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聯合防務

    長尾鯊號核潛艇是美國的第十九艘核潛艇,是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的首艇,1958年5月28日開工,1960年7月9日命名下水,1961年8月3日服役,舷號為SSN-593。全長84.9米,最大寬度9.65米,吃水為7.9米,水面輕載排水量為3526噸,正常排水量為3750噸,水下排水量為4310噸。當時,美國建造的全部常規艇和核潛艇的下潛深度均在210米左右,該艇卻一躍增加到396米,這對於提高其與反防潛兵力的對抗能力無疑將具有重要意義。

    1962年7月,長尾鯊號核潛艇到樸次茅斯海軍造船廠進行服役後的第一次修理,1963年3月結束,接著轉入修後試航工作。試航時,該艇共有乘員129人,其中有本艇12名軍官和96名士兵、1名潛艇兵力部的參謀官、3名海軍船廠的軍官和13名文職人員、1名海軍軍械工廠的技術員,另外還有3名承包商代理人。1963年4月10日,它在美國東部科德角沿海330公里的大陸架邊緣處作下潛300米的潛水試驗,伴隨出海的是潛艇救援船“雲雀”號。“雲雀”上設有專用的救援裝置,其中有一個大型的潛水救生鍾,可用來援救在259米深度上的潛艇。

    4月10日該艇在科德角以東200海里威爾金松海溝處進行深潛試驗。當時風速3.5米/秒,試驗海區海面平靜。上午6時23分,“長尾鯊”浮到潛望深度,同“雲雀”進行AN/UQC系統的水下電話通話試驗之後,開始向試驗深度潛航。9時17分,潛艇與“雲雀”號通訊中斷,沉入2560米深的海底,全艇129人無人生還。

    關於“長尾鯊”號沉沒的原因有著種種猜測,但首先可以排除的就是遭到攻擊被擊沉。試驗的地方離美國海岸不遠,且有水面艦只全程陪同,因此可以首先排除來自海面和空中的攻擊。那水下的呢?也不可能。要知道,在沉沒前,“長尾鯊”的下潛深度已經達到了接近300米。且不說當時還沒有多少能下潛到這一深度的作戰潛艇,即使有,當時的潛艇也很難在這個深度正常作戰。300米深度的水壓已經達到了30個大氣壓以上,對於當時的魚雷發射裝置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另外,以當時蘇聯潛艇的靜音水平,也不可能接近到攻擊距離而不被人發現。

    比較符合實際的猜測有兩種。一種可能是由於設計上的缺陷,潛艇內有的管線無法承受300米水深處的壓力,當場破裂,造成艇內大量進水。進入艙室的海水使輸電網路失效且導致潛艇失去動力下沉;另一種可能則是潛艇在水中航渡時,遇到了強烈的內波,將其拖拽至海底,承受不了超極限的壓力而破碎。

    至於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由於“長尾鯊”號已經被壓碎在2560米深的海底,也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了。

  • 2 # 鼎盛飛豹

    遭遇攻擊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長尾鯊”號(SSN-593)核潛艇

    因為當時“長尾鯊”號(SSN-593)核潛艇正在進行深潛測試,測試海域位於馬薩諸塞州科德角東部約350公里處,此處海域也未有遭到攻擊的危險。此外,在水面上還有一艘“雲雀”號(ASR-20)潛艇救援艦,“雲雀”號在“長尾鯊”號整個下潛過程中都和其保持了通訊交流,在通訊的過程中,“長尾鯊”號艦員也未報告遭到相關攻擊。

    從目前公開的情況看,“長尾鯊”號的沉沒原因較為可信的是潛艇壓力殼設計不良導致解體,或是其發動機室內管線破裂導致動力喪失,從而導致事故發生。1964年4月10日,“長尾鯊”號潛艇與“雲雀”號救援艦的通訊記錄,也可對此種推測進行佐證。

    “雲雀”號(ASR-20)潛艇救援艦

    當時的通訊記錄顯示,在“長尾鯊”號潛艇下潛至約100米時,整體狀態還是一切正常;但接近200米時,“長尾鯊”號潛艇報告出現問題,準備進行上浮;之後通訊出現中斷,“雲雀”號救援艦隻能接收到雜音,無法對內容作出判斷;再往後“雲雀”號救援艦接收到低頻率隆隆聲,這意味著推斷“長尾鯊”號潛艇很可能已發生解體。

    在“長尾鯊”號潛艇發生事故後,美海軍曾派出深海探測器進行搜尋,在2600米處的深海發現了碎片殘骸。2013年4月8日,聲學資料專家Bruce Rule 在“《海軍時報》發表文章,對“長尾鯊”號潛艇事故進行了分析。認為事故原因主要是由於核動力裝置的主冷卻泵發生故障,導致反應堆停止工作動力喪失。由於“長尾鯊”號潛艇採用的水櫃系統無法提供足夠的升力,失去動力的潛艇繼續發生下沉,之後在壓力的作用下,潛艇發生解體。

    “長尾鯊”號潛艇沉沒在海底的部件碎片

    “長尾鯊”號潛艇沉沒事件之所以迷霧重重,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還是由於其高度的保密性。“長尾鯊”號是該級攻擊型核潛艇的首艦,設計之初就是為了針對蘇聯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期望能在蘇聯潛艇發起攻擊前,就將對方擊沉。

    為達到這一指標,“長尾鯊”級攻擊型核潛艇,在抗壓殼、骨架等部位使用了HY-80合金,使其潛航深度可達到400米,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潛艇;為保障靜音效果,在渦輪機、馬達等機械裝置上還安裝了減震基座;探測方面則使用了BQQ-2聲吶系統,其中的TB-16拖曳陣列聲吶長達73米。

    綜合來看,“長尾鯊”級攻擊型核潛艇在設計上是有很多進步的,但也正是由於過多使用新技術,為事故發生埋下了隱患,“長尾鯊”號潛艇129名船員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有貂蟬、呂布和蔡文姬,為什麼沒有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