式能力應用指南+行業優秀案例”的組合展示,為各個行業的從業者們提供了方案性指導,讓線下商品、服務更加電商化,也為企業降低了開發和運營成本,顯著提升使用者、訂單轉化率,帶來更多商業價值。
「蘑菇街」小程式則上線一個半月內,依靠一個拼團入口,啟用30%老客戶,吸引了超300萬新使用者,訂單轉化率達到APP的2倍之多。
在新零售行業領域,「愛鮮蜂」小程式上線至今,已累計使用者幾十萬。註冊量相比APP增長10倍,最終交易增長額更躍至10倍以上。
其中「畫畫猜猜」上線一個月後即獲數百萬元Pre-A輪融資。至今已有數百萬使用者,累積PV超過8000萬。其第一批種子使用者便是依靠大學生使用者群的自發性分享傳播。
「金客拉」是金融領域使用小程式獲利的代表之一,也在今年10月獲得數百萬融資。這是一個串聯”泛金融社交網路”的小金融撮合交易平臺。透過集中碎片化資訊,使金融從業人員實現簡單高效的業務對接和社交。
還有一款比較出名的「頭腦王者」遊戲小程式,也使用了社交裂變式商業模式。透過好友對戰、好友排行、使用者出題等遊戲方式,狠狠刷了一票網路和朋友圈,行業內人士稱他們已經實現盈利,那麼看來離獲得融資也不遠了。【不過由於開放使用者出題且沒有稽核機制,涉及到一些敏感內容,昨天剛剛被騰訊關掉,拭目以待整改後的頭腦王者了。。。。
同時,當電商品牌化時,小程式也能幫助驅動電商、尤其自媒體屬性電商實現「品牌化變現」。在內容經濟的當下,小程式的出現也契合了內容品牌化的需求,為自媒體提供了更優質的變現渠道。
自媒體在過去幾年裡熱度不斷攀升,但其接近90%的收入來源於廣告,自有電商收入佔比只有10%。如今,流量紅利期已經過去,從今年一季度統計資料來看,文章開啟率從10+%下降至4%左右。並且大多數使用者僅僅為賬號或KOL運營者付費,還未形成與號召力匹配的品牌效應。
差評是一家優秀的自媒體傳播公司,讀者多為18-35歲的新潮青年,以差評自媒體號為陣地,以犀利的文案及評測方式打造了N篇10w+文章。在優秀內容之外,他們也對變現進行著積極的探索。起初他們使用文章引導,透過二維碼、閱讀原文跳轉使進行訂單轉化,但有效訂單遠遠低於火爆的轉發、閱讀量。
總而言之,電商+小程式就像咖啡加奶,互相配合之下,讓電商行業重煥新生,獲得更大價值。
-
3 # 小完美w
不會被取代,但這是個趨勢,在小程式還沒出來前,很多人都對小程式基於很大期望,經過2017年一年的驗證,大小商家也已經開發了自己的小程式,這一趨勢證明,小程式也獲得了大部分商家的認可。
網際網路發展太過迅速,每個使用者的消費習慣不同,有些人還是習慣於傳統電商,也有更多地人再用小程式,不管是哪種方式,不能說誰會取代誰,而應該說是以後的趨勢更傾向誰吧。傳統電商是個平臺,小程式是一個集社交、推廣、營銷、服務等便捷的工具。
網際網路從商家而言,做生意就要藉助工具,目前大部分的就是入駐淘寶,京東等平臺,再就是開發自己的APP,第三就是開發自己的小程式了,單講成本,小程式就遠遠超過了前幾者,它省掉了很多平臺使用費,保證金,交易率,開店成本等,而小程式的使用卻省掉了大部分這類的成本。
另外,小程式的開發時間很短,做電商的應該都知道,入駐一個平臺所要的申請時間,稽核時間等都是一個很大的成本。
-
4 # 邵行
不會被取代。小程式一般來說服務開店的商家比較多。對於商家來說開發成本比較低,如果是開發app的話沒有幾百萬的預算是下不來的。因為現在app的獲客成本在120到200之間。小程式相當於是一個基於微信平臺的電商平臺,不需要使用者再去下載別的app。就是張小龍講的為使用者提供一種用完即走的服務。目前算是小程式的紅利期吧。
回覆列表
兩個出發點一樣性質不一樣,都是一條通往網際網路的橋樑,網際網路電商體系龐大,內容全面,論便捷性不用置凝是手機,而內容板塊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在某些情度上受到上限,反觀網際網路沒受上限,擴充套件性強,內容豐富,根基紮實,只是沒便捷性可言,以後如果全面屏和雙屏摺疊手機普及的話要取代網際網路電商並不完全沒可能。但核心還是在網際網路電商上,為實現消費者在生活中能讓電商與消費者互利,發展移動互聯也是趨勢形勢所逼。也許在手機上用小程式只是為以後大屏手機為實現移動網際網路電商鋪路,在過渡中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