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林知雨
-
2 # 榆木疙瘩牌慧根
二戰本身被稱作"機械化戰爭",主要參戰國都有規模不菲的成建制機械化部隊。
機械化戰爭需要一個個工業化國家去支撐,戰爭只是對佔敗者的工業化程度進行了破壞,並沒有毀滅它的工業化根基。
而德國日本作為五大二戰參戰中的主角成員,二戰前就係統性擁有了國家整體型工業化研究、製造以及使用的能力和經驗。舉例汽車就有像賓士、大眾、豐田、三菱等等德企日企,那個時代已經是本國很大很強的民族企業了。
正是工業化下各種各樣門類的這些企業,僱傭了大量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這些人戰爭中死的不多,雖然盟軍轟炸摧毀了大量的工廠,但是和平的日子一來,有了人和人才,很快又能在廢墟上建設好一切。
-
3 # 四海聊房產
二戰結束後,很多國家一貧如洗,有的很快崛起,有的依舊貧窮落後,甚至是陷入動盪,原因有2個:
1、國家的文化、制度和人口素質。文化沒有革新的國家,繼續貧窮落後,文化革新過的國家,才有可能崛起。
奉行計劃經濟制度的國家,繼續貧窮落後,奉行市場經濟制度的國家,才有可能崛起。
人口素質低的國家,繼續貧窮落後,人口素質高的國家,才有可能崛起。
2、學習物件。學習蘇聯的國家,繼續貧窮落後,學習歐美的國家,才有可能崛起。
例子。崛起的國家有:日本、南韓和德國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文化已經革新,人口素質高,跟著美國。
繼續貧窮落後的國家有:北韓,印度等國家,它們要麼文化不行,要麼人口素質不行,或者跟著蘇聯。
原因分析。文化沒有革新的國家,老百姓或者仇富,或者安於現狀,或者想要均財富,或者崇尚小農經濟,或者稍遇困難就批評工業化和城市化……
制度不行的國家,無法激發老百姓的積極性,甚至助長了老百姓的惰性。
人口素質低的國家,無法擁有大量的企業家、工程師和科技工作者。
學習蘇聯那一套的國家,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
4 # 自由的熊貓ZN
這個問題應該包括:為什麼會暴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引發戰爭的因素要說複雜也複雜,要說簡單也簡單:利益爭奪。當時的德國,日本,都是工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而那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以農業為主或半農業為主;戰爭力量明顯失去平衡。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際打的就是工業、經濟:先進的武器加上雄厚的經濟能決定戰爭的勝負。德國,日本就是看準這一時機才發動戰爭的。二戰結束,德國,日本雖然戰敗,但它們的最高決策層並沒有昏庸,始終抓住發展工業和經濟這兩項國家能否強勝的專案,所以現在它們仍然是發達國家。
-
5 # 蘭臺
很簡單,日本與德國原本就是工業強國,雖然因為二戰被打的“一貧如洗”,但是經驗和工業傳統還在,所以只要資金到位,他們也就是重新再把以前的一切再做一遍。
而且德國與日本都有相關組織和執行這種大型機構的經驗,所以它們在重走工業化道路時可以節約大量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
這裡我可以舉三個我們在工業化過程中走過的彎路來證明:
1、沈飛亂改工藝規程,導致111架戰機零合格2、四川重汽亂改引進技術,導致過載汽車質量問題嚴重四川重型汽車廠在生產軍用重型卡車的時候,同樣也因為“為爭氣”,亂改引進技術規程,用“一汽”副總工程師的話說,引進外國技術和產品應該是“一用、二改、三創新”,但我們剛好顛倒了,變成“一改、二創新、三用”。
人家的技術,你剛引進,還沒有吃透,沒有透徹的瞭解,怎麼改?創新就更是不切合實際了。革命的理論脫離了實際,導致花了國家幾百萬寶貴的外匯買回的技術資料被束之高閣,教訓深刻。
3、三線建設時沒有經驗,未考慮到精密裝置防潮,導致大量裝置報廢我不是指責三線建設不應該,也不是說當時因為國際環境進行三線建設有什麼錯;但是,當時我們缺少工業化的經驗,許多問題都沒有考慮到。
比如精密儀器的防潮工作,就沒有考慮到,也確實沒有這個經驗。
以四川綦江齒輪廠為例,從國外進口的精密裝置在“山、散、洞”的要求下,被放在大山洞裡。結果因為空氣溼度太大,裝置生鏽,造成了相當的損失。
以上這些“坑”,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我們當時缺乏工業化經驗造成的,以為憑藉著血氣之勇,憑藉著精神力,就能越過人家成熟的工藝規程,自行發明“爭氣”工藝規程,結果造成了資金、物資與人力的三重浪費。
而日本與德國這兩個二戰前的工業強國在重建過程中就可以完全避開這些“坑”,這就是為什麼二戰後日德又重新發展成為工業國家的原因。
正如《1942》裡張國立所說的那樣:只要給我十年時間,我知道怎麼再變成富人。因為張國立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地主啊。
-
6 # 使用者夏天的風
這個問題提的很深刻,也很專業,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有很深的歷史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專業科學技術修養。
二戰時期,被幾乎夷為平地的國家有,歐洲的德國,亞洲的日韓以及蘇聯的歐洲大部分地區。
但是這些國家以及地區在戰後恰恰是恢復的最快,工業產能的恢復以及工業技術的升級也是最迅速的。之所以這樣,這既有這些國家與地區原本發達的工業基礎,還沒有被完全摧毀,更重要的是,創造這些工業基礎的人還存在。
首先,這些國家與地區,之所以迅速的從戰爭創傷以及在廢墟之上恢復並且迅速發展,他們的人文文化還存在,國民的科學文化技術修養也還都在。如二戰時期的日本在戰爭末期的總動員情況下,依然禁止工科生,以及專業技術高階技師徵兵入伍,為戰後的日本留下恢復的種子。在德國,戰爭末期即使幾乎所有的德國國土變成了戰場,德國的軍工部部長施佩爾,依然要求禁止德國的專業技術工人以及工程師們徵兵入伍。德國的哥廷根大學,柏林大學等等也並沒有關閉,學術研究依然在進行,這也同樣為戰後的復興留下來了難能可貴的種子。
如二戰時期德國的蔡司耶拿光學儀器公司,先是被美軍佔領美軍撤退時席捲走了幾乎所有的高階研發人員並且掠走以及搗毀了大部分生產裝置,但是留下來的一些工程師還有專業技術工人在廢墟里刨出剩下的裝置進行修復以後在1946年就在蔡司原廠區恢復了一定的產能。從此以後無論是西德的蔡司還是東德的蔡司依然是居於世界光學儀器的塔尖之上,至今也是光學儀器的全球頂級企業。
日本也是一樣,二戰時期美軍轟炸幾乎炸燬了幾乎所有的日本本土的重要軍工企業,戰後初期在麥克斯阿瑟的指揮下美國佔領軍又拆走搗毀了相當一部分日本軍工企業的設施。如日本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日本住友化工等等,但是創造這些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高階產業工人們還在。所以日本也是迅速從廢墟上快速的恢復了過來。
所以說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就是高階工業研發人員以及專業技術工人,只要這些人還在一切都會有希望,一切都會快速恢復過來。
回覆列表
這問題問得好,我想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原因:
我們以德國為例,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二戰結束還被分成東德西德。
1.政治格局:二戰結束後,緊接著就是兩大陣營的對峙,冷戰開始,即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和蘇聯。西德作為對抗蘇聯勢力的橋頭堡,自然少不了西方國家的支援。
2.國家領導人和民族凝聚力:
我記得是時任德國總理的維利、勃蘭特,他冒著嚴寒跪倒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他放下了自己的尊嚴,卻為德國贏得了世界。
3.市場經濟。
4.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工業技術,科技技術得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