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別山挑時蜂蜜
-
2 # 廬韻茶業
電商沒有看上去的那麼光彩,我的回答可能要毀你三觀。
1、很多店確實是廠家直銷,薄利多銷,一件賺個幾塊錢。
2、新店或者新上架的產品或者大促前,商家可能在虧錢沖銷量。
3、很多淘寶商家,利用淘寶清庫存,賣的產品品質很差。
淘寶常有的陷阱:
1、賣劣質產品,清庫存。
2、先虧錢沖銷量,量起來了,提價賺高額利潤。比如資料線,才開始賣得便宜,等量起來了,標上蘋果原裝,就開始賣高價了。
3、天貓沒有中差評,遇到差評,商家刷幾單就刷下去了。
4、電商成本根本不低。
不說集市商家,因為集市商家是很難運營成功的。這裡說說天貓的成本。
拿茶葉店舉例:
3w平臺費、2%扣點;團隊工資(運營,美工,客服之類的,隨便算算,一個月上萬塊。);直通車鑽展淘寶客等(這些幾乎是沒有上限的,一個不合格的運營可能兩三天時間讓老闆破產。);各種收費外掛。
一句話,沒有40%的利潤,別開天貓。
5、一些名貴藥材,高價商品。商家可能掛羊頭賣狗肉,是暴利。
當然會有中差評,其一天貓裡看不見中差評。其二商家花錢收買買家改好評。其三刷單把差評沉下去。
6、如果把淘寶比作菜市場,商家比作賣菜的。淘寶的管理難度比菜市場大很多。淘寶平臺既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禁止刷單。同樣也沒有能力杜絕商家掛羊頭賣狗肉。
說到底,價格是否合適的決定因素是背後的商家,商家靠譜,東西才貨真價實。商家不靠譜,你只能花錢吃啞巴虧。
-
3 # 阿甘的農場
為什麼淘寶的農特產比現實裡便宜一半,同樣的價格在現實根本買不到?
我覺得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現在網上賣農產品必須得便宜,才能跑贏線下!現在農業電商整體還在市場培育階段,消費者已經養成了從網上買衣服買鞋子的習慣了,因為有十幾年的市場教育,但現在還沒有習慣從網上買菜,甚至想不起來從網上買菜。所以這需要市場教育,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靠價格,網上只有賣的比線下買的還便宜,才能把消費者拉到線上購買,才能不斷培養消費者網上買菜的習慣。
如果網上賣的比自己去超市買的還貴,可以想一下:網上買還要等個兩三天才能到貨,到超市半個小時就能吃到了,還能親眼看親手挑,消費者沒有理由會選擇網購,所以農業電商要想生存發展,必須首先在價格上跑贏線下。
二是線下的環節多,中間成本很高,線上中間環節少一些以超市為例,農產品從地頭到超市,中間至少經歷了3-4層環節產地代辦,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每個環節運營也都需要成本,增加的成本自然都加進了售價裡,因此從地頭到消費者,中間有個四五倍的價差是個很常見的現象。
而線上賣的農產品,可以實現地頭直髮,一手的貨源進貨便宜,甚至就是自家的東西,所以只要保證多出來的快遞費和包裝費,少於線下層層環節的加價成本,在價格上就可以做到低。
三,對於一些地方農特產,線上服務覆蓋面遠遠高於線下,並且無邊際成本地方農特產在產區可能價格很低,本地人如果買這些東西,不會選擇在線上購買,但是這些農特產對於外地人就不一樣的,可能當地沒有賣,也可能當地賣的很貴,因為農特產線下基量小服務面窄,損耗大,所以成本高,例如柚子,生產區域只能在南方,在福建主產區本地可能便宜,但在東北,可能就很貴。東北人買柚子就很可能選擇從網上買,因為網店是可以面向全國市場的,運費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只要量大都可以攤的很薄,只要有本地貨源優勢,就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賣給很遠的地方。
我是新農業創業者,好文章分享者,農民的好朋友--阿甘。
-
4 # 莫憾生i
因為消費者不懂啊! 大多質量不行。批發商去拿貨 價格都有等級之分的。所以沒辦法又想掙錢只能把差的 銷售掉。實體店雖然貴 一分錢一分貨
回覆列表
沒在淘寶上買過農特產品,除了關注蜂蜜外,其他都不瞭解!
拿蜂蜜來說,淘寶上很多十多元一斤的蜂蜜還包郵,打著自產自銷、純天然、成熟蜜的旗號,有些還發誓的,什麼造假“si全家”!什麼“人在做天在看”等等!
描述也很打動人,圖片拍的也很誘人!很多還在開直通車和鑽展!以淘寶19.8元一斤的蜂蜜為例,這個價格即使在養上百箱蜜蜂產蜜量很大的蜂場,也只能買到很稀很稀的水蜜!買成熟蜜這個價格別人理都不理你!但是淘寶上的蜜卻很稠,還要加上包裝、還有運費、廣告費等等,原因在哪不用說也知道了吧?
有的說是虧本衝量,但是幾千上萬斤的銷量,說虧本衝量你信嗎?
不過對於水果類的不能造假的,如果真的是產地直銷的,倒是有可能的!如果是實體店賣的,各種成本加損耗價格自然要翻幾倍!如果你去產地的田間地頭,估計也不會很貴,好客的地方隨便吃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