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編輯泰和儲存完好的古建築有古塔25座、古橋35座、古祠518棟、牌坊37座、古廟17座。有古文化遺址10餘處、古墓7處。白口城遺址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已確定為廬陵縣治;快閣始建於唐乾符元年,被錄入《中國名勝詞典》,因北宋黃庭堅任泰和縣令期間作《登快閣》詩而聞名遐邇,黃庭堅、陸游、文天祥、楊萬里等文人騷客都曾親臨遊覽題詠;建於後唐的槎灘陂,為當時江西水利之冠,至今仍在發揮灌溉效益。“紅色”方面,泰和是革命老區之一,革命勝蹟遍佈泰和縣各地,白雲山戰鬥指揮所、老營盤革命烈士紀念碑、馬家洲集中營、三十都秋收暴動動員大會舊址等,讓人心馳神往。白口城遺址白口城春秋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在縣城西南郊贛江大橋南岸,東靠贛江大橋引橋和319國道,北臨贛江,城址分內城和外城,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經考古勘探、發掘表明,它是我省目前發現儲存最好、面積最大、文化堆積最厚的一座漢~晉時期的城址,說明遠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這裡就已成為江南的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廬陵文化的發祥地。2006年6月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快閣快閣座落在縣城東隅泰和中學內。始建於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舊名慈氏閣,北宋初知縣沈遵更名快閣。快閣歷經四次兵火六次重修五次重建。1973年,快閣被龍捲風摧毀,1984年重建,但未能竣工。佔地約1225平方米(比原擴大2倍),通高約24米(比原加高4米)。為我縣西昌八景之一。它為研究古建藝術及泰和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快閣(2張)望仙橋望仙橋,又名迎仙橋,座落在縣城東門快閣東面“望仙門”下。據傳晉代王子瑤、唐代匡智叔侄在東面王山成仙,站在橋上可望見此山而得名。橋東西向,橫跨護城河,為隋唐至清代東達吉州,西至龍泉(萬安、遂川)的必經橋。北宋熙寧間(公元1068~1077年)本縣蕭平野重建,清康熙、乾隆間修。橋單孔單拱,粉紅石並列錯縫砌成,長8.30米,寬3.33米,高3米,橋面鋪青條石。它的儲存有助於古建技藝和橋樑的研究。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十八排十八排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水槎鄉新橋村境內,因沿山邊有18條橫排(山路),故此得名“十八排”,十八排上山峰林立,延綿起伏,風光秀麗,海撥1176米,為全縣最高峰,與興國縣接壤,森林覆蓋率達95%。有“天然氧吧”之稱。省重點工程山地風電“能源谷”專案就建在“十八排”山脊上,完工後的“十八排”已經成為新橋村的重點旅遊景點。泰和天湖山泰和天湖山位於水槎鄉西陽畲族村,海拔1152米,是全縣第二高峰,其植被呈三個層次分佈:山頂是萬畝高山草甸,平緩起伏,鬱鬱蔥蔥,如蒙古草原,與山腰的茂密森林界線分明,景緻奇異,蔚為壯觀。山頂有“天湖”,湖水清澈,一年四季不幹涸,湖邊有座觀音古寺,四季香菸繚繞;山腰有萬畝次原始森林,叢林中怪石嶙峋、飛瀑成群,有“虎頭崖”、“蛤蟆石”、“觀景臺”、“將軍石”、“取經回頭石”、“童子拜觀音”、“鷹嘴石”等,天然造化,栩栩如生,有“歷古潭”、“三疊泉”、“玉帶飛虹”等瀑布,或汩汩流淌,或湍急奔流,還有50多種珍稀樹木,如:樹枝全部向一個方向生長,且像一隻只托起的手的“千手觀音樹”、直徑達三尺生於峭壁上的“楠木王”、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銀杏”、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等;山腳是萬畝翠竹、千畝高山茶場,還有幾個歷經千年的古法造紙坊點綴其間。科甲第(明德堂)科甲第(明德堂)座落在萬合鎮梅岡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於宋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始建。該祠堂座北向南,雖經760多年風雨仍儲存良好,它的存在對研究明清的歷史、民俗及建築風格和雕刻藝術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2000年7月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貞節坊貞潔坊座落在橋頭鎮龍洲村。此石牌坊為嚴略三之妻溫氏守節而立。建於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粉紅石石榫串固,四柱支撐而成。全坊四柱三間三簷,平面呈長方形,長4.9米,寬1.4米,高5.5米。坊柱和石匾均浮雕有龍鳳、花卉和人物。雕工精細,線條流暢,形態逼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穩重壯觀之感。其製作工藝和裝璜藝術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古老的民族建築技藝和雕刻藝術,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資料。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金山嶺遺址金山嶺遺址座落在螺溪鎮黃洲村委槎源村南約200米的丘陵中,南臨禾水河。因燒窯取土,地下的古代遺物都暴露在地面上,採集有殘石刀、陶鼎(鬲)足及方格紋、米字紋陶片。經考古鑑定,屬戰國遺址。它為證史、補史提供了實物資料。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不調禪師墓塔不調禪師墓塔座落在水槎鄉西陽山黃龍坪上,座北朝南,外呈饅頭形堆,封土高約10米,直徑20米。在唐後期調公自桐城(安徽)來水槎西陽山,三年後募捐建“寶藏寺”,轄腳庵108座。甲申調公歿,戊子兵亂,寺盡焚,“黃龍坪”調公墓塔仍在,後人為紀念他,山下二村取名為黃龍村和寶藏寺。其墓於1982年被挖開三層,地下墓塔呈八角形,下存幾層不祥。它為考證我縣的佛教史提供了佐證。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府山城遺址府山城遺址座落在沙村鎮學士裡山上。東連319國道和丘陵,西、南臨雲亭河,土城,為南朝(陳)築,“陳置隋廢”(縣誌載)。土城中暴露的古代遺物有石鏟(殘)和回字紋、雲雷紋等陶片。經考古鑑定,屬西周遺址,其面積約3萬多平方米。它證實泰和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1984年公佈為到縣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編輯泰和儲存完好的古建築有古塔25座、古橋35座、古祠518棟、牌坊37座、古廟17座。有古文化遺址10餘處、古墓7處。白口城遺址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已確定為廬陵縣治;快閣始建於唐乾符元年,被錄入《中國名勝詞典》,因北宋黃庭堅任泰和縣令期間作《登快閣》詩而聞名遐邇,黃庭堅、陸游、文天祥、楊萬里等文人騷客都曾親臨遊覽題詠;建於後唐的槎灘陂,為當時江西水利之冠,至今仍在發揮灌溉效益。“紅色”方面,泰和是革命老區之一,革命勝蹟遍佈泰和縣各地,白雲山戰鬥指揮所、老營盤革命烈士紀念碑、馬家洲集中營、三十都秋收暴動動員大會舊址等,讓人心馳神往。白口城遺址白口城春秋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在縣城西南郊贛江大橋南岸,東靠贛江大橋引橋和319國道,北臨贛江,城址分內城和外城,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經考古勘探、發掘表明,它是我省目前發現儲存最好、面積最大、文化堆積最厚的一座漢~晉時期的城址,說明遠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這裡就已成為江南的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廬陵文化的發祥地。2006年6月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快閣快閣座落在縣城東隅泰和中學內。始建於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舊名慈氏閣,北宋初知縣沈遵更名快閣。快閣歷經四次兵火六次重修五次重建。1973年,快閣被龍捲風摧毀,1984年重建,但未能竣工。佔地約1225平方米(比原擴大2倍),通高約24米(比原加高4米)。為我縣西昌八景之一。它為研究古建藝術及泰和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快閣(2張)望仙橋望仙橋,又名迎仙橋,座落在縣城東門快閣東面“望仙門”下。據傳晉代王子瑤、唐代匡智叔侄在東面王山成仙,站在橋上可望見此山而得名。橋東西向,橫跨護城河,為隋唐至清代東達吉州,西至龍泉(萬安、遂川)的必經橋。北宋熙寧間(公元1068~1077年)本縣蕭平野重建,清康熙、乾隆間修。橋單孔單拱,粉紅石並列錯縫砌成,長8.30米,寬3.33米,高3米,橋面鋪青條石。它的儲存有助於古建技藝和橋樑的研究。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十八排十八排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水槎鄉新橋村境內,因沿山邊有18條橫排(山路),故此得名“十八排”,十八排上山峰林立,延綿起伏,風光秀麗,海撥1176米,為全縣最高峰,與興國縣接壤,森林覆蓋率達95%。有“天然氧吧”之稱。省重點工程山地風電“能源谷”專案就建在“十八排”山脊上,完工後的“十八排”已經成為新橋村的重點旅遊景點。泰和天湖山泰和天湖山位於水槎鄉西陽畲族村,海拔1152米,是全縣第二高峰,其植被呈三個層次分佈:山頂是萬畝高山草甸,平緩起伏,鬱鬱蔥蔥,如蒙古草原,與山腰的茂密森林界線分明,景緻奇異,蔚為壯觀。山頂有“天湖”,湖水清澈,一年四季不幹涸,湖邊有座觀音古寺,四季香菸繚繞;山腰有萬畝次原始森林,叢林中怪石嶙峋、飛瀑成群,有“虎頭崖”、“蛤蟆石”、“觀景臺”、“將軍石”、“取經回頭石”、“童子拜觀音”、“鷹嘴石”等,天然造化,栩栩如生,有“歷古潭”、“三疊泉”、“玉帶飛虹”等瀑布,或汩汩流淌,或湍急奔流,還有50多種珍稀樹木,如:樹枝全部向一個方向生長,且像一隻只托起的手的“千手觀音樹”、直徑達三尺生於峭壁上的“楠木王”、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銀杏”、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等;山腳是萬畝翠竹、千畝高山茶場,還有幾個歷經千年的古法造紙坊點綴其間。科甲第(明德堂)科甲第(明德堂)座落在萬合鎮梅岡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於宋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始建。該祠堂座北向南,雖經760多年風雨仍儲存良好,它的存在對研究明清的歷史、民俗及建築風格和雕刻藝術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2000年7月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貞節坊貞潔坊座落在橋頭鎮龍洲村。此石牌坊為嚴略三之妻溫氏守節而立。建於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粉紅石石榫串固,四柱支撐而成。全坊四柱三間三簷,平面呈長方形,長4.9米,寬1.4米,高5.5米。坊柱和石匾均浮雕有龍鳳、花卉和人物。雕工精細,線條流暢,形態逼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穩重壯觀之感。其製作工藝和裝璜藝術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古老的民族建築技藝和雕刻藝術,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資料。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金山嶺遺址金山嶺遺址座落在螺溪鎮黃洲村委槎源村南約200米的丘陵中,南臨禾水河。因燒窯取土,地下的古代遺物都暴露在地面上,採集有殘石刀、陶鼎(鬲)足及方格紋、米字紋陶片。經考古鑑定,屬戰國遺址。它為證史、補史提供了實物資料。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不調禪師墓塔不調禪師墓塔座落在水槎鄉西陽山黃龍坪上,座北朝南,外呈饅頭形堆,封土高約10米,直徑20米。在唐後期調公自桐城(安徽)來水槎西陽山,三年後募捐建“寶藏寺”,轄腳庵108座。甲申調公歿,戊子兵亂,寺盡焚,“黃龍坪”調公墓塔仍在,後人為紀念他,山下二村取名為黃龍村和寶藏寺。其墓於1982年被挖開三層,地下墓塔呈八角形,下存幾層不祥。它為考證我縣的佛教史提供了佐證。1984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府山城遺址府山城遺址座落在沙村鎮學士裡山上。東連319國道和丘陵,西、南臨雲亭河,土城,為南朝(陳)築,“陳置隋廢”(縣誌載)。土城中暴露的古代遺物有石鏟(殘)和回字紋、雲雷紋等陶片。經考古鑑定,屬西周遺址,其面積約3萬多平方米。它證實泰和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1984年公佈為到縣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