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東人8256
-
2 # 聶大志Justin
一是留學生數量增加,目前海外留學生數逾百萬,“物以稀為貴”,人數多了自然不吃香;二是國外的理念不同,留學生把國外的工作、生活、學習的習慣帶回國內,不一定符合國內的辦事流程、人情世故等;三是就業形勢嚴峻,特別是高精尖崗位,留學生不一定競爭得過國內應屆畢業生;四是留學生質量良莠不齊,“野雞大學”叢生,有些人只是為了混個文憑,或混個綠卡,甚至有少數人,混個留學簽證,只是為了打工,課都不去上,簽證逾期了還躲在唐人街打黑工。
罵他們的人,大體上也是這些負面原因吧。但是,無差別攻擊整個留學生群體(認為他們全是學渣、富家子弟、不愛國等),是以偏概全、不可取的。
-
3 # 安逸輪船N2
中國不缺知識分子,但中國目前知識分子,能把自己所學專業轉化為生產力的較少。很多拿著文憑,從適著和自己所學專業不相關的事,更有很多有文憑幹著,不許要文憑普通人也能幹的事,中國現在緊缺的是掌握高尖技能的大國工匠。
-
4 # 半島居
你的結論“現在的留學生並不是那麼吃香”,但是也沒有不吃香。如果你能夠進入英國、美國的頂尖學校,那就不存在不吃香的問題。如果你本科是國內的985或者好的211學校畢業的,畢業後去美國、英國、荷蘭、日本的好學校讀個碩士或者讀碩士博士,也挺吃香的。至少工作都不錯,待遇也很好。
不吃香的只是那些在國內都考不上大學,在國外也只是混混的留學生。不吃香的還包括那些在國內上不了好大學,只能跑到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西亞、東歐國家都個不知名學校的留學生。
你的問題的第二部分,很多人罵他們。你說的他們大概指的是那些忘恩負義、大放厥詞的個例吧。對於廣大的留學生,也不太存在被罵的情況。
很多人本科畢業想出國,奈何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夠好,沒辦法出去。
至於那些本科就出去留學的,那都是國內父母有些背景和條件的,一般的家庭有幾個能支援孩子在國外讀本科的?他們的父母和他們本人在乎某些人罵嗎?
-
5 # 種花家的工業兔
我覺得首先是物以稀為貴和幾十年錢的留學生不同以往出國留學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精英,接受國家的資助基本上不用自己花錢,就算那些能花大價錢出去的也都是有錢人的子女,要不就是特別特別頂尖的聰明,而現在不是這麼一個情況,家裡面稍微有點錢的一年捨得花個二三十萬的,哪怕再少一點,在外國都有學上,留學生本身也是泥沙俱下。
這就很糟糕,因為大家都知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留學生的素質越來越往下掉,毫無疑問,這就是一種劣幣驅逐良幣,有一些真正有本領的留學生,也被那些不學無術的留學生給拖累。
另外我覺得還有一點非常關鍵,以前的中國是處於工作崗位不斷增加的時代,特別是這種高階的工作崗位,一個留學生出國留學回來,可能就可以自己創業,可能就可以開闊一個領域,他不僅為自己創造這些機會,還為其他人創造就業機會,但是今天這種高階的崗位其實是日益趨向飽和的,再加上內部也有龐大的高階人才在進行競爭。留學生就一定比本土的學生更強嗎?其實也不一定
這就很糟糕了,說白了都是利益,你說工作機會就那麼多,本來就已經是僧多粥少,你說你一個留學生還要來搶飯碗,那就是好先同仇敵愾把你給趕走。
-
6 # 英國幫
首先作為曾經的留學生,並不認為現在的留學生已經不吃香了。只能是相對而言,最簡單的一個道理,自古以來就是物以稀為貴,以前留學生少,所以顯得留學生格外值錢,近些年留學生人數直線上升直接導致了在很多人乃至行業都不像以前一樣那麼需要留學生了。
至於留學生,希望可以理性看待,留學生中存在現在很多人口中的:有錢人、買學歷、混日子,都是國內考不上大學的人。但大多數還是在海外憑藉自己的努力而取得學位的人。
其實您可以上網搜搜,疫情之下位元組跳動每年在海外校招的人數和薪金待遇,至少在位元組的眼裡海外畢業生還是值錢的。除了位元組跳動包括猿輔導、拼多多等大型企業每年都會在海外開展校招。
至於罵留學生,聽聽就算了。這年頭只要你比別人好,肯定就有人罵你。 引用郭德綱老師一句話:有多少人喜歡你,就有多少人罵你。
-
7 # JOHOME全球房產
現在留學生非常多,不像以前很少,現在 家庭條件好了,很多選擇出國留學。不過也看到哪裡留學的,有的國家留學不要學費的。
留學生普遍增多,有的不打算在國外定居以及留不下來的都會選擇迴流。迴流以後,不是很好的那種學校的和國內的一些985,211相比,完全沒有什麼優勢。反而HR還會覺得,在國內的上學的能承受壓力更大。
我們公司之前有兩個多倫多留學回來的做銷售。留學是為了增加自己的閱歷,提升自己。不管吃香還是不吃香,留學對於自己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至於為什麼那多人罵留學生,這個還是少數的,總有幾個留學生獨特的想法以及行為給留學生群體抹黑,個體不能代表整體,很多還是不錯的。
-
8 # 國際課程張老師
近期“海歸廢物”一詞在網際網路上頗為流行,在豆瓣APP上有個名為“海歸廢物回收協會”的討論組橫空出世,裡面聚集了數以萬計的歸國留學生,他們在討論組中敞開心扉訴說著自己在求職和工作中的辛酸以及沒有破局辦法的無奈。於是他們自嘲為“海歸廢物”,透過抱團取暖和傾訴分享的方式來獲得精神慰藉。
隨著留學行業的日益壯大,就業市場的日趨成熟,片面的“海歸崇拜”也逐漸被祛除,用人單位也逐漸迴歸理性,僅基於自身的發展需求選擇契合度高的申請者,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學歷和名牌大學,形成了公平、科學的人才評估體系。
這對於國內踏實學習的學生無疑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可是對海歸留學生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海歸”含金量貶值
針對這一點A加未來想說的是,各位留學生一定糾正過高的預期,要清楚的認識到,職業生涯一定是一場長跑,起點代表不了的終點,因為你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全部體現出來的,只要能力出眾,就一定會有光芒萬丈的一天,所以沒有必要因為眼前的苟且放棄詩和遠方。
另外,留學生需要儘早做職業規劃,瞭解自己專業的就業形式和自己的優勢。例如:學習文科專業的學生要明白由於文科類本身就存在回報週期較慢的問題,所以短期內想要依靠知識變現,實現財務自由是非常困難的。對此,各位留學生應該在留學過程中多尋找實習機會,找到契合自己的職業,同時瞭解自己的專業在國內的就業情況。
和長輩的“斷裂感”
很多留學生的父母表示他們不能理解子女留學歸來後的想法,例如:辭去高薪工作開咖啡館或者做志願者……
這主要是因為大學是年輕人心態和三觀漸趨成熟的重要階段,而留學生又處於全新的環境中,他們在探尋自我的過程中往往會經歷較多的變化。所以各位家長如果不清楚孩子的心路歷程,很容易在溝通上產生“斷裂感”,引起不必要的衝突和矛盾。各位家長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摒棄掉以物質為評價標準的思維方式,用開放和多元化的心態來接受孩子的變化和決定。
其實沒有人會真的自甘墮落淪為“廢物”,面對如潮水奔湧而來的諸多壓力,短暫的休息調整和自嘲自勉是十分正常的,外界應該給予年輕的留學生們更多的支援和理解,讓困頓的年輕人重拾希望和信心。
回覆列表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未形成之前,甚至出生在美日等西方國家的這些人,自幼受西方式教育,對社會主義的祖國談不上感情,政治、經濟、文化……更是格格不入!如果回來,學術、科學研究領域可以撐握使用。但是,絕不允許在各級政府任職,更談不上重用。這是保證社會主義中國永不變顏色的最基本原則!!!!!當然歧視、漫罵……,不提倡、更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