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著夢想U

    六七十年代我們一個鄉才兩個放映員 ,一部放映機,那時的放映機不是私人所擁有的,所以放映員有工資領的,當然是讓人羨慕的工作。我們鄉上的兩個放映員都是退伍軍人,經常要下到各個村上,又熬夜其實也辛苦,只是可以經常看電影。那時候電影電視稀缺,只要哪裡有電影放映,晚上走幾里十幾裡看電影是常事。還有就是春節那幾天,鄉電影院放電影都很多人,特別是初一那一天,買票都擠不進,如果和放映員熟悉他可以免費帶你進去,所以那時放映員還是挺吃香的,下村上放電影村民對他們都很客氣。特別有時候一天幾個地方都要想放映,還得和他們拉好關係,否則就排不上。想想那時候看啥電影都好看,不像現在挑三撿四的。農村露天電影已退出歷史的舞臺了,只剩回憶了。

  • 2 # 享之1997

    那時,農村沒有電視,即使是收音機也很少,因此,看電影成了人們最好的文化消遣,特別是青少年,他們非常喜歡看電影,晚上不惜到幾里路遠的鄰村去看,在他們心目中,非常羨慕放映員,“當一個放映員多好啊,能天天看電影”,不知別人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反正我當時有。

    其實,放映員很辛苦,每天都要晚睡,因為是在野外,夏天還要飽受蚊蟲叮咬,冬天還要受凍,成年人未必都願意當放映員,但是,因為他們是拿工資的,比農民強,如果讓農民選擇,他當然願意當放映員,如果要讓工人選擇,因為他們的工資並不比一般工人高,所以就未必了。

  • 3 # 何必仁行75422

    工資並不高,主要是那時文化娛樂生活太匱乏,要看上一本好書,看上一部電影,將是很難的。當電影放映員隨時有電影看,那是多過癮的。

  • 4 # 老氣橫秋lcz

    估計待遇不會很高,主要是看工作年限。在國企,一個二十三四歲的技術工人,工資就是30來元。電影放映員不會比這高,如果是農村放映員,可能有出差費和中班費。(中班費深夜12點前0、2元,超過12點,0、3元。這是國家統一規定。)人們主要羨慕他們能天天看電影,工作又不太累。一部電影天天看就沒意思了。他們的辛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 5 # 吳玉寧好

    這個問題出的屬於歷史性問題,可是未必如此。

    一是那個文革時期就是貧窮落後的年代,人們普遍吃不飽飯,沒有什麼文化娛樂活動,看電影就是很好的娛樂活動了。

    二是當時人們不是都原因當電影放映員,因為這是很有風險的工作,如果出現差錯,很可能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被關入牛棚,被批鬥。

    三是電影放映員當時收入很低,一般就是二級工36元,低於大多數企業的二級工40.95元工資。

    那個年代最吃香的職業是司機,售貨員,警察,醫生。

  • 6 # 暮色之馬

    電影放映員之所以受尊重,是因為看電影幾乎是當時唯一老少皆宜的娛樂方式,人們見面常會互相問“最近看了什麼新電影”,而哪些新電影要公映,放映員最有發言權。如果他告訴你,會有幾分神秘色彩,關係別說不好,哪怕一般,根本不會對你透露這個。我們單位一個職工和一家電影院放映員是鐵哥們,他就成為工會的“業餘顧問”,工會按照他得到的資訊去訂電影票,豐富職工文化生活。

    至於待遇,在城市都是拿死工資,與其他單位沒有什麼區別,節假日正好是市民看電影的高峰期,如春節、五一、國慶能多掙點節日加班雙工資,但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

    倒是農村的放映員倍受尊重,文革期間,我們公社有一臺小巧玲瓏8.75mm放映機,放映員騎腳踏車就可以走。放映員掙公社的死工資,雖然不高,但不是每天都有放映任務,比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社員,是令人羨慕的。到了村裡,大隊部會張羅客飯,在知青食堂做,一菜一湯饅頭管夠,三毛多的香菸也擺在那裡,當然談不上大吃大喝,但在那個特殊年代,這是非常不錯的待遇。

  • 7 # 使用者至簡歸真

    當時電影放映員也算不上是什麼吃香的職業,不過也有點小好處,到鄉下放映,除了能招待吃頓飯外,村裡也會送點土特產。在村人眼裡也是很羨慕的。

  • 8 # ydz2588我愛下象棋

    那個時候主要是文化資訊缺乏,小娃兒羨慕的目的是天天可以看電影,而且,不用專門走路去看。那時我們聽說有好看的電影要跑到街上去看,好遠咯,來回要走四十里,還要錢,看了回來都半夜了。現在麼,就是請我吃龍肉海參我都不會去。

    大人羨慕放電影的原因,主要是放電影那個工作輕鬆,工作時間又不長,而且還是關工資的。下鄉來放電影,還要安排在哪家吃飯,不但吃飯不要錢,還要比平時的生活好,自己的錢就節約了。

    說來都不怕你們笑,其實我小的時候最羨慕的是殺豬匠,感覺那個工作才安逸,每頓都有肉吃,而且可以猛起吃。真的那個時候生活困難,平時十天半個月都沒有吃回肉,即使有客來煮肉來招待客人,大人先要跟我們打招呼,不要跟客兩個搶,要忍嘴待客。特別是到了下半年,幾個月油星星都見不到,每頓都是紅苕,哪頓沒有盡光吃紅苕就當打牙祭了,怎麼不羨慕殺豬匠呢?

  • 9 # 雪山草地

    六七十年代,電影放映員非常吃香,每個鄉鎮就一臺放映機,兩個放映員,到每個村裡放電影,都是好酒好肉好菜好飯的招待著,工資比鄉鎮企業的工人高,鄉鎮企業的工人每月30多塊錢,放映員每月42元,是人們羨慕的職業

    那時的放映員,上面沒有關係的人是當不上的。我的一個同學就是放映員,他是找的他姑父託關係才當上的,他姑父是縣委的密書。那時的放映員非常的風光,走到那裡都被人高看一等。

    那時他二十二歲,快到了結婚的年齡,很多的姑娘都願意跟著他,給他介紹媳婦的媒婆很多,他光相媳婦就相了十多個,最後相中了一個赤腳醫生,這姑娘長的高個,膚白貌美,是我們這裡十里八鄉都數著最漂亮的人。

    進入了八十年代,農村分田到戶,農民也富裕了,手裡有錢了,家家戶戶都買了電視機,放映隊也解散了,他也和老百姓一樣回家種田了,由於他當放映員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不願意下地幹活,還一天三頓喝灑,日子過的比誰家都差。

  • 10 # 梁山273798771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文化生活匱乏,每年由公社放映員輪流到各村放電影,為了讓本村群眾多看一次電影,各村都爭取多放電影,因此,電影放映員很多受群眾歡迎,到哪個村放電影,都是由村裡派牛車或馬車接送,派到農戶家中吃飯,一般到村幹部家中,安排的的飯也比較好。但是,電影放映員也是公社的臨時工,一般不脫產,享受生產隊的工分補貼,就當時來說,待遇比較好。

    當時的農村比較貧困,農村青年出路很少,想脫離農村只有推薦上大學 、當兵入伍、工廠招工(包括各種臨時工)。放映員雖然只是一個臨時工,不論待遇高低,但是能接觸到的人多,知道的資訊也多,是脫離農村的一個跳板。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還有不少鄉鎮幹部是放映員出身。

    另外。當年的農村文化生活少,年輕人愛看電影,當個放映員,找物件都容易。更重要的是,放映員屬於特殊職業,和拖拉機駕駛員一樣,不用下地勞動,享受工分補助。讓許多農村青年趨之若鶩。

    文中引用了有關網站的資料和圖片,深表感謝!如有不妥,請通知本人撤回。

  • 11 # 雪白的小天鵝

    六七十年代,電影在農村是十分稀缺,一個村子一年只有縣電影隊來放一兩晚電影。大隊文書來通知生產隊長安排人去擔抬放電影的機器,全村都沸騰起來,人們奔走相告,比過大年還喜慶,還熱鬧。

    人們特別羨慕的是,放映員是做放電影的,每天晚上都能看到電影,這是人們做夢都想的美事。我們不知道電影隊的放映員拿多少工資,就人們對放映員的擁戴,對放映員的熱情招待,對放映員的祟拜,就可以看出多麼想成為一名電影放映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肖戰主演的《陳情令》演技如何?能否駕馭自身現在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