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思進

    類似問題之前已經回覆過好幾題了,如《如果明年(2022年)金融危機來臨的話,普通人該怎麼應對?(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964003690961813792/ )》,請先參閱。

    之前提過多次了,當下是下一次金融危機的前夜,現在面臨的狀況是,至少美國的金融市場高處不勝寒,到處都是泡沫,如股票市場估值偏高,如標普500指數已來到4400點,和去年3月的2200點已經翻倍。

    而養老基金和許多其他機構的投資人,每年都仰賴7%的投資報酬率,才能繼續下去,但美聯儲基準利率為零的前提之下,這個目標很難達到,到了美聯儲不得不加息縮表的時候了。而一旦美聯儲開始加息縮表,股市等金融市場往往將掉頭向下,引發金融危機……

    再引用鈕文新《為什麼“經濟話語權”旁落?——中國“經濟基礎設施”存在缺憾?》中的部分內容,談一下中國的一些情況:

    大宗商品價格為什麼如此暴漲?第一,全球疫後需求復甦,但供給跟不上;第二,中國經濟恢復情況最好,需要越發強勁。去開啟國內投行關於大宗商品價格的分析報告,上述兩條几乎是跑不了的因素。但很遺憾,最先給出上述理由的是高盛、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老牌操盤手”。問題是,這些國際金融大佬憑什麼做出上述判斷?有供求資料支援它們的觀點嗎?沒有。不只是現在沒有,歷史上也從未有過。

    典型的故事發生在2005年到2008年,當時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惡炒“中國需求論”,但在華爾街報告中,似乎只有“中國需求如何旺盛”的資料,而從來都看不到全球大宗商品供給的狀況,更無資料說明市場是否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更為“霸氣”的是:絕大多數金融大鱷的報告,只告訴我們未來多長時間,價格會漲到什麼程度,而對於原因基本就是一兩句“定性的表述”,比如“由於中國需求旺盛持續”。

    非常嚴酷的事實是:作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工業原材料最大使用國、進口國——中國針對國際大宗商品(原材料)完全沒有“自主的話語體系”,而國內影響商品價格走勢的全部分析報告,基本在跟隨華爾街的輿論氛圍。可能的後果是:在輸入性物價上漲的誘導下,中國緊縮貨幣、人民幣升值,結果導致經濟內需疲弱不堪。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真因“中國需求”而發生供不應求?石油價格147美元一桶之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報告顯示:該組織富裕產能達每天200萬桶。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索羅斯等國際金融大鱷承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過度投機”。據國內著名農業專家溫鐵軍先生介紹,在全球糧食價格暴漲的2005年,世界糧農組織(FAO)組織50多個國家的專家做了研究,最後給出的結論是:世界上的所有農產品折成的幹物質,對人均健康需要的卡路里實際上過剩34%。這說明,糧價上漲根本不是農業生產不足的問題,而是華爾街會同國際四大糧商“惡炒的結果”。

    這是真實的歷史,包括現在,我們都在嚴重懷疑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被再次操縱,但我們給不出有力的資料和證據,以致於我們不得不被動地接受華爾街給出的論調。更嚴重的是:我們是否意識到,如此跟隨華爾街的經濟論調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的破壞力。

    總之,當下是下一次金融危機的前夜,現在面臨的狀況是,至少美國的金融市場高處不勝寒,到處都是泡沫,但金融危機具體何時到來,無人能夠準確預測,而按歷史經驗,一般而言,往往美聯儲開始加息縮表之日,就是金融危機引爆之時……點到為止吧。

  • 2 # 利涉攸往

    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同時,也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對中國經濟來講,既是傳統模式之危,又是科學發展之機。

    過去30年,中國發展較快的主要是充分利用廉價的土地、人力成本優勢,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而發展起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其低端生產能力在金融危機衝擊下,深層次矛盾暴露無遺。

    比如東莞受衝擊最大最困難的企業恰恰是那些缺乏自有品牌和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這些企業只有加工能力,並由此形成圍繞加工環節而生成的產業鏈。這樣的產業鏈並不完整,也是十分脆弱的。

    就東莞而言,其產業鏈和產業叢集其實還停留在產品加工環節上,特別是停留在原產料供給一條龍這個層次上。而某些“拳頭產品”的研發環節、設計環節,特別是品牌創造和營銷環節的缺失,是大多數企業的現實景象。因此,這些企業就缺失了產品價格定價權和話語權,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這些企業草木皆兵。中國經濟傳統發展模式已經到了升級轉型的時刻,生產企業從產業鏈的低階階段升級為高階階段當是轉型的應有之舉。

    面對金融危機,企業採取有效措施應對更能將此次的衝擊轉變成發展的機遇。

    首先,企業應該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當前中國大部分企業走的是低端化的“加工型”企業,增加企業的研發能力,推出高階產品是能夠應對金融危機的迫切要求。其次,企業應該準確、及時掌握市場資訊,把握市場發展的動向和資源配置的供需關係,及時做出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轉移。

    金融危機雖然使很多企業瀕臨破產,但是同時也激活了一部分產業。這是企業能夠發展的重要環節。再次,企業尤其是出口企業的銷售方向應及時轉向國內市場,中國正在著力拉動內需,企業市場轉向國內更有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出口、投資和消費的協調發展。

    此外,企業更應該注重穩定員工隊伍,完善企業內部管理,保實力,練內功。只有企業自身實力強大,才能應對各方面的壓力和衝擊。

  • 3 # aXiaoyu嘿622

    我覺得可能會在美國爆發一點小危機,對中國應該影響不是非常大,但是具體怎樣子我覺得要時刻關注政治。特別是外交關係會否惡化,直接導致經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禁止農村燒柴火,是否可以減少汙染?你覺得會不會大面積推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