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坤鵬論
-
2 # 老慢
通常把這句話理解成,寧可大家都過窮日子,也要平均分配。如此解釋,其實是對中華文化很膚淺的理解,絕非是孔子的本義。孔子的本義,只能用古文字的本義去理解。
寡,冂+目+人。古文字中,冂:內部;目:客觀的存在;故,“寡”字的造字本義是:裡面沒別人,只剩下客觀的自己了。
所以,“不患寡”的本義是:即便天下沒一個人認同,自己也要堅持客觀的主見。古時候,皇帝大王自稱“寡人”,正是“寡”字的本義。
那麼,憑什麼說,別人都是錯的,只有自己的看法最客觀呢?答案就是“患不均”。
均,土+勻。古文字中,土:客觀的好處;勻:囊括每一個;故,“均”字的造字本義是:讓絕大多數人、每個人都客觀上過的好,至少比原來好。即,客觀上的普遍好,大家都好。引申,才是均等、平均等含義。
所以,“患不均”的本義是:就怕沒產生普遍好的結果。
普遍好,少說應該85%的人吧。所以,什麼叫客觀的主見呢?你的言行舉止和決策,客觀上確實能讓85%的人過得比原來好,這就是客觀的主見。這個主見,即便再寡,再不被別人認同和理解,你也要堅持到底。這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本義。
結合上下文,孔子在講治國之道,是說給為政者聽的,意思非常明確,為政者即便再不被別人理解和認同,也要堅持“讓天下人普遍過的比原來好”這個為政目標。
緊接著下一句,不換貧而患不安,意思更加明確:為政者自己過得再慘,也要堅持讓天下人普遍且長久的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
3 # 高金波
——稀缺環境產生零和博弈思考模型。
我們曾經生活在一個產出恆定的供給不足農業社會。在產出基本恆定的情況下,別人分的多,意味著自己分的少。人們關注的焦點往往是別人拿多少比例,而非絕對量(自己內心真實想要多少)。
——零和博弈思考模型把我們帶入囚徒思維困境。
因為不足而極度希望獲得(貪婪)——因為貪婪而認為貪婪是本性——因為貪婪是本性,人永遠無法獲得滿足——因為永遠無法獲得滿足而稀缺。這是一個被過去綁架的模型,沿著這個模型的思維軌道,你的思維會永遠在大部分贊同的無間道之內。在這個零和博弈的無間道內,你和陌生人之間無法建立信任。社會執行成本會居高不下。
——過剩環境:患寡而不患不均
人們關注點會轉化為絕對量,而非比例(別人獲得多少比例)。
這可以使陌生人之間建立邏輯上的信任。
舉例來說:華人在起點投資,要求是控股(70%以上),選擇的是高階夥計。在這個框架下,投資方很難信任運營方,因為專案已經變為投資方的專案(孩子)。投資方很難相信養父母會像自己一樣熱愛專案(自己的孩子)。
但反觀起源於矽谷的風險投資框架,則是投資方因為相信專案絕對量足夠大,而選擇一個能夠將絕對量做到足夠大的團隊,從而保證自己雖然佔比不高,但未來可以獲得的絕對量卻可以足夠高。股權設計框架大致是出資方佔10%至20%,運維團隊獲得80%至90%,從而使專案依然是運維方的專案(孩子),這就從邏輯上避免了養父母會不會帶好自己的孩子的擔心!
因此,相互發現“患寡而不患不均”的群體之間可以做到相互信任,對內形成社會契約與共識,一致對外。反之,則會陷入“相互懷疑+缺乏社會契約+寧與友邦不予家奴”的悲催迴圈。
——更早發現:患寡而不患不均的群體是未來的開啟者
因為這一群體之間能夠更容易建立互信,他們之間的交易成本更低,更低的交易成本會很自然的轉化為效率的優勢和更多利潤,利潤會帶動更多人選擇全新的邏輯模型,並形成自我強化,逐漸使人們擺脫原有的思維軌道。人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一生工作40年,是勞動義務。而如果工作時間減少20年呢?還是義務嗎?如果降至10年呢(24歲本科畢業,34歲退休),還是義務嗎?如果降至6年呢(24歲本科畢業,30歲退休)?還是義務嗎?貌似6年是碩博連讀,是一項權利!會發生嗎?實際無人工廠、無人駕駛、無人零售、智慧餐廳.....已經給出了答案!現在生產一輛汽車需要16個總工時,未來,購買一輛汽車也只需要你付出16個小時的勞動,需求能夠被超輕鬆的滿足,沒有稀缺,也就沒有了貪婪。譬如,氧氣對你很重要!但你需要囤積空氣嗎?
回覆列表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篇。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翻譯過的意思是:我聽說,對於諸侯和大夫,不擔心貧窮,而擔心財富不均;不擔心人口少,而擔心不安定。由於財富均了,也就沒有所謂貧窮;大家和睦,就不會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了。因為這樣,所以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用仁、義、禮、樂招徠他們;已經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
國外還專門做過一個試驗,讓猴子做一樣的事,卻給不平等的獎勵。
結果發現,兩隻猴子如果完成同樣的任務,如果給的獎勵不一樣,一個給了黃瓜,另一個給的是葡萄,那麼給黃瓜的會非常不滿意,最後甚至憤怒!
這個實驗說明,追求公平待遇,是連猴子都有的心理啊!
這種心理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人類應該還沒有出現。
當然,還有一種解讀是這樣的:
孔子這句話中所謂的“寡”和“均”,所形容的都不是社會的財富分配格局,不是指人們的收入狀態。“寡”指的是所治理的人民數量之多寡,而“均”,其實是指法律制度設計合理,人民各得其所———此即所謂“正義”,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下旨編篡之《法學總論》開篇第一句話即說:正義就是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的那種堅定而恆久的願望。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就是說,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讓每個人得到其本分所應當得到的地位和利益。
今天,當人們引用“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的時候,幾乎完全忘記了其關於“政理均平”的原始含義,而走向了對財富的斤斤計較。
人們曾經相信,只要實現了財富的共同所有,社會就可以進入大同狀態。
後來,人們又相信,只要努力發展經濟,GDP上去了,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
而當下,很多人則走向另一個極端,普遍相信,只要對財富重新進行一番分配,讓富人多拿出來一些,讓窮人多得到一些,或者政府多給窮人一些轉移支付,社會就可以恢復穩定。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歷代王朝更迭無不是按照這樣的規律,每次農民起義不外乎“均貧富,等貴賤”。
其實這個不僅是中國歷史,在世界也是一個真理。
沒辦法,這就是人性!改不了!
後來專門研究患寡而患不均的學科出來了,它就是經濟學。
這個學科的根源就是稀缺性,其實人類的不斷髮展也是被稀缺性給逼出來的!
社會資源永遠無法滿足人人都可以獲得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人類的本性永遠是貪婪的,無止境的,有了這個,還想要那個,有了好的,還想要更好的,所以,凡是好生意和大生意都是和人類本性最直接掛鉤的,比如: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
同時,什麼越是稀缺什麼就越有價值,越是有價值,它的價格就會越高,比如:房價,其根源就在於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的稀缺性!
當然,誰都知道稀缺的東西好,於是誰都想擁有更多的稀缺資源,但當稀缺資源嚴重不平衡時,社會就會不穩定的,當太多的人身無分文,甚至吃不飽飯,動亂和起義就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