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靜媛520

    酒宴只是人們對美好的一種慶祝,酒宴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來說說那些本不該辦的酒宴。

    記得大前年的時候,我們村裡的老張家(化名)家裡的老牛,生了一對牛犢,這時候就有人起鬨了,牛生牛犢是喜事,應該擺兩桌子慶祝慶祝。最後下來兩桌子花了二千多,不知道那牛犢以後能收入多少!這不是故事是個真實發生的事。

    還有辦酒宴也沒什麼,關鍵是你辦你的酒宴,帶大夥慶祝一番,這是收禮就有些偏離本意了!現在只要是辦酒宴,就會牽扯到送禮,這個風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顯得有些傷風俗了!

    我個人認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辦個酒宴,慶祝什麼的,依個人能力而定。只要在承受範圍內,也沒什麼。不過不建議什麼酒宴都送禮,看情況來行禮,主家也應該考慮下,有的搞慶祝,就不要收禮了!

  • 2 # 農村小阿堅

    你這個親戚的價值觀如果我們認為有問題,那麼可能也有人覺得沒問題,所以或對或錯,丟人或不丟人不重要,咱們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覺得太頻繁,不想總是去的話,藉故推脫一兩次也行,話說回來,他都好意思辦了,咱也能好意思不去,是不?

  • 3 # HP涵

    我感覺這和丟不丟人沒有關係,人家請客咱想去就去,不想去也可以不去沒有啥大不了了,都是自己親戚了,大家都知道對方的性格,沒有必要想那麼多,做好自己就行,丟人也是丟他的人跟咱也沒有關係,不是嗎

  • 4 # 黑馬電商

    感謝邀請,我是三熊小短劇。早些天我們過了臘八節,臘八節的到來也就預示著我們距離春節也就不遠了。不論是小孩還是在外打工的農民,對於過春節都是有一定的嚮往之情的。小孩喜歡過春節,是因為他們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東西,穿上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可以拿到壓歲錢。而在外打工的農民,一年裡面很少可以回家,因此他們更加期盼著過年和家人團聚。

    回到家裡和家人團聚說說話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還有一件事事情也是讓農民擺脫不了的。那就是參加酒席、應酬。尤其是在過年的這段時間裡,很多農民都會從城市回來,農村講究的是熱鬧,農民也就會趁著人多來舉辦酒席。家裡遇到了喜事,辦個酒席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農村中這四種酒席,純粹就是為了收禮錢,很多農民都不想參加,可是又無可奈何,你遇到過哪幾種?

    第一種:喬遷宴

    在農村中,農民都有好幾套房子。如果農民因為喬遷而辦酒席,那就有點太小題大做了。因為喬遷宴不止一個,再新房子蓋好了以後,農民就要開始置辦建好新房子的宴席。在農民搬家之前,農民又要舉辦開財門的宴席。等到農民正是入住新房子了,又要舉辦喬遷宴。甚至有的人,把自己家的住房從一樓搬到了二樓,也要置辦個喬遷宴,有點想不明白。一個房屋一連舉辦兩三個宴席,明眼人都知道這家主人就是為了收禮錢。

    第二種:升學宴

    農村孩子考上大學,的確是一件值得讓人開心的事情。農民可以帶上自己的孩子出去旅遊,以此來獎勵自己的孩子。可是有的農民,偏偏就要擺上十幾桌的宴席來慶祝,說著是慶祝,但是就是為了收禮錢來給孩子上學。畢竟在農村地區,想要給小孩交學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費少說也得一兩萬。因此,農民就會想要用擺酒席的方式來湊孩子的學費。

    第三種:升官宴

    升職升官,這是作為一個有工作的人十分盼望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升官升職的時候,但是如果遇到這個時候就舉辦酒席來慶祝,那未免有點太過誇張了。況且,一般舉辦升官宴的只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炫耀自己升官了,告訴其他人自己馬上就會發達了;二則是為了收取大家的禮錢。

    第四種: 孩子週歲酒

    在農村地區,給孩子擺滿月的酒席,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但是在有的地區,農民會給孩子辦週歲的酒席。孩子滿月辦酒席是為了慶祝新生命的到來,可是孩子滿週歲了還要辦酒席,那不就是為了賺錢嗎?難道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兩歲三歲,每年都要辦酒席嗎?

    農民回家過年是帶著美好的心情回家的,而這些過多的就是卻破壞了農民的心情。如果農民大肆舉辦這樣的酒席來賺錢,那麼想要回家過年的農民也就會少了。這幾種酒席,你有沒有遇到過呢?

  • 5 # 客家啊林

    如果說是為了份子錢的話真丟人了,辦大事請親戚朋友都是人之常情,你請了人家一般的都會來,除非有事,來了也會隨禮,隨多少也沒個準,多數是近親隨得多,疏親隨得少

  • 6 # 盟巨無聊人士

    呵呵,專門辦酒席收錢,你還次次去,你不是有求人家就是有把柄在他手裡,當然像結婚,孩子滿月滿周,老人做壽這種喜事大家開心,正常的

  • 7 #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現在的宴請,一個是範圍無限擴大,凡是認識的,不管關係好壞,都在請客之列,讓人自顧不暇。一個是宴請的事由增多,只要沾一點喜,比如母豬下崽,公狗搭圈成功。帶一點憂,孩子蹭著了,岳父岳母病死了,都要請客。當然飯不是白吃的,少則一二百,多則一兩千,讓人辛辛苦苦掙的工資,不夠份子錢。

    你的農村親戚每年辦兩次大事,必然事出有因,有一定的說法的。不去吧,對不住人,去吧,保不住錢。讓你左右為難,無所適從。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以請客為幌子,從中獲利的。這種風氣雖然不能助長,但礙於情面的關係,又不能明著抵制。只能用軟辦法磨了。

    一是物價上漲禮金不長。隨著物價上漲,招待成本肯定會上長。但不管物業價長到什麼程度,禮金始終不長。等到他的招待成本相平或高於禮金時,他就不再招麻煩請客了。

    二是去的人要多。每次上一二百,去四五個人,把禮金吃回來,甚至超吃一部分。他如果感到入不敷出,就不會再請客了。

    三是要。吃飽喝足後,要兩盒煙,要兩瓶酒。說是沾喜氣,就是撈成本。讓你不能獲大利。

    當然,做這些,是需要臉面和勇氣的。但是,他們都不顧臉了,你還給他們留什麼臉面呢?

  • 8 # 吹皺滿塘水

    在湖北恩施有這樣的風氣,請吃無事酒!就是別人家總有事讓親戚朋友出份子錢,我就找個理由也請一次,把份子錢賺回來。請客的理由五花八門,家裡換了一扇門、貓生小貓了、買了小豬等等,讓你啼笑皆非。

  • 9 # 好朋友心想事成589

    這個並不丟人,如果是我人家既然在辦事的時候叫我,說明人家拿我當一家人,總比那些不把我當家人或我一出事就躲的遠遠的人強,所以不管出多少份子錢我都會去

  • 10 # 老蔣1834960

    無事酒,我認為不屬於禮尚往來,我認為有詐騙的嫌疑。建議國家立法把無端以請客收取禮金的行為定為詐騙犯罪,看還有人趕不趕請無事酒,收禮金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中國畫用明暗技法表現,還算是中國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