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伊評科技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華為就算上市,市值也不可能超過蘋果,所謂腳踏三星拳打蘋果則有一些“誇大”的成分在裡面。

    關於市盈率這個概念用經濟學的話術來解釋叫做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聽起來很複雜,但是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看企業的利潤率(當然了還需要結合很多其他的概念,較為深奧,這裡就不一一闡述了,因為我看了也頭大),簡單來說就是,利潤率越高的企業在資本市場就越受歡迎,網際網路公司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他們的利潤率高。

    舉個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三星。三星電子在行業內牛不牛?真的是特別牛,華為所經營的業務三星其實都在經營——手機,電信業務,晶片業務,企業級伺服器業務等等,而且三星還具備華為所根本不具備的螢幕生產,晶片生產等等業務。但是三星集團的總市值也就始終在3000萬美元左右,和蘋果那種萬億市值相比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因為三星本質上也就是一個以硬體作為基礎的公司,是重資產公司,實力很強,但是在資本市場並不受歡迎。

    再來說華為,如下圖所示,這是華為在2020年的財務報告,銷售收入8914億人民幣;淨利潤646億人民幣,淨利潤率為7.2%,連10%都沒有達到。

    再來看蘋果,根據蘋果公佈的財報顯示,在2020財年,該公司的營收為2745.15億美元(約合1770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5.51%;淨利潤為574.11億美元(約合37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淨利潤率為20.91%。

    也就是說,單以2020年的財報來看,蘋果的營業收入是華為的1.98倍,淨利潤是華為的5.73倍,淨利潤率是華為的2.9倍。

    在這種巨大的差異下,就算華為上市也不太可能真正超過蘋果,所謂萬億美元市值的這種言論,我不是特別清楚他的計算模型是什麼。

    但是,話又說回來,華為一旦上市,市值也絕對不會太低,保守估計在5000萬-6000萬美元左右,基本上和TX和ALBB一個水平,因為華為雖然在市盈率方面不及這些網際網路公司,但是華為在通訊行業,手機行業,晶片行業以及雲計算行業都有非常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通訊技術領域,更是成為了可以和高通分庭抗禮的企業。

    如果不是被制裁,華為的1+8+N戰略得以順利推進,華為將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巨無霸企業,再加上華為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達到國內市值No1級問題不大。

    華為為什麼不上市?有兩個原因。

    1.華為不缺錢。

    正如在之前財報中說的那樣,華為確實不缺錢,在2020年那麼艱難的一年,華為的淨利潤也可以達到646億,現金流也能達到352億,這也就意味著,華為單靠經營就取得了很多公司靠資本運作都無法達成的巨大現金流,所以華為根本不需要上市融資。

    2.不想為了短期目標放棄長期戰略。

    上市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獲得巨量的現金流,但是上市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上市意味著失去財務自由,意味著要對股民負責,意味著管理層要為了短期的業績而負責,這對於華為的經營策略來說是不相符合的。

    華為其實是一家很重視長期戰略的科技公司。這一點從華為研發晶片就可見一斑了,華為研發晶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在晶片研發的早期,這個業務對於華為來說完全就是在養孩子,只有付出沒有回報,而且晶片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高投入且前景不是很明朗的企業。這對於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長期的投入且沒有回報的業務都是不可接受的。就像小米一樣,小米作為一家上市企業就不太可能在深入地在橫向研究上下太大的功夫。

    然而,華為的成功很多都來自於長期的積累,所以上市對於華為來說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事情。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 2 # 十年後的萬花筒

    華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華為管理哲學的勝利。之所以不上市,是因為如果上市的話,華為的管理哲學或許就不能更好的貫徹。

    比如,華為信奉以客戶為中心,產品的發展目標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而上市公司則要與投資者的利益最大化為導向。這也就是象GE了波音了這樣的公司也要為了利益最大化,而去發展房地產的原因。

    還有,華為強調以奮鬥者為本,華為是一家真正打造中產階級的企業,因為員工持股,一方面讓員工享受到自己奮鬥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讓奮鬥者享受到奮鬥的成果,就是共享。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華為的基因使得華為的成長之路必然與大多數公司有云泥之別。

  • 3 # 美濟島m

    上市是為了公開融資,且業餘發展和財務狀況也必須公開並接受審計,而華為是以發展技術為主,需要確保一定的自主性和創新性及一定的秘密性,華為雖然缺錢但更需要高技術和人才,錢可以透過其它辦法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從微信中發現對方出軌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