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會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寶,但在自然界中就有狠心的父母,為了讓種族能更好的適用環境,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從剛出生就已經開始。拋棄孩子,把孩子當做食物動物也有很多。
豎琴海豹長得非常的漂亮,可是它們的媽媽卻是非常的殘忍。當幼崽出生的前12天,媽媽會不停的餵食這些幼崽。因為它的母乳裡包含有50%的脂肪,而這些脂肪能幫助幼崽快速的生長,在寒冷的天氣裡,如果不這樣做,幼崽根本就活不下來。但是海豹媽媽只餵養孩子12天,12天后它們就會把孩子拋棄到冰塊上。接下來是生是死就看各自的運氣了,大概30%的幼崽會孤獨的被凍死在冰塊上。
埋葬蟲也稱為藏甲,它們的生活習性就和它們的名字一樣,喜歡把一些小動物的屍體埋葬在地下,作為自己幼蟲的食物來源。比如小型的鳥類和老鼠,這些幼蟲孵化出來後,父母會噴出一些褐色的液體養活幼蟲,但是三四天後,就會開始一場特殊的遊戲,它們不再會把每個孩子都餵飽,而是隻喂最先到來的幾個孩子。後來的孩子因為沒有吃的,感到飢餓後就只能一直纏著媽媽,很快埋葬蟲媽媽就會失去耐心,一口把那些纏著自己的孩子吃掉,愛丁堡大學的教授們把這種習性稱為:“割喉式飼養”類似於“搶座位”這個遊戲。
鯊魚媽媽才是心理變態的,它們養育孩子的方式更加殘忍,幼小的鯊魚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在媽媽的肚子裡游來游去,每當媽媽給與的食物不夠的時候,肚子裡的小鯊魚就會開始互相吞噬,最後能夠順利出生的孩子,就是它們幾兄妹中比較強壯的幾個。鯊魚媽媽一般懷孕都會有20多個孩子,但是就像是吃雞遊戲一樣,最後只有1-2個最強壯的孩子才能都靠著兄弟姐妹的血肉順利出生。
袋獾也被稱為塔斯馬尼亞惡魔,它也的確對得起這個稱號,袋獾媽媽一次會生出20-50只幼崽,只有米粒大小,剛出生的孩子都會留在育兒袋種,可是最大的問題是袋獾只有四個餵奶的地方,所以它只能餵養四個孩子,那麼其他的孩子會怎麼樣呢?你大概也想象得到,只有最強的四個幼崽才能活下來,其它的孩子可能致死都沒有喝上媽媽的母乳。
倉鼠是最受歡迎的寵物之一,可惜它也是最殘忍的媽媽們,吞噬幼崽出名。倉鼠一窩最多可以產下20只幼崽,可是倉鼠媽媽是照顧不過來這麼多孩子的,那麼怎麼辦?吃掉一些就可以了。也有人認為是分娩後營養不良造成,倉鼠媽媽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
袋鼠媽媽有一個育兒袋,以前更是被當為好媽媽的典範,可是袋鼠媽媽在碰到危險的時候,一旦發現自己逃不掉,馬上就會把孩子扔下去當做誘餌,以方便讓自己順利逃生。也許是自然界殘酷的現實,才造成了這些動物媽媽們養育孩子的方式。相比之下,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孩子非常的幸運。
兔子也有這樣情況發生,就是剛出生的兔子過幾天總會有幾隻是死掉的,或者全部死掉了。這其實跟主人也是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兔子是看不見的,只能透過氣味辨別東西。如果剛出生的小兔子,被其他人碰過了聚留下了其他人的氣味。為了不讓有陌生氣味的物件,去傷害自己的孩子,兔媽媽都會咬死它們。另外還有一些就是生產後體力不支的兔媽媽,身體缺水便會就近咬死自己的寶寶,為了能夠活下去,這樣的原因卻是讓人有些心疼。
養過貓的人就知道,一般貓媽媽生孩子的時候都是選擇避開人來生寶寶的,如果人們發現它的窩的時候,靠近幼崽。讓貓媽媽知道的話,它就會把幼崽帶走,或者選擇棄養小貓。一般剛出生的小貓大家都不要靠近,到了長大一點的時候,貓媽媽自然會把整窩的小貓帶回家。這個現象應該生活在農村的人再清楚不過了。
農村家裡有燕窩的應該發現過,幼崽會從燕窩掉下來,這不是自然界的優勝劣汰,而是由燕媽媽把生病帶病菌的幼崽推下來的。或者是在食物缺乏時,燕媽媽在餵養的時候發現瘦弱的幼崽也會淘汰掉。主要是為了保留強壯的幼崽,讓遺留下來的種族能適應環境。
大杜鵑是動物界最臭名昭著的壞媽媽,1788年,著名的“免疫學之父”愛德華.詹納第一次向世人描述了,大杜鵑異常殘忍的生存策略。大杜鵑媽媽會在孩子出生前就拋棄它們,快要下蛋時,它會找到一個其他的鳥類的巢穴,然後把巢穴裡的其中一顆蛋毀掉,再把自己的蛋下進去,這種行為就像寄生一樣?當大杜鵑雛鳥出殼後,第一件事就是將寄生巢穴的其它蛋推出巢穴,或者是其它幼崽擠出巢穴。而餵養的母鳥卻不知道自己照顧的不是自己的幼崽,悉心照顧留下的杜鵑幼崽長大而操勞。
河馬是一種非洲草原兇猛的半水生動物,連獅子和鱷魚見到都要繞道而行,2019年一位攝影師拍下一隻雌性河馬嘴裡叼著一隻剛出生的河馬寶寶,企圖殘忍的殺死它。有研究發現或許是對孩子殘存的愛,河馬爸爸不會親生擊殺自己的孩子,但它們會放任雄性河馬追捕自己的孩子。而自己則追捕其它雌性河馬的後代,這時候的雄性河馬攻擊性極高。千萬不要上前干預它殺死幼崽的行為,否則很容易就會血流成河。雖然河馬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有極強的保護欲,但面對殺紅了眼的河馬爸爸,河馬媽媽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發出最悲痛的哭泣聲。雄性河馬的這種行為,被認為是在控制種群數量。畢竟當旱季來臨生存資源非常有限,少一張嘴吃飯,其它河馬或許能生存的更久。
澳洲每年都會有大約5000萬隻聖誕島紅蟹,集體前往海岸邊產卵,這是一場非常壯觀的活動。每隻雌性紅蟹可以產下10萬隻卵,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產下來的卵長成了小螃蟹,但是它們經常經歷一件很悲慘的事。那就是撞上晚一個月左右到達海岸的另一批大紅蟹,你以為這些紅蟹媽媽會母性大發,護送小紅蟹回家嗎?實際上它們是這樣做的,沒錯,這些紅蟹媽媽會一口一口的把這些小螃蟹塞進自己的嘴裡,就像脆脆的紅色爆米花,一口一隻新鮮爽口。這其實並不罕見,更可怕的是,如果自己足夠飢餓,螃蟹媽媽也會毫不猶豫的吃掉自己的孩子。
國寶大熊貓在它們憨憨的外表下,通常很容易被人遺忘一點,它們還是動物界最不稱職的父母之一。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麼可愛的動物會瀕臨絕種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熊貓媽媽奉行殘酷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同時它們也非常的懶,懶到不願意繁殖和照顧後代。但事實是它們往往會生出雙胞胎,大自然就是這麼搞笑,熊貓生出雙胞胎的機率達到50%以上,我們都知道,竹子的營養成分很低,熊貓根本沒有足夠的奶水來養育兩隻幼小的熊貓,所以熊貓媽媽會棄養一個弱小的孩子,選擇更強大更有可能在野外存活下來的熊貓寶寶。
偶爾兩個都棄養,在照顧熊貓寶寶方面,熊貓寶寶也極其任性,經常在一個不注意之下,把剛出生的弱小的熊貓寶寶壓得一命嗚呼。幸好有人幫它們撫養拋棄的寶寶,當熊貓的雙胞胎出生後,飼養員會帶走了其中一個欺騙熊媽媽,使它認為只有一個孩子,另一隻則被關在保溫箱裡吃配方奶。這樣兩個寶寶才有機會活下來。對於動物們的這些行為,我們不好判斷,最後只想說想想我們人類也做過什麼?
最後總結:動物界裡還有很多狠心的父母,它們養育幼崽的方法各有不同,而留下來的幼崽卻是幼崽中比較強壯的。從小就開始在生存的環境中優勝劣汰後代,從而使後代能在未來的日子裡健康成長。你知道自然界還有哪些狠心的父母嗎?
每個父母都會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寶,但在自然界中就有狠心的父母,為了讓種族能更好的適用環境,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從剛出生就已經開始。拋棄孩子,把孩子當做食物動物也有很多。
01:豎琴海豹豎琴海豹長得非常的漂亮,可是它們的媽媽卻是非常的殘忍。當幼崽出生的前12天,媽媽會不停的餵食這些幼崽。因為它的母乳裡包含有50%的脂肪,而這些脂肪能幫助幼崽快速的生長,在寒冷的天氣裡,如果不這樣做,幼崽根本就活不下來。但是海豹媽媽只餵養孩子12天,12天后它們就會把孩子拋棄到冰塊上。接下來是生是死就看各自的運氣了,大概30%的幼崽會孤獨的被凍死在冰塊上。
02:埋葬蟲埋葬蟲也稱為藏甲,它們的生活習性就和它們的名字一樣,喜歡把一些小動物的屍體埋葬在地下,作為自己幼蟲的食物來源。比如小型的鳥類和老鼠,這些幼蟲孵化出來後,父母會噴出一些褐色的液體養活幼蟲,但是三四天後,就會開始一場特殊的遊戲,它們不再會把每個孩子都餵飽,而是隻喂最先到來的幾個孩子。後來的孩子因為沒有吃的,感到飢餓後就只能一直纏著媽媽,很快埋葬蟲媽媽就會失去耐心,一口把那些纏著自己的孩子吃掉,愛丁堡大學的教授們把這種習性稱為:“割喉式飼養”類似於“搶座位”這個遊戲。
03:鯊魚鯊魚媽媽才是心理變態的,它們養育孩子的方式更加殘忍,幼小的鯊魚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在媽媽的肚子裡游來游去,每當媽媽給與的食物不夠的時候,肚子裡的小鯊魚就會開始互相吞噬,最後能夠順利出生的孩子,就是它們幾兄妹中比較強壯的幾個。鯊魚媽媽一般懷孕都會有20多個孩子,但是就像是吃雞遊戲一樣,最後只有1-2個最強壯的孩子才能都靠著兄弟姐妹的血肉順利出生。
04:袋獾袋獾也被稱為塔斯馬尼亞惡魔,它也的確對得起這個稱號,袋獾媽媽一次會生出20-50只幼崽,只有米粒大小,剛出生的孩子都會留在育兒袋種,可是最大的問題是袋獾只有四個餵奶的地方,所以它只能餵養四個孩子,那麼其他的孩子會怎麼樣呢?你大概也想象得到,只有最強的四個幼崽才能活下來,其它的孩子可能致死都沒有喝上媽媽的母乳。
05:倉鼠倉鼠是最受歡迎的寵物之一,可惜它也是最殘忍的媽媽們,吞噬幼崽出名。倉鼠一窩最多可以產下20只幼崽,可是倉鼠媽媽是照顧不過來這麼多孩子的,那麼怎麼辦?吃掉一些就可以了。也有人認為是分娩後營養不良造成,倉鼠媽媽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
06:袋鼠袋鼠媽媽有一個育兒袋,以前更是被當為好媽媽的典範,可是袋鼠媽媽在碰到危險的時候,一旦發現自己逃不掉,馬上就會把孩子扔下去當做誘餌,以方便讓自己順利逃生。也許是自然界殘酷的現實,才造成了這些動物媽媽們養育孩子的方式。相比之下,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孩子非常的幸運。
07:兔子兔子也有這樣情況發生,就是剛出生的兔子過幾天總會有幾隻是死掉的,或者全部死掉了。這其實跟主人也是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兔子是看不見的,只能透過氣味辨別東西。如果剛出生的小兔子,被其他人碰過了聚留下了其他人的氣味。為了不讓有陌生氣味的物件,去傷害自己的孩子,兔媽媽都會咬死它們。另外還有一些就是生產後體力不支的兔媽媽,身體缺水便會就近咬死自己的寶寶,為了能夠活下去,這樣的原因卻是讓人有些心疼。
08:貓養過貓的人就知道,一般貓媽媽生孩子的時候都是選擇避開人來生寶寶的,如果人們發現它的窩的時候,靠近幼崽。讓貓媽媽知道的話,它就會把幼崽帶走,或者選擇棄養小貓。一般剛出生的小貓大家都不要靠近,到了長大一點的時候,貓媽媽自然會把整窩的小貓帶回家。這個現象應該生活在農村的人再清楚不過了。
09:燕子農村家裡有燕窩的應該發現過,幼崽會從燕窩掉下來,這不是自然界的優勝劣汰,而是由燕媽媽把生病帶病菌的幼崽推下來的。或者是在食物缺乏時,燕媽媽在餵養的時候發現瘦弱的幼崽也會淘汰掉。主要是為了保留強壯的幼崽,讓遺留下來的種族能適應環境。
10:大杜鵑大杜鵑是動物界最臭名昭著的壞媽媽,1788年,著名的“免疫學之父”愛德華.詹納第一次向世人描述了,大杜鵑異常殘忍的生存策略。大杜鵑媽媽會在孩子出生前就拋棄它們,快要下蛋時,它會找到一個其他的鳥類的巢穴,然後把巢穴裡的其中一顆蛋毀掉,再把自己的蛋下進去,這種行為就像寄生一樣?當大杜鵑雛鳥出殼後,第一件事就是將寄生巢穴的其它蛋推出巢穴,或者是其它幼崽擠出巢穴。而餵養的母鳥卻不知道自己照顧的不是自己的幼崽,悉心照顧留下的杜鵑幼崽長大而操勞。
11:河馬河馬是一種非洲草原兇猛的半水生動物,連獅子和鱷魚見到都要繞道而行,2019年一位攝影師拍下一隻雌性河馬嘴裡叼著一隻剛出生的河馬寶寶,企圖殘忍的殺死它。有研究發現或許是對孩子殘存的愛,河馬爸爸不會親生擊殺自己的孩子,但它們會放任雄性河馬追捕自己的孩子。而自己則追捕其它雌性河馬的後代,這時候的雄性河馬攻擊性極高。千萬不要上前干預它殺死幼崽的行為,否則很容易就會血流成河。雖然河馬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有極強的保護欲,但面對殺紅了眼的河馬爸爸,河馬媽媽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發出最悲痛的哭泣聲。雄性河馬的這種行為,被認為是在控制種群數量。畢竟當旱季來臨生存資源非常有限,少一張嘴吃飯,其它河馬或許能生存的更久。
12:聖誕島紅蟹澳洲每年都會有大約5000萬隻聖誕島紅蟹,集體前往海岸邊產卵,這是一場非常壯觀的活動。每隻雌性紅蟹可以產下10萬隻卵,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產下來的卵長成了小螃蟹,但是它們經常經歷一件很悲慘的事。那就是撞上晚一個月左右到達海岸的另一批大紅蟹,你以為這些紅蟹媽媽會母性大發,護送小紅蟹回家嗎?實際上它們是這樣做的,沒錯,這些紅蟹媽媽會一口一口的把這些小螃蟹塞進自己的嘴裡,就像脆脆的紅色爆米花,一口一隻新鮮爽口。這其實並不罕見,更可怕的是,如果自己足夠飢餓,螃蟹媽媽也會毫不猶豫的吃掉自己的孩子。
13:大熊貓國寶大熊貓在它們憨憨的外表下,通常很容易被人遺忘一點,它們還是動物界最不稱職的父母之一。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麼可愛的動物會瀕臨絕種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熊貓媽媽奉行殘酷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同時它們也非常的懶,懶到不願意繁殖和照顧後代。但事實是它們往往會生出雙胞胎,大自然就是這麼搞笑,熊貓生出雙胞胎的機率達到50%以上,我們都知道,竹子的營養成分很低,熊貓根本沒有足夠的奶水來養育兩隻幼小的熊貓,所以熊貓媽媽會棄養一個弱小的孩子,選擇更強大更有可能在野外存活下來的熊貓寶寶。
偶爾兩個都棄養,在照顧熊貓寶寶方面,熊貓寶寶也極其任性,經常在一個不注意之下,把剛出生的弱小的熊貓寶寶壓得一命嗚呼。幸好有人幫它們撫養拋棄的寶寶,當熊貓的雙胞胎出生後,飼養員會帶走了其中一個欺騙熊媽媽,使它認為只有一個孩子,另一隻則被關在保溫箱裡吃配方奶。這樣兩個寶寶才有機會活下來。對於動物們的這些行為,我們不好判斷,最後只想說想想我們人類也做過什麼?
最後總結:動物界裡還有很多狠心的父母,它們養育幼崽的方法各有不同,而留下來的幼崽卻是幼崽中比較強壯的。從小就開始在生存的環境中優勝劣汰後代,從而使後代能在未來的日子裡健康成長。你知道自然界還有哪些狠心的父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