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庫工作者

    消費券對於提振居民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具有積極作用,這首先要歸因於消費的“乘數效應”。根據杭州市貿易局對2009年杭州第一期消費券的跟蹤統計顯示,2041萬元的消費券帶動了4207萬元的消費額,拉動擴大效應為2.06倍,在家電產品上更是高達5.4倍;與旅遊相關的資料同樣表明,截至2009年7月26日,杭州市旅遊委員會共回收旅遊消費券883607張,直接消費總金額達到4605萬元。另外,據抽樣分析,杭州平均每張10元的旅遊消費券可以拉動289.45元的旅遊消費,乘數效應非常明顯。不過,也有分析認為,消費券並非完美無缺,在實踐過程中還要注意四個問題:一是“替代效應”讓消費券難以長久拉動有效需求;二是可能帶來通脹壓力;三是無法改變人們對未來的收入預期;四是帶來財政壓力和市場惰性。實際上,以消費券來促進消費本來就是特殊之舉,是刺激消費的“催化劑”,往往適用於重大危機之時,而不是經常之舉。

  • 2 # 開心養牛

    老百姓其實是不敢花錢,幾個月沒工資,消除疫情對自我們的影響主要還是出口問題,但是疫情暫時消停不了,我們主要是還是要拉動內需,也就是直接補貼企業生產,直接補貼老百姓消費,更低的利率和分期

  • 3 # 永久的贏利

    消費和生產緊密相關,互為辯證關係。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物件、方式、質量和水平,為消費創造動力。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的發展。

    生產是維持經濟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生產就是經濟基礎。生產的過程也需要消費,二者並不矛盾。生產的過程需要生產力,生產力也即代表了人力、物力,生產力的提高就能提高就業率。消費就是把生產出來的東西進行消化、利用。消費的增加就能夠帶動生產的增加,消費的質量提高,就能夠促進新的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力的發展及創新,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就能夠增加就業人口比率。就拿最近很多地方促銷費,發放了各種福利性的消費券來看,這些消費券大部分是用於餐飲,旅遊`住宿、保健等。拿我們熟悉的餐飲來看,出外吃飯消費的人多了,餐飲業生意就會改善,這就需要增加食品及配套產品的需求。糧食、菜類、餐具、環衛產品、運輸物流、租房業就會相應受益。這些物品的生產個人及企業就需要擴大生產,進而受益。在擴大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生產,又解決了就業。更重要的是餐飲業是民生產業,屬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勞動者的技能要求普遍較低,能夠大量吸納就業。尤其在目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餐飲業是保證就業的一個主要行業。貧困地區待業人員和剩餘勞動力到餐飲企業就業是快速脫貧的有效路徑。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餐飲就業人數統計約有二千五百萬人,還沒有計算各配套產業人數。這次疫情造成餐飲業巨大傷害,就業人數急劇減少。

    在疫情影響下,生產和消費雙雙受到巨大影響,目前生產力未產生太大變化,生產潛力完全具備,而消費這次影響更大,需要提升消費來刺激生產,從而影響就業。

  • 4 # 量子意識

    中國經濟一直是所謂三駕馬車:投資、外貿、消費。疫情危機之際,外貿除防疫產品,其他深受影響,而且還將加劇,投資將進一步加大,彌補外貿的一些影響,但有投資回報的投資領域畢竟不同以往了。促進消費,才應該是引領中國走出危機、成為獨立性強些自主性強些的真正經濟強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真正更多落實到國民自身,反過來又進一步促使國內經濟發展,形成良性迴圈。這幾年,不斷的降稅已經在往擴消費上引導了,此次疫情會加快這一程序,未來幾年,消費領域會出現更多的中國品牌的消費品品牌。

  • 5 # 幣圈一歌

    百年未有之疫情對消費經濟產生重大沖擊,主要體現在消費模式升級換代、消費領域重塑變軌、消費心理健康積極等多方面,中國式消費將引領全球經濟恢復新模式。

    消費模式升級換代。疫情衝擊下,中國消費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激發多領域經濟增長點。疫情發生後,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不斷拓展,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費新模式、新理念快速發展。人工智慧、遠端辦公、“網際網路+醫療+藥店”等逆勢發展,資訊消費、防疫用品、衛生健康用品消費顯著增長。中國式消費正在加速自我革新,重塑消費模式、拓展消費領域、創新消費需求將成為中國消費的新常態。繼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中國消費在疫情之下再次啟動升級換代模式。

    消費領域重塑變軌。疫情對服務業、商旅、餐飲、線下零售等多行業造成嚴重衝擊。今年1~2月,餐飲收入大幅下降43.1%,汽車、家電、建築裝飾等大件消費降幅均在30%以上。但同時,部分行業獲得爆發性成長良機,例如大健康、線上教育、數字出版、協同辦公,以及電商、遊戲、音影片等網際網路相關行業。此外,隨著全球疫情危機日趨加劇,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遭到區域性、階段性破壞,傳統高階消費轉為中低端消費,跨境消費轉移至境內消費,中國居民境內自主消費成為擴大內需新主力。

    消費心理健康積極。疫情爆發和蔓延高峰期,消費經濟受到較大沖擊,1~2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中小微企業面臨艱難困境,民眾消費心理隨之出現劇烈波動和變革。根據心理諮詢機構資料,疫情期間諮詢比例是平時的5倍,焦慮、抑鬱、失眠、煩躁等問題激增。與此相對應,社會民眾面對百年疫情危機,對財富、健康、家庭產生全新認識,對飲食健康、醫療保險、衛生習慣、環境保護更加重視,促成中國社會消費觀念呈現整體性健康升級。

  • 6 # 宏看財經

    受疫情影響,短期消費下滑,但沒有改變其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地位。疫情後促進消費,對經濟、就業必然起到積極作用;當然,促進消費根本在於提高居民收入。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加快蔓延,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受疫情的影響和衝擊,很多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為有效抗擊疫情,封城,減少經濟和社群活動,主動隔離成為大多數國家共識,整個世界經濟被按下"暫停鍵“。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發生衰退,世界貿易組織也預測今年全球貨物貿易下滑較大。全球經濟陷入了嚴重的衰退和不振,供應鏈大範圍斷裂,特別是歐美髮達國家,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經營企業,停業的停業、裁員的裁員、破產的破產。國際市場的需求萎縮必然會對中國外貿出口造成衝擊,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不容低估。據海關統計,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進口3.24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983.3億元,減少80.6%。

    需要緊緊依靠國外企業提供配套產品等的企業,正面臨最艱難的時刻,不少企業已經失去了訂單;同時因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前期的外貿訂單被減少或被取消的亦有很多,有些企業生產好的產品只能儲存在倉庫,遲遲不能發貨。

    在疫情的衝擊和影響下,出口的作用大大降低,進口也面臨很大壓力。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幾乎不可能。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及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發揮內需的作用,消費仍要發揮主要拉動作用,透過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沖疫情影響,提振經濟表現,消費將成為後續經濟走勢 的重要影響力量。

    刺激內需 ,促進消費,穩定經濟增長。前提是要確保居民有錢消費,有好的消費環境。當下,要繼續做好疫情防控,讓居民敢於走出家門消費;同時要穩就業,市場復工復產,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重點是要保證居業資金鍊不斷裂且提高居民收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價效比高一點的越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