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逗逗科趣

    我看到的訊息是中芯7nm依然是有含美技術產線,所以肯定無法給華為代工,除非7nm能實現去美化,這樣就不會受到美國干預了。

    如果中芯國際強行給華為代工會怎麼樣呢?這樣一來美國那邊肯定會加大限制EUV光刻機肯定是別想了,本來EUV光刻機就受到了限制,所以即使中芯國際即使想發展先進工藝,比如5nm,沒有EUV就很難了。

    而且中芯國際的7nm產能肯定也滿足不了華為的消耗,意義也不大,中芯國際還是加快14nm產能吧!最好可以實現去美化,14nm產能也能帶來非常大的收入了,如果14nm有足夠多的國內客戶,那麼有錢投入,7nm大規模肯定也就不難了,臺積電也是從14nm走過去的。

  • 2 # 話匣子聊天

    中芯國際尚無能力生產7奈米晶片,所以你這個“已有能力”是一個錯誤的資訊。因此,中芯國際根本無法為華為代工7奈米晶片,所以你說的這個結局根本不存在。

    按最新的中芯國際2021年二季度財報的說法,大機率中芯國際的7納米制程(N+1/N+2)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別說為華為代工7奈米晶片了,現在是不是能生產出相當於臺積電7奈米晶片的產品都不清楚呢。

    檢視中芯國際的二季度財報,可以發現28奈米及FinFET製程營收貢獻是14.5%,這個所謂的FinFET製程就是中芯國際一直說的那個N+1/N+2工藝了,也就是達到類似於臺積電用DUV光刻機生產的14奈米/7奈米晶片效能。因此,如果說中芯國際在製程上突破,大概就是這個COSPLAY臺積電DUV光刻機生產14奈米/7奈米的工藝了。

    目前,中芯國際梁孟松說,“可以理解大家對中芯國際的高度期望,但半導體產業發展並不存在彎道超車,中芯的主旋律還是一步一腳印。”這話翻譯過來就是,中芯國際在N+1/N+2工藝上遇到了困難,暫時是指望不上了。

    在中芯國際的二季度財報中,中芯國際強調14奈米和28奈米裝置受限,是中芯國際目前最大的問題。也就是說,現在連14奈米工藝(N+1)的裝置都無法保證,就不要去想更先進的7奈米了。因此,相信中芯國際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解決因為裝置受限帶來的的問題,所以7奈米工藝就要暫時擱淺了。

    由於中芯國際根本就無法展開7奈米工藝的的生產,那麼哪來的產能為華為代工呢?所以,這個“已有能力”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至少,中芯國際的二季度財報中,是沒有任何7奈米生產的端倪,甚至14奈米工藝也要用籠統的FinFET製程來代替。

    實際上20奈米以下的晶片都需要使用FinFET製程來生產了。所以,這個FinFET製程雖然被外界猜測是14納米制程,但是不是14納米制程也沒人知道。不過,華為要出品使用中芯國際代工的14奈米麒麟710A晶片的手機,可能也從一個側面證實了中芯國際14奈米工藝可能已經形成了產量。據說這個產量先前是為“挖礦機”生產晶片,現在轉過來為華為生產了。

    至此,中芯國際14納米制程的產能可以被證實,但7納米制程的產能沒有任何訊息可以證實。甚至中芯國際的二季度財報提都沒提,所以業界普遍認為,由於裝置受限,中芯國際的7納米制程研發遇到了巨大困難,暫時是指望不上了。

  • 3 # 肇俊武

    “給華為代工7nm等晶片”?不用說,這肯定是中芯國際給華為代工所有制程的晶片已經都受到了限制的意思,也就是認為無論高製程還是低製程,只要是給華為代工,都需要經過美國商務部的批准,於是才問若是“硬給”代工的話(網上一直有人主張、呼籲中芯國際應當“硬抗”),“結局會如何”。問題是,中芯國際在自己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所確認的是“為部分特殊客戶提供代工服務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既是“可能”的,又是“一定”的,應該可以理解成:雖然華為可以說是第一號特殊客戶,中芯國際為華為提供代工服務所受到的肯定會是超過“一定限制”的限制,卻不至於是“全面限制”吧?應該是連“全部申請”都不至於?即使必須得“全部申請”,也不至於被“全部拒絕”吧?

    中芯國際在高製程代工上倒確實是“已有能力”,卻又不存在與高能力有關的“結局會如何”問題!完全可以確定,中芯國際最高的工藝技術能力是7奈米晶片代工,這是實錘的事!你可以說由於沒有EUV光刻機便造不出良品率達到業界標準的7奈米晶片,但不能否認7奈米工藝技術能力已經具備。不過呢,截至目前,中芯國際即使想不“合規合法”地給華為代工,卻也實現不了代工7奈米,連10奈米的晶片都代工不了,只因為在被列入實體清單之後,連中芯國際自己對10奈米及以下直至7奈米等技術節點相關技術的進一步研發、相關產能的下一步建設都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這是由於按美國《出口管制條例》,供應商若想向中芯國際供應相關產品和技術,必須首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而美國商務部對用於10奈米及以下技術節點的產品或技術採取的是“推定拒絕”稽核,所謂推定拒絕即預設拒絕,幾乎全都自動不予批准。不能給華為提供高製程代工,哪裡會有相應的“結局”。

    若中芯國際被移除實體清單了呢?也不能提供高製程代工,因為美國政府發出的禁止代工令仍然有效。除非中芯國際目前所採用的光刻機及其他工藝裝置和零備件、軟體工具等不是由美國供應的,並且還不含美國技術的,如若不然,“硬給”華為代工了,就必將被美國斷供一直供應的,也必將阻止其盟國盟友供應,連DUV光刻機都可能不讓再供應,這樣一來,中芯國際別說不能再給華為代工了,也不能給所有的其他國內外企業代工。顯然,這個後果和結局是任何一家晶片代工廠都承受不起的,中芯國際當然知道自己不宜硬剛,包括華為在內的我們國內任何一家相關企業都不會希望中芯國際硬剛。

    “7nm等晶片”已能全部代工卻只能部分?我覺得是這樣!現在看來,華為所需要、所設計的10奈米(不含)以上晶片,中芯國際一直可以並且也一直給代工了,雖然所採用的光刻機等等還都含有美國技術,儘管時常面對著美國企業由政府稽核過程之長導致的供貨延遲。依據有哪些?除了10奈米(不含)以上晶片的代工不在美國商務部“推定拒絕”範圍之內,還有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在今年6月例行股東大會上所說的過去一直、目前依舊與華為海思合作著,而合作一定是代工著海思所設計的晶片,只是並不包括10奈米至7奈米罷了。這是由於美國政府在骨子裡並不擔心因此會出現一個不利於自己的結局,28奈米、14奈米以及12奈米代工不過能給華為造出中端晶片嘛,尤其事實上已經無法阻止這個結局的出現,因為知道我們國內的上海微電子即將推出28奈米光刻機

    中國晶片業三強稱雄於世的結局必定出現!美國政府不讓中芯國際已有的10奈米及以下直至7奈米技術用於代工華為所設計的相應晶片,特別是不讓荷蘭賣給中芯國際在三年前就給ASML下了訂單的7奈米光刻機,卻又讓高通賣給華為高階4G 驍龍888晶片,顯然是 1 個基於“打壓中國晶片業雙強”的打算,即阻滯我們國家半導體行業已有的“雙強”——華為和中芯國際的技術發展;中芯國際雖然還沒有與擁有7、5奈米晶片設計技術的華為等強,卻也擁有了基於自行研發的7奈米工藝技術,在技術上進入了高階晶片代工廠的行列。當然,不能不說,美國也是基於上海微電子的現狀才“打壓中國雙強”,上海微電子已有的畢竟只是中端光刻機制造技術能力,距成為與“雙強”等強的光刻機企業還挺遠,一時半會還不能直接支援高階的中芯國際進而間接支援高階的華為。等到上海微電子也有了高階能力並造出高階中中國產化光刻機那時,華為和中芯國際不僅會已有更強的技術能力,還將有強大的自主能力,其實,到那時候,中國晶片業豈止有了這三強,這一天一定能來到!

  • 4 # 鑫夢齊緣VLOG

    中芯國際給華為代工7奈米晶片,這是題主的假設,實際上目前中芯國際還只能量產14奈米的晶片。

    華為公司是中國大陸目前技術最牛的民營科技公司,對中國通訊行業有著巨大的貢獻,從交換機到終端手機,曾經走到世界前列。給華人帶來很多價效比特大的科技產品,打破了國外巨頭龔斷,使得更多華人能用上質優價廉的好東西。但是隨著華為在技術上的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使得美國感覺到自已的科技霸主地位受到威協,從前幾年開始就採用各種不光彩的手段,以舉強國之力,動用國家力量,對華為進行打壓 制裁,其中就以國家安全為由對華為在美國的市場進行限制;以違 反善美國國家法律為由指使加拿大對華為高管孟晚舟女士進行拘押;再後來禁止凡 是採用美國技術的公司不得與華為進行技術合作,從而徹底切斷華為晶片的來源,導致華無芯可用,使得華為的手機終端業務受到重的損害,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華為已沒有低頭認慫,反而是積極的尋求辦法,不斷克服困難,保持整個公司良性執行。

    這裡說了半天的華為,應該回來正面回答題主所說的若中芯國際有能力的話,給華為代工7奈米芯結局會怎樣的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現在疫情嚴重,我們進口他們的豬肉?安全有保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