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色的利箭

    常言道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凡是數學好的人都是愛懂腦善思維的 多少個科研成果都是以數學為主 總之數學是一切萬物的發展梯進飛躍

  • 2 # 閒看花開花落5435

    這就要從頭說起了。

    中國古代著名的數學著作有《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侯陽算經》、《孫丘建算經》、《海島算經》、《五經算術》、《綴術》、《緝古算機》等10部算書,被稱為“算經十書”

    本來,我們在數學領域的發展是位於世界前茅的,如果照這樣發展下來,我們現在不是你看到的這個樣子。

    可惜的是,到了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中後期,因為大家眾所周知的原因,數學的發展停頓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們停頓了,別的國家沒有停頓,所以到了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們在這個領域,已經落後別人好幾百年了。

    1949年到2021年,剛剛過去了幾十年,我們已經使勁的追趕著,彌補著落後幾百年的差距。

    到現在,我們重視數學,重視理科。所以我們的孩子們,數學能力比他們的孩子們強,這種情況是剛剛發生的,而理論聯絡實際,把知識運用到各種發明創造上,是需要時間的。其實,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在某些領域領先世界了。

    比如我們的高鐵建設,比如我們的通訊技術,還有我們的導彈衛星……

    你所看到的別人發明的東西,是我們落後的那幾百年出現的,你要著眼現在,看看我們現在的成就。

    就因為我們在通訊領域的領先,我們甚至遭到了很多西方國家的制裁,這就是他們害怕的表現。

  • 3 # 老翁56

    這得問問網上這些大學生了,他們在網上大談科學,問他們發明了什麼?

    現在的大學校園,研究安全(套)的學子比研究科學發明的人還要多,能研究岀什麼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在上世紀75年到85年這十年,青年人比的是讀書和知識,現在比的是錢和物質享受,那怕是父母給的,或者是向男人索取的女人,也拿出來顯赫、攀比,他們有多少人用心去研究科學?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走岀大學校園的學生就有一億多了,如果每個學子都用心學知識,研究科學,中國的科學一定比現在更先進,也不用被西方人卡脖子。

  • 4 # 老於4065

    看看我們的數學家牛不牛: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出圓周率3、1416……,我們的數學家出現時,西方還處於洪荒時代,國家還沒有形成。

    華羅庚,當時是世界有名,據說前蘇聯的衛星導彈資料還求華羅庚幫忙。

    現代數學家陳景潤完成了世界數學難題一一哥德巴赫猜想(1十1不等於2,1十2不等於3……’)成為當代數學明星。

    在世界計算機運算比賽中,中國大型計算機比美日計算機速度快而且準確,榮獲第一,讓西方不得不佩服中國力量。

    這就是華人。

  • 5 # 逼入險境

    數學是所有自然學科的基礎,基礎數學搞不好,科技就很難有所突破。咱們國家之前對基礎數學重視程度不高,社會上太多的人包括一些“磚家”和“靴者”都在鼓吹數學無用論,很多不懂教育的領導做了高校的管理者,對教育功利化,也是很不重視數學。

  • 6 # 朱增中國

    為什麼許多需要數學的東西都是人家做出來的,而不是咱們。兄弟只能說,你還不瞭解我們古代的文化。請你瞭解一下我們古代的文化,你就不要這樣想了,許多數學的東西都是我們老祖宗先創造出來的,而之後我們由於受到了西方文化的衝擊。我認為是他們西方人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我們,其實你對我們國內的文化特別是古典文化了解的太少了。主要是我們在近200年來信心還沒有恢復。你也是有這種想法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年輕時也認為我們國家的文化沒有西方人的好,沒有西方人有素質。在我的年齡慢慢成長起來,我慢慢接受我們古代的文化,先人的文化越學越感覺到我們國家的文化博大精深。兄弟,我建議你嘗試一下學習我們古代的文化,可以買一些古代的典籍文集經典著作來了解一下。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慢慢感覺到。我們國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朋友,這是我的觀點,請點贊加關注,謝謝。

  • 7 # 望洋捕撈

    我個人認為,我們把大量的精力用於基礎學習是對精力的浪費。有一個小故事,美國和中國的小朋友做一個計算題,時鐘走十二小時之內,有幾次時針和分針成一條直線?分別各是幾時幾分?美國的小朋友掏出手錶,一邊扭動指標一邊記錄,很快就準確地完成了。中國的小朋友依靠真實的計算能力,不看手錶不用計算器,經過一番努力,然後也準確地計算出來。其實我們有捷徑可走,我們就應該去走。我們的前人透過反覆運算,總結出很多公式和方法,不可質疑。我們照用就行了,把我們有限的精力,用於接著前人的路走,而不要從頭驗證學習。對於顛撲不破的真理,我們不能懷疑,也用不著去檢驗,我們拿來就用,把精力用於創新!

  • 8 # 西莯龢荷40190211

    數學本身,好像看不出來有什麼賺錢的結果,看起來,好像是賠錢的買賣。做數學研究的人,也看不到眼前利益,從長期來看,也是沒有什麼收益的。所以,在咱們這裡,像這樣不能立竿見影掙錢的工作,又十分花費腦子,更重要的是,可能一生沒有收益。誰願意去做呢?數學不能得到發展,利用數學的東西,就做不出來,這是容易理解的事情。是那些奉獻了,起碼不賠錢,還能吃飽飯的人,才去努力研究數學。而數學的發展,使他們有了做出一些東西來的計算工具和數學基礎,他們才得以做出來許多東西。

  • 9 # 開拓renyx

    一過18歲後數學的環境就變成了樹上七(騎)個猴,地上十(拾)個猴,再怎麼算能正確?還是你先算我再說是拾還是十

  • 10 # 麓麓遙山

    這是一個需要歷史來回答的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人家”?什麼是“咱們”?所謂數學的東西,本質上是需要有數學人才。“咱們”的孩子能不能成為“數學人才”?當然能!金燦榮教授講過,某次國際奧數競賽,前三名無論哪國籍參賽選手,全部是“華人”或“華裔”。“咱們”能不能組織起數學人才搞科研?當然能!我們的華為公司任正非老總,就是廣招天下英才,旗下眾多世界各國的數學精英。那麼,為何出現了“人家”與“咱們”的問題呢?想想我們從一個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至今,剛剛多少年?想想我們的高等教育所佔全華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因此說,這不過是個歷史問題。或者說,這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 11 # 雪中梅982926

    數學,博大精深又其樂無窮!學進去趣味綿綿,樂不思蜀;學不會,是看到就頭暈眼花,只看到數字及字母打架……這不是想學不想學的問題,而是學進學不進的二選一……費九牛之力可能也不會長進,入了門就如尋寶探幽……總之是個時間的問題!

    正因為費時,所以需要靜心,所以需要資金,但我們的現實,能專家能靜心嗎?靜心下來如何評到職稱,如何得到經費資金……不說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楊超越的出道是那樣充滿傳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