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而不潔
-
2 # 說書人wfs
謝邀。如果孩子堅持出家,就是他的信仰改變了。這儘管有各種緣由,摒棄了不成熟的想法之後,可以理解成一個年輕人,為了自己的信仰而畢生努力的事業。但是這於獨生子女家庭而言,講究的是養兒防老,孩子爸爸媽媽的親情怎麼辦?大凡出家人,不能有家的牽掛不是?以為就此沒人管了不是?這在傳家思想下,肯定是弊大於利的。對於社會而言,一個人來到世間,不能拋棄的貢獻又是什麼呢?
人的定義是社會化的動物。從人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來看,出家是人的社會屬性,它基於個人的政治和思想的傾向、需要和慾望的表示。其實這也就是一種人生觀,對自身的價值,目的,道路的認識。目前出家的思維看,一為道,二為佛。佛道二家,已然定性是唯心主義教派。那麼唯心觀點,很多都是主觀自生的,很難說清楚這孩子到底是為什麼了。
作為人的信仰來說,一個孩子出家,似乎不大好評價功過是非。但是他僅僅只是一個孩子,沒有履行人的自然屬性,沒有繁衍下一代,也沒有人間倫理道德的束縛了。
幸虧這只是極少數孩子的選擇。如果是形成群體趨勢的,就很麻煩了不是?因為在過去一家有好幾個孩子,出家一個關係不大。但擱現在,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恐怕就不是一個好的主意了。在那些佛教徒國家來看,出家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這在活佛心中,也是同樣的。但是它並不是你想出家就能出家的,如同擎瓶簽批,也是要講求緣分的。
但是在中國,宋代一道一僧之途,多是沒有辦法了,才選擇這樣的不是?明代宣武一開朝,就是不允許不足四十歲男和不足六十歲女出家的。合乎年齡的出家,似乎在主導著家天下的傳統了。
但是現在的孩子,太隨意了。出家的緣份有沒有,他不管那麼多。這父母揣著家譜,幹看著孝道斷了,如何是好呢?
看多大出家,如果小時候就出家了,沒有父母的陪伴至少感覺生活中缺了點啥。如果長大了,思想身體都成熟的情況下,父母應該支援,至少我會這麼做,孩子長大了總會離開你,出家無非是你想象中外的一種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