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如果不去除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終止的,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將不得安寧。出自於(左傳·閩公元年)。
公元前662年,魯國魯莊公去世,慶父與其嫂子魯莊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無子嗣,慶父與哀姜密謀,準備立哀姜妹妹叔姜之子開為魯國繼承人。而公子般繼位不到兩個月,便被慶父派人殺死,準備自立為君。支援公子般的公子友逃亡。慶父又派人殺死公子般,又立子開(閔公)做國君。由此魯國大亂,民心憤慨,但慶父我行我素,繼續繼續驕橫淫奢,禍國殃民。
齊桓公派大夫仲孫湫去魯國瞭解情況後,仲孫湫向齊桓公彙報:“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慶父貪婪殘暴,權慾薰心,品行惡劣,無法無天,一年後又將魯閔公殺死。百姓對之恨之入骨。慶父自知無法在魯國生存,於是逃亡莒國。魯僖公繼位後請求莒國把慶父押回魯國,慶父自知回國必死,便在途中自殺。
時任魯國宰相的季友,讓慶父兒子公孫敖繼承慶父爵祿,(孟)慶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孟字在兄弟排行中也為最大,為避諱弒君之罪,慶父子孫改姓孟孫氏,後世簡化為孟氏。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紛亂,古中國的國家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君權統治,百姓有福遇到一個睿智進取,又愛民如子的國君,就會國泰民安,如果君主不良,則百姓不寧,國家不安,慶父雖死,新君繼位,百姓只能寄希望於新君是個明主。但當時天下本不安寧,所以百姓也只能是求福自安罷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如果不去除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終止的,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將不得安寧。出自於(左傳·閩公元年)。
公元前662年,魯國魯莊公去世,慶父與其嫂子魯莊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無子嗣,慶父與哀姜密謀,準備立哀姜妹妹叔姜之子開為魯國繼承人。而公子般繼位不到兩個月,便被慶父派人殺死,準備自立為君。支援公子般的公子友逃亡。慶父又派人殺死公子般,又立子開(閔公)做國君。由此魯國大亂,民心憤慨,但慶父我行我素,繼續繼續驕橫淫奢,禍國殃民。
齊桓公派大夫仲孫湫去魯國瞭解情況後,仲孫湫向齊桓公彙報:“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慶父貪婪殘暴,權慾薰心,品行惡劣,無法無天,一年後又將魯閔公殺死。百姓對之恨之入骨。慶父自知無法在魯國生存,於是逃亡莒國。魯僖公繼位後請求莒國把慶父押回魯國,慶父自知回國必死,便在途中自殺。
時任魯國宰相的季友,讓慶父兒子公孫敖繼承慶父爵祿,(孟)慶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孟字在兄弟排行中也為最大,為避諱弒君之罪,慶父子孫改姓孟孫氏,後世簡化為孟氏。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紛亂,古中國的國家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君權統治,百姓有福遇到一個睿智進取,又愛民如子的國君,就會國泰民安,如果君主不良,則百姓不寧,國家不安,慶父雖死,新君繼位,百姓只能寄希望於新君是個明主。但當時天下本不安寧,所以百姓也只能是求福自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