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千零一夜2

    據一位專家介紹,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佔有20%,也就是達到約3億人。這麼多的60歲以上的人,專家講不能稱老人,應該叫老青年人,他們學富五斗還要幹事業,不會閒在家裡。那麼企業要求招聘人員限定在35歲以下,這合理嗎?

    企業要追求利潤,要榨取年輕人的剩餘價值,這本來沒錯。但綜觀現在的90後00後,都沒吃過苦,嘻嘻哈哈的,有幾個在學校裡刻苦攻讀,有多少積極上進的?他們到了企業上班,就拼著年輕兩個字,就能為企業創造不菲價值嗎?

    有一位叫王石的先生,他創辦了萬科集團,號稱是企業界的教父,王石如今七十多歲了,還依舊在工作,為自己的未來和奮鬥目標,不屈不撓地堅持著,他甚至出門帶著書,回來要研究課題,這叫老了嗎?這叫不能工作了嗎?

    35歲職場斷裂症,筆者認為應該儘早糾正過來,企業要增加效益,應該允許多招聘35歲,45歲乃至55歲的員工入職,可以依據他的技能,特長,優勢等,取長補短,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優勢,那麼這些年長的人,就絕對經驗豐富,能力更強,不是更能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嗎?

    任何時代,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而且以前高出生年代的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那些年代的人數眾多,如今生育率這麼低,若不把四十歲,五十歲乃至六十年的人都用上,集思廣義,多創造價值,那對社會發展也是不利的。

  • 2 # 一心一意永不變心

    在普通人打工中,正規的企業是在按國家的勞動法規章制度來付工資的,以前的招工它們招三十五下的是有道理的,因為普工沒有什麼技能和知認文化就可以幹,但是要有技術,知認,文化,這些崗位普通人是幹不了的,那些崗位就一般就四五十歲就要,普通崗位大把的工人,原來隨時隨地就可以招到人,現在不行了,因為普通崗位工人進廠來只要領班加以指導一下就可以工作,再說三十五以前工作精力旺盛,可以加班加點的工作,手腳麻利,反應能力快,一學就會,上了四十歲過後,人的精力就沒有那麼旺盛了,再加上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整天牽掛著家裡的小孩子和老人,做事不安心,所以說普通崗位一般只招三十五以下的員工了。

  • 3 # 多才小灰灰

    合不合理不是我們說了算,是企業,三十五歲在製造業,體力跟不上,不能熬夜上夜班,所以製造企業不會首選35歲以後的人,但也不是說不選擇。至於研發類,高階服務類,線上線下服務類,也不會首選35歲以後的,畢竟頭腦不如剛畢業20多歲年輕人靈活,身在職場數年,身上的那個打拼勁已經過了,多半是保守工作,創新精神散去大半,線下服務類,35歲以後也是屬於大齡青年了,服務類畢竟是看臉看顏值。所以35歲以後的人,在社會真的是沒有競爭力了

  • 4 # 流心雨3

    很多企業招聘都要求35歲及以下,這不是合理的問題,這種做法簡直就是沒有人性,赤裸裸的暴露出這些企業及資本家追求利潤慾望的貪婪,壓榨勞動者剩餘價值的殘酷,根本不顧勞動的生存權利與工作機制的長效性,缺乏企業道德,信譽與人文情懷,不管他們怎樣給他們這種自私自利的惡劣做法開拓,甚至披上華麗的外衣,他們永遠都是不得人心,讓社會所蔑視唾棄的…… 國家相關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應切實保護勞動者權益,強制這些不良企業真正執行《勞動法》,對這種缺德違法的企業重拳打擊,讓他們不要汙染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市場環境,傷害廣大企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生存權利……

  • 5 # 上進的風箏sH

    這是由主僱的供求關係決定的。當企業多求職少時,情況就反轉了。同時,也是由於企業崗位的技術水平不高,需要的工人精力充沛為首選。

  • 6 # 網逅餘生

    當然不合理了,但是有什麼辦法。也不知道這個35歲用工歧視是哪位定的規矩,中年人失業後再找工作這麼困難。實際上很多人大器晚成,正是人生最精彩的時候,可惜人家看不上你,45歲的程式設計師失業半年,找工作連幾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實際上用人單位不是不招中年人,而是看你有沒有利用價值。人脈了,圈子了,關係啥的。很現實的。假如你手裡有幾十個人的客戶關係,用人單位絕對屁顛兒屁顛兒的主動聯絡你!你要是一窮二白,一旦失業就要面對中年危機了。

    最麻煩的是啥呢?這個事情不但合理,還合法。勞動法和公司法都沒有相關規定,沒辦法約束用人單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淘寶直播賽馬機制看的什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