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氣歌聲
-
2 # 懷疑探索者
愛新覺羅.溥儀,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他退位以後,曾經與日本人合作,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了傀儡政權“滿洲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軍國主義勢力被打敗,“滿洲國”隨即遭到滅頂之災,溥儀被蘇聯人押往西伯利亞的戰犯營。後來,溥儀被蘇聯人遣返,在中國境內被關押。中國政府後來對戰犯做了特赦,溥儀也在被赦免之列。溥儀被赦免之後,被選為中國的全國政協委員,還被邀請到中南海會見周恩來總理。溥儀剛剛見到周恩來,心裡非常忐忑,他想起過去他自己做了那麼多的壞事,就心裡發毛。周恩來看見他侷促不安,就說,你不要緊張嗎,然後親切的和溥儀聊天。在聊天中,周恩來對溥儀說,“清朝統治了中國兩百多年,有兩個最大的貢獻。一個是人口,一個是國土面積。這是不過,你也不要驕傲啊。”
周恩來點評清朝的貢獻上符合客觀事實的。自漢朝以後,中國歷史上人口平均維繫在4000-6000萬之間。到了明朝末年,據日本學者研究,人口數量可能超過了1億人。而到了乾隆皇帝執政時期,人口數量達到了突破3億的程度。道光年間,華人口突破4億,以後就沒有低於這個數字。清朝時期,之所以出現人口的大增長,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科學技術特別農業技術的推廣。明朝末年,廣東從越南引進了番薯,改變了華人的主要口糧結構。清朝以後,繼續推翻這種作物,完成了普及。一個是清朝的稅收是中國歷史上稅率最低的,即使是為延安服務的大歷史學家范文瀾也承認,滿清的稅收率只有5%。這兩種原因促進了清朝時期全華人口的大增長。
至於國土面積,清朝之前蒙古地區,東北地區,西域地區,嚴格意義上和中國一直處於獨立狀態,中國僅僅在很短的時間內對哲學地方做了有限的控制,而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與它們沒有直接管理關係。滿清王朝建立後,透過滅絕準格爾,設立新疆省,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意義上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乾隆堆準格爾的滅絕,實際上還有可能避免了將來中原地區幾千萬人的死亡。蒙古地區和東北地區,也作為嫁妝,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清朝疆域最頂峰的時候,達到1400萬平方公里,而明朝的疆域全勝時期也不過700萬平方公里,後期甚至僅僅為360萬平方公里。
-
3 # 聖誕考拉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迅速銷往歐洲,換來了他們從殖民地掠奪來的黃金白銀。作為世界老大的英國在覬覦我們的財富,輸出了鴉片,可恨的清朝皇室在恥辱的幾次戰爭的後讓華人獲得了漫長的屈辱時間。滿清為什麼被大家痛恨,因為作為中央政府的抵抗還不如民國一團散沙軍閥割據時期的抵抗,滿族人還想繼續享有統治權,漢人手上有了武裝力量後,我想當時就算實現君主立憲也可能不被接受吧。清朝讓世界看到了我們的富庶,腐敗,和怯懦。讓我們知道落後就要捱打。讓我們知道妥協就會讓敵人更加的變本加厲。
-
4 # 喵小姐Abby
清朝自努爾哈赤開始,宣統退位告終,期間繁華也有、衰退也有,畢竟時代就一直是處於分分合合的過程中。
康乾盛世時期應該算是封建王朝的一次迴光返照。在這段時間裡,改革變多了、社會穩定了、國力雄厚了、人口也變多了、王朝面積也變大,算是大清朝的頂峰時期了吧,接收其他國家的朝拜,也算是牛哄哄的了。但也是從這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政策上不僅不創新,還墨守陳規,乾隆後期就已經走下坡路了。再到後來的太平天國起義、閉關鎖國、各種戰爭、各種被欺負,被剝削。
至於影響麼。興盛時候的清朝確實是個好地方,世界各國都聽說在東方有這麼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勢必想要“參觀參觀”,想要得不到那就只能搶了,這也就是後來頻頻遭到侵略的原因,說的有點亂,但就是這麼個意思。
(個人小觀點,望各位歷史愛好者多多指點,不是指指點點)
-
5 # 一生幾度心涼
清朝對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談不上,要勉為其難的話,那只有以下幾點:
一,擴大了中國的版圖。我們今天的國土面積,是清朝確定下來的。
二收復準喀爾,平叛了一系列少數民族的叛亂,對西藏進行了實際有效的控制,
三建立了賑災體系,對飢寒之年有官辦機構出面救助,可能作用極其有限,但聊勝於無;
但不可否認的是,清朝作為滿人入關,對漢族人實行了殘酷的鎮壓,殺戮,像揚州三日,嘉定屠城,大興文字獄,用鐵腕手段征服奴役人民,種種暴行,磬竹難書,雖然康熙和以前的幾位皇帝為維護其統治,憚精竭力,勤政不倦,建立了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大清帝國。然而好景不長。在經歷了康熙盛世之後,繼任者乾隆就極盡奢糜,揮霍無度,大興土木,廣修行宮,六下江南,把國庫的銀子花得向淌水一樣,祖宗的家業敗得個精光。
在對外政策上,實行閉關鎖國,排斥國外的先進技術,把其視為洪水猛獸。當歐洲資本主義蓬勃發展,工業革命欣欣向榮時,清朝統治者卻固步自封,裹足不前,這樣使中華文明倒退了好多年,與西方資本主義的距離拉大了。
,落後就要捱打。十九世紀,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清朝的統治者從一開始就向北抱頭鼠竄,懦弱的清朝政府,中華大好的河山,讓侵略者垂誕欲滴,無所顧忌,對清朝政府軟硬兼施,於是就有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出爐,一個一個地區被割讓,大把大把的銀子往外賠,中國就像塊肥肉,八國都來享這饕鬄盛宴。
當時,對世界來說,中國就是一個徒有虛表的不堪一擊的病人,是一個可以欺凌,國力羸弱的國家。
清朝的後期,真是太不堪了,不知能用什麼言語表達內心的感受。
-
6 # 在誰的未來裡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何為實現民族偉大的復興?何為復興?我認為復興當然包括清朝時期的康乾盛世,在此期間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多個國家前來朝拜,盛世空前。但也由於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文化、經濟等方面落後於其他國家,尤其是清朝末期,使中國逐漸淪為列強的殖民地,成為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
-
7 # 黃雲強5
中國最後封建社會清朝時代,滿清利用漢人從東北進軍關內,取得政權又利用以漢人治漢人皇朝如康熙盛世,康熙帝遠爭對沙俄開戰收復東北,西北大面積地。
而亁隆盛世,但亁隆後期出現和坤大貪出現朝庭腐敗,放鬆外國對中國周邊使用鴉片為福壽膏的慢性身體弱嚴重性。
後期到道光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利用滿人不起用漢人如林則除大臣,使清朝無能又到咸豐年輕。而慈禧爭權專政幾十年而無能清朝滅亡。
但漢人不爭氣如湖南曾國藩在慈禧太后做狗不會咬人,不與太平天國聯合取得漢人政權,反之外國對中國有史以來最大恥辱……到軍閥分爭又給小日本有機進入東北三省才出現抗日戰爭。
-
8 # 城西向南
清朝自1644~1911存在近300年,其對中國及世界理所當然地會產生影響。不過這種影響內外差別極大,對中國而言是歷史和文化的逆轉與倒退,對世界而言是勒索經濟和資源的最佳人質。
承認滿清的歷史地位及貢獻主要集中在1.人口的劇增;2.輕徭薄賦;3.尊重漢文化;4.奠定了近代中國的領土;5.實現了民族融合;6.草創了中國現代工業的基礎。
這些肯定都有一定的道理。問題在於這些被肯定的成果,有多少是清朝統治者居於“民生”而行之,有多少是居於“私利”而行之?
是為一家一姓而經營天下,還是為萬家百姓而經緯天下?這樣說或許過於現代,那麼更務實的說法是:在統治與被統治的二元對立之外,有沒有一個第三方?
就中國社會結構內部而言,滿清300年裡,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就中國社會結構外部而言,滿清中後期終於有了一個第三方:列強!
這一點為什麼很重要?沒有第三方的制衡與緩衝,一個獨裁封閉的社會也一定會盡其所能地發展生產繁殖人口,這是統治的物質基礎和法理基礎。皇帝既然可以“奉天承運”,草民自然也可以“替天行道”,所以“仁政”總比“暴政”來的長久一些。滿清帝王深諳此道,因此也能交出前文所列的看似不錯的“成績單”。
但這不應該一概認為是滿清的積極仁政。相反,滿清積極地消滅了中國社會歷來就有的制衡皇權和民生的第三方。兩漢有“豪傑”(經濟貴族),魏晉有“閥閱”(文化貴族),隋唐有“世家”(經濟文化趨於融合的貴族),兩宋有“士大夫”。
明代中後期知識分子對一切傳統權威提出了挑戰,“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王陽明)“以法相裁,以義相制……有王者起莫能易此。”“預定奕世之規,置天子於有無之處。”(王夫之),王夫之更進一步說,老百姓自己會謀生,用不著帝王來替百姓謀生。帝王替百姓謀生,只會偏私。明確反對皇權對百姓生活的干涉。
明代知識分子依託書院傳播知識,批評朝政,成為一個“準第三方”。
另外發達的商品經濟,也使商人地位大幅度提高,據何炳棣先生研究,明代知識分子在“仕”、“商”之間頻繁轉換身份,蘇州抗擊錦衣衛的暴動中,商人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興的商人階層(如兩淮鹽商)往往成為文化藝術的庇護者和社會慈善的贊助者。他們也構成社會的一個制衡方。而滿清將這些統統消滅掉,讓中國民主歷史倒退不止三百年。這是其最為可惡之處。
當世界農耕文明紛紛戰勝並徹底終結遊牧文明之時,中國卻被遊牧文明所征服。中國從此遠遠落後於世界。
清朝GDP佔世界30%,但它早已不能影響世界了。
-
9 # 包強中
滿清是少數民族統治的大清帝國。有〝康乾盛世榮耀〞,也有鴉片戰爭的恥辱。最後順應歷史發展走上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共和〞,由於封建社會的衰亡。世界少了一個龐大的封建帝國,多了個喧囂無比的金元共和。世界這個大家庭還是照樣吃喝,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的感覺。
-
10 # 鳳九不姓鳳
非專業人士,僅代表本人看法~
1、清朝滅亡時有四萬萬人口。雖然這跟現在的大中國比算不了什麼,但是想想抗美援朝的時候,中國的人數優勢。有底子才能有的放矢。
2、清朝雖然後期丟了許多疆土,但前中期皇帝們開拓了許多疆土,雖然沒有元時大,但,清並沒有只打不要。
3、清為現代穿越小說提供了太多素材,尤其是女生穿越到九子奪嫡時代。說到小說我想起了紅樓夢~是不是很棒
回覆列表
使得中國從一個文明先進的民族徹底淪為一個野蠻民族。
割地賠款送出大量的白銀,其中送給日本幾億兩白銀,造成了日本的強大,為日後日本侵華提供了便利。
入關之初,清廷的種種暴行更是讓人髮指,屠城、逃人、圈地、投充,遷海……幾千萬生靈塗炭,政權穩固後,就搞文字獄禁錮思想,大殺天下有識之士。
可以說,清廷的罪惡罄竹難書,是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