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闌翎

    先看看蔡東藩《中國曆代通俗演義》。再看看白壽彝的《中國通史》,然後看看呂思勉《白話本國史》。通史瞭解後,就看自己重點學習方向了。還有一點,二十四史是必須讀的,所以,古文要學好。學歷史要有一個超強記憶力,超強分析能力。不是讀死書,一定要分析。

  • 2 # 溫子哩

    求學之路必定是枯燥無味的

    既然答主的目的是學好中國史,那麼就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學習和興趣是兩碼事。

    很多人對歷史感興趣,如愛看電視劇《三國》的波詭雲譎,聽評書的詼諧往事,滿腔熱血的讀著《明朝那些事》,但想要系統的學習歷史學是有點難度的,甚至很乏味。

    三代及以上的史料典籍,極其稀少,有關記載也寥寥無幾,自秦漢以來,史料就慢慢多了起來,到了唐宋達到巔峰,到滿清就更加繁多了。光《清史》(還沒修訂完)一本書你可能就要讀上十數年,更不要說系統的學習。

    所以首要的事情是拋開野史雜談不提,讀一些通史書籍。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納,刪其瑣節。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為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聞其一貫相承之為統,以指陳吾國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至其人物之詳,事業之備,則待教者讀者之自加參考,自為引伸。本書主旨則在發明其相互影響,及先後之演變發展,以作國人如何應付現時代之種種事變作根據之借鑒。

    本書是高校文科的權威教材,出版至今已近五十年,行文嚴謹,對史實作了大量考證。內容方面,對歷史事件的敘述較為簡略和平淡,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民族關係等方面下功夫較多,列出了不少資料,引用了古籍文獻。本書從舊石器時代寫到五四運動之前,分為史前、夏與商、周(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明清、近代。

    各朝代的書籍

    輔助學習的書籍

    讀書好,讀好書,這是我為你推薦的諸位大師作品,希望從中可以幫到你。最後送你一句。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 3 # ZjK東北Ren

    如果您真的喜歡歷史,建議您可以先讀通史,比如一些大家名師的史綱類書籍,這樣的話就可以對歷史有一個大體的認識,不建議您讀半娛樂性的歷史書籍,歷史是由時間線索串起來的,因此,時間順序十分重要,這是歷史學習的基礎,然後您可以根據愛好選擇斷代史,因為中國古代史資料浩繁、猶如恆河沙數,因此您可以選擇喜歡的朝代,這樣的話比較有針對性,因為大家都屬於民間愛好者,所以我們區別於專業歷史學者的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學習的內容,而不必面面俱到。此外,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愛好者可以大家一起學習、一起討論,這樣會很有樂趣,作為一個歷史的初學者,歡迎您的加入,哈哈!

  • 4 # 笑看東籬

    我是一位有幾十年教齡的歷史教師,儘管讀者很少,也願意回答此類問題,盡義務,獻愛心!他人的進步,就是我的心慰!

    熱愛歷史,是非常好的習慣;學習歷史,要看“真書”、閱“真文”。

    學習歷史,必須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標準教科書.中國歷史》,《標準教科書.世界歷史》為依據、為綱領、為線索;以“本”為“本”;以“書”為“綱”。

    教材(課本):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而歷史課本,又是國家政治主張的集合,民族願望的展現。絕不可掉以輕心,任性而為。

    購買史書,去正規書店,購買正規出版物。挑選權威出版本、權威編寫單位。史學讀物:一字之差,謬以千里;一句之誤,貽誤終生。

    閱讀課外史書,務必讀好書、選精品。寧嘗仙桃一口,不吃野杏一筐。

    閱讀或購買正規、權威的史書,就是:與權威同行,和國家為友;就是在與聖賢們對話,和民族意志交流。不僅能學到正規的歷史敘述、嚴謹的史學態度、深刻的思索和獨到的分析,並且會得到理性的啟迪,心靈的洗禮,唯物史觀的薰陶和智慧的開啟,養成良好的歷史思維,樹立正確健康的唯物史觀。

    學習了各級學校的歷史教材,能夠掌握真知識、培養真本領。所言所文,敢於讓兒女及子孫後代,照著去解答中考、高考及人生各類考題,並且獲得理想的分數。

    學習歷史,尤其是古代史,務必注意“系統性”,形成條理性。從頭由遠及近,由近而遠,環環相接,節節相扣。通讀通覽,線索明晰。

    在通覽課本的基礎上,再回過頭來閱讀“分類課本”。即:“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三大部分。

    “軍事事”,除軍事院校外,在各類學校中沒有單列。它屬於政治史中的一小部分。戰爭——是政治矛盾不可開交的表現形式。和平是人類歷史的主流。個別愛好者,可自選其書。

    學習歷史,尤其是古代史,善於使用“歷史地圖”,在地圖上形象、方位的再現歷史。幫助思維,加深記憶。

    學習古代歷史,注意古丶今地理名稱的互譯,尊重原貌,明確位置。

    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著一個特殊的重大問題——反馬克思主義的唯心史觀。無論閱讀什麼史書。始終存在著: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矛盾與鬥爭。學習歷史的人們,始終要牢固地堅守唯物史觀,摒棄唯心史觀。這樣做了,既或學到的知識不那麼多,但起碼沒有把人學壞!唯心史觀,不是正規歷史,會使人走向社會的對立面,走向歷史的反動。

    學習歷史的終極目的是:明往知今,融入社會,熱愛祖國,報效人民!

  • 5 # 唐長老343

    學文化,還是要從根源學起,所謂無源之水和無根之木都是不能長久的。學習漢語就必須從字意入手,因為漢語是屬於象形會意類文字,是字形和字意結合最好的文字,所以必須從字形去理解文字。而英文是屬於形和音結合的很好的文字。

    學歷史就必須從先秦開始:

    一來先秦時期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性格形成的時期,這個是本源。包括華人姓氏的來由,姓氏的分化和壯大都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的。能準確理解封建二字的本質含義。

    二來先秦時期的史家還是比較靠譜的史料的真實性很高,也就是說可信度高。因為先秦時期的史家大多是追求史實記述的真實性,不為權力所左右的,如晉國時期的史官董狐,就直筆責趙盾。又如齊國太史三兄弟為給後世留下真實的歷史,情願被齊國的權相崔杼砍殺也不願意改動“崔杼弒其君”的事實。直到老四還是不肯改,崔杼也不敢殺了,怕殺絕齊國史官落得更大的罵名。“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是有道理的。

    總之,我個人認為學史必須先秦為開端。

  • 6 # 華源說

    反正我的推薦吧,就是先那個把二十五史看一下。詳細的讀一下。讀一下,然後去看一下《戰國策》啦,《左傳》啦《春秋》啦這些的。就拿我說吧,我是比較喜歡《三國演義》的,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實史的。所以我看了幾遍《三國演義》以後,我就會認真的讀一讀三國志。只是每一段都進行就假想一下推理一下他三國志,畢竟她只是簡略的精彩,但是你得必須知道它就是一些事情的詳細經過,所以得靠自己想象一下。還有你看我對春秋戰國其實以前並不太感興趣,自從看了這個,自從看了這個大秦帝國之崛起。他對這個春秋戰國有所瞭解。然後我就開始認真的研讀這個床秋戰國時期的一些人呀,事呀!戰爭呀!然後我會對其做一些記載,筆記拍一些重要的人物的傳記呀,然後用我的理解去把它記載下來。然後比如說比如說我從那個秦國,秦國的秦相公開始秦孝公網上請教官網下都進行一下研究。研究一下,在它的上一代或者下幾代都是哪位國軍或者說他嗯,都有什麼功績,那時候都有什麼名人。

  • 7 # 史海乾坤

    剛剛開始學習可以先挑選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歷史朝代或歷史事件入手,並進行深入瞭解。隨後繼續拓展,可以先看一些野史,畢竟較為有趣。但隨後一定要閱讀正史,避免頭腦中被野史充斥。

  • 8 # 曾楊清評論

    不僅僅是學歷史,不論是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一個無比重要卻沒人重視的規律:千萬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制定一個過高的目標!

    第一,一定要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地方著手,慢慢培養自己的興趣。

    學習中國古代史更是如此,不要一開始就把那些專業書籍拿出來啃。這樣用不了幾天,你就沒興趣了。

    一定要選擇幾本趣味性強,通俗易懂,但是史料考證嚴謹的歷史類讀本。最好選擇歷史學大家寫作的讀本。我在這裡向題主推薦幾本類似的。

    比如《帝國政界往事》和《顯微鏡下的大明》,前者是著名歷史學者的著作,考證嚴謹,史料豐富,語言生動,從國家經濟,社會等宏觀方面論述。後者是著名作家馬伯庸寫的,經過嚴謹的考證,從底層社會小老百姓的角度出發進行論述。

    第二,逐步深入學習。

    當你讀完這些通俗讀物之後,對歷史有一個比較輪廓性的瞭解,這個時候就可以讀一些比較專業的書了。

    但是還是不能太專業,只能讀一些簡單點的專業書籍。還是要選擇一些著名學者撰寫的書籍,諸如《中國簡史》之類。逐步提高自己的歷史學修養。

    第三,進入專業領域。

    這個時候可以進入更專業一些的領域了。開始閱讀《史記》、《資治通鑑》等史料原文,同時閱讀一些專業性的學術論文,獲取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論。

    第四,多領域研究,專精專精一門

    歷史是非常複雜的學科,要廣泛涉獵地理學,文學,經濟學等學科,用其他學科的知識為工具研究歷史學。同時,要注意不要貪多嚼不爛,專精研究一段歷史,比如晚明史。

  • 9 # 青青菜藍

    學好?看樣子是自學,如果上了這個專業還問什麼呢?自學,最簡單的辦法,搞一份北大古代史專業從大一到大四課程表,對著學,就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司和緬甸有合作專案,1800美金一個月可以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