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間清溪
-
2 # 老生說教
中考高考後,孩子們開始離家住校,家長們,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長們,一般都會感覺迷惘。
迷惘在行為上表現為無所適從。既不想說話又不想做事,東站站西走走,做起事來遲緩,丟東忘西。有時候坐在那裡發呆,精神恍惚,思想不集中,甚至還會出現憂鬱狀態。
迷惘的產生源於心理的失落。當孩子在家時,家裡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那怕是因生活瑣事整天吵個不停,甚至被氣得追著打罵,但心理卻感覺到充實。而當孩子走後,本來已經習慣的氛圍卻消失了,心裡的充實感如同一下被清了倉,難免就會出現孤寂,迷惘而不知所措。
有一老教師,幹了一輩子,整天煩透了學生的吵鬧,天天想退休,可退休後的第二天就因內心的失落和迷惘,竟又迷迷糊糊、不知不覺的走到了學校。
有個理論叫“鯰魚效應”。一個池塘裡,如果有條鯰魚,就會因鯰魚的攪動而激活了其他魚的生活環境。這個理論不僅適合企業的發展,同樣也適合家庭氛圍的營造。孩子就是那條鯰魚,孩子的“離巢”會讓本來熱鬧的家變得死氣沉沉。
因孩子“離巢”住校而產生的迷惘,會因年齡和工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年輕家長因工作繁忙會輕些,年老家長因工作清閒會重些。但對此都不要大驚小怪,這樣的迷惘只會是短暫的,會因時間的變化而逐漸消失。
失落是因孩子的離開,迷惘是因心理的落差。工作是緩解迷惘的途徑,時間是解除迷惘的良藥。
-
3 # 農業百曉生
做為家長都有望子成龍之心,從小就開始送到學校精心培養,希望長大後學有所成,出人頭地,孩子考上學校,雖不能與舊社會的中舉相比,但也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家長們都是高興不已,沒有感到迷惘,都是上超市給孩子買衣服及日常用品,都是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要求孩子去了以後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好好學習
其實好多學校為提高教學質量,從一年級就開始住校,實行封閉管理,一個星期回一次家,有的則是兩個星期回一次家,這已經成為習慣,所以孩子如考上大專,院校只有高興的份兒,不會感到迷惘。
回覆列表
每年的中考、高考過後,孩子們紛紛離“巢”,告別溫暖舒適的小窩,開始體驗住校過集體生活。有的高中階段就開始住校,每週或每月才能回家一次;有的大學期間住校,一般每學期回家一次,甚至要更久。於是家長們戲謔自己這就成了“空巢老人”,感覺忽然多出一大把自由時光,甚至有的感覺心裡空落難耐。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們這種感覺尤為強烈。
不知友友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你們又是如何“賦閒”打發這貌似一下子多出的時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