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參習處
-
2 # 靜一號普洱茶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種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25個土語。
彝族主要分佈在滇、川、黔、桂四省(區)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主要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
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地區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許多不同的他稱和自稱,主要的他稱有"夷"、"黑彝"、"白彝"、"紅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稱中,雲南昭通、武定、祿勸、彌勒、石屏,四川大、小涼山的彝族自稱"諾蘇"、"納蘇"、"聶蘇",這部分彝族約佔總人口的1/2。雲南哀牢山、無量山及開遠、文山、馬關一帶的彝族自稱"密撒(潑)"、"臘蘇(潑)"、"濮拉潑"、"尼濮"等。貴州的彝族自稱"糯蘇"、"納"、"諾"、"聶"等。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民族識別,按照廣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願,以鼎彝之"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
彝族的來源眾說紛紜,主要有北來說、南來說、東來說和雲南土著說等,學術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北來說。據漢文和彝文歷史資料記載,彝族先民與分佈於西部的古羌人有著密切的關係,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大約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兩個區域。在這些地區居住著稱為"邛都"、"昆明"、"勞浸""靡莫"和"滇"等從事農業或遊牧的部落。根據彝族的歷史傳說,其祖先在遠古時代居住在"邛之滷",後來才南下到"諾以"、"曲以"兩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寧河流域)。
大約在公元3世紀以後,彝族的先民已經從安寧河流域、金沙江兩岸、雲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漸擴充套件到滇東北、滇南、黔西北及廣西西北部。由於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後,曾不斷與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後裔就有許多成為了今天的彝族。貴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許多關於"濮變彝"的記載。同時,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區,又分佈著彝語支的其他許多部落。因此,彝族在歷史上的名稱十分複雜。
大約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經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據彝文典籍記載,
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個兒子,這6個兒子就是彝族尊稱的"六祖"。"六祖"為武、乍、布、默、糯、恆六個支系的祖先。根據貴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傳的父子連名譜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歷傳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約為戰國初期人。六祖分支標誌著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聯盟階段。
大約在公元前二、三世紀,居住在雲南滇池周圍的彝族先民已開始進入階級社會。漢初,在滇池地區(原"滇國"領域)設益州郡,彝族先民為"滇王"所統治。公元8世紀,在雲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地方政權,史稱"六詔"(六王)。其中"蒙舍詔"的首領皮羅閣在783年統一"六詔",建立了以彝族為主體,包括白、納西等族在內的"南詔"奴隸制政權,並由唐朝冊封為"雲南王"。同一時期,在貴州彝族地區也出現了"羅甸"等政權,總稱為"羅氏鬼主"。
公元937年,封建制的"大理政權"取代了由於奴隸和農民起義而崩潰的"南詔",從此,雲南彝區開始走向封建制。13世紀後,"大理"、"羅甸"相繼被元朝征服,並在這些地區設定路、府、州、縣和宣慰司。元末,雲南許多彝族地區封建地主經濟迅速發展,但在一些地區領主經濟和奴隸制殘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明代,在彝族地區兼設流官、土流兼治和土官三種官職,對彝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了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清代實行"改土歸流",加強了對彝族地區的直接統治,從而使大多數彝族地區的領主經濟解體,封建地主經濟進一步發展。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廣大的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難,鴉片在彝區大肆氾濫。涼山彝族奴隸主利用鴉片換得大批槍支、白銀,有了槍支,他們又進一步向四周擴充套件勢力,擄掠各族人民為奴隸。由於有了槍支,彝族內部的冤家械鬥日益頻繁,使廣大彝族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許多彝族被迫背井離鄉,向安寧河以西至麗江地區遷移。
為反抗剝削壓迫,彝族人民在歷史上進行過多次英勇抗爭。特別是近代,彝族人民的反抗鬥爭匯入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的洪流。清咸豐年間哀牢山彝族李文學領導的起義聲勢浩大,影響深遠,堅持鬥爭達23年之久(1853--1876年)。19世紀末,金平、元陽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曾多次聯合反抗入侵中國邊疆地區的法國侵略者。滇南的彝、漢各族人民,曾多次反對法國侵略者修築滇越鐵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蒙自爆發了彝民楊自元帶頭火燒法國"海關"的事件。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中,許多彝族志士參加了推翻帝制的鬥爭。1913年至1916年間,在涼山州的冕寧、越雟一帶爆發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隸制度的大起義。由於起義的高潮在1914年,這一年為彝歷的虎年(彝語稱虎為拉,稱年為庫),故史稱"拉庫起義"。
1927年,蒙自縣五六百漢、彝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提出了土地革命的口號,並在山區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35年至1936年,紅軍一、二方面軍兩次經過彝區,在滇東北、滇北和涼山彝區宣傳民族政策,受到廣大彝族人民的擁護,許多彝族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在冕寧,紅軍打開了監獄,放出了"坐質換班"的彝民。冕寧拖烏彝族果基家頭人小約旦在黨的民族政策感召下,與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按照彝族的傳統習俗在冕寧彝海結盟,使得紅軍順利通過了彝區,取得了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勝利。劉伯承還將"中國夷民紅軍沽雞(即果基)支隊"的紅旗授予小約丹,鼓勵他們組織游擊隊反抗國民黨統治。紅軍播下的革命火種在彝區廣泛傳播,人們懷著對紅軍的敬意和思念,珍藏著紅軍留下的紅旗、用過的物品,許多彝族還將這一年出生的兒女用紅軍來命名,如"紅軍惹"、"紅軍嫫"。
在解放戰爭中,路南圭山和彌勒西山彝族在黨的領導下,建立了遊擊武裝和革命根據地,同國民黨軍隊進行了英勇的鬥爭。滇南、滇東北、滇西和涼山等地的彝族與其它民族人民也建立了游擊隊,為配合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順利進軍,解放上述地區作出了貢獻,許多彝族人民的優秀兒女在革命鬥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
-
3 # 平凡阿偉
彝族先民認為,人死有三個靈魂,一個靈魂赴陰曹地府,一個靈魂迴歸祖先發祥地,一個靈魂守墳頭,保佑子孫後代。
2.為什麼稱為彝族?
彝族,古代被稱為“夷族”。彝族,原稱“夷族”,其名源於漢史記載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
-
4 # 霸王別車
彝族作為中國55個少數民族其中之一,自古世居西南(雲貴川)總人口900多萬,人口總數排少數民族第六。有著獨立的服飾、文字和悠久的歷史。由來也是眾說紛紜。
彝族同樣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屬於古羌族南下的分支。經過人類不同階段的發展而變成現今的彝族。彝族當中也分黑彝、白彝和花腰彝,黑彝是彝族中的貴族,跟白彝互不通婚,而花腰彝只有雲南紅河州有。新中國建立以前因為名族之間的歧視曾稱彝族為夷或倮倮,建國後毛主席給改成了彝。
-
5 # 長安城不良人
彝族的來源眾說紛紜,主要有北來說、南來說、東來說和雲南土著說等,學術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北來說。據漢文和彝文歷史資料記載,彝族先民與分佈於西部的古羌人有著密切的關係,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大約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兩個區域。在這些地區居住著稱為"邛都"、"昆明"、"勞浸""靡莫"和"滇"等從事農業或遊牧的部落。根據彝族的歷史傳說,其祖先在遠古時代居住在"邛之滷",後來才南下到"諾以"、"曲以"兩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寧河流域)。
大約在公元3世紀以後,彝族的先民已經從安寧河流域、金沙江兩岸、雲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漸擴充套件到滇東北、滇南、黔西北及廣西西北部。由於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後,曾不斷與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後裔就有許多成為了今天的彝族。貴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許多關於"濮變彝"的記載。同時,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區,又分佈著彝語支的其他許多部落。因此,彝族在歷史上的名稱十分複雜。
對了,中國現在的彝族並不是一開始就叫這個名字的.這個名字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毛澤東主席提出來修改的.彝族以前的名字叫做“倮倮”和“夷人”,而他們自己則稱呼自己為羅倮,羅倮兩個字的意思是很好的,在他們的民族語言中,這兩個字一個代表龍,一個代表虎,都是非常迅猛的生物,這也表達了彝族人渴望強大,和勇敢的特徵.而且也表達了他們本民族對於自己所屬民族的那種自豪感.由於彝族人數很少,居住的地方又很偏遠,所以它一直以來被蒙了一層神祕的色彩.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務院對各個民族的名稱進行確定,本來要稱呼他們為夷族,但毛主席看見以後,覺得這個字有貶義色彩,而彝字的意義則很好,象徵著富足,所以他們正式改名為彝族。
-
6 # wowoglj
我覺得等印度的民族有很多相像之處,但也不一定,特別是高鼻子深目眼,男的帥,女的漂亮,我覺得古印度移居過來的,首先印度人喜歡裹頭巾,特別是印度這一點也像,錫克教的包頭。裹包頭源於印度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而後古印度原住民族其實是裹著長頭髮一層層盤的,頭髮一直不剪,也許是中東地區為了減少頭皮的水分蒸發。彝族人叫它為天菩薩等,而後像印度的等級種姓制度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如第一為貴族,第二為武士,第三為商人,第四為奴隸,等,彝族也分黑彝為貴族,其次是還有紅彝,最低的奴隸白彝等等,還有印度的家族制度,也是非常的相像,印度人對“老喜喪”的遊街慶祝等,喪葬文化及生死觀都很像,婚嫁等等都像古印度人,還有一點現代基因學說明彝族基因裡最主要是F2基因,而印度古代土著先期達羅毗荼人中F*的比例應該更高,而F2就是F*型別下游裡的一個分支。在中國四川涼山的彝族中F2高達40.6%(26/64),雲南的拉祜族中F2所佔比例也較高。涼山彝族中O2達到25%(16/64),F2和O2構成涼山彝族父系的主要來源。
-
7 # 大漠韌龍
彝族,自古至今,自稱為尼(或靈)。因此基礎上生出許多從語音上相近相似的自稱,如:聶蘇、納蘇丶慄蘇丶諾蘇等。也因為古時候尼和夷的讀音近乎相同,所以漢書中把尼寫作了夷,因此彝族自古被稱為夷族。而夷字在古時並沒有貶義,後可能因民族間的矛盾和仇恨而被加上個蠻字就變了義。
現在的彝字,是解放後新政府領導對彝民的尊重和期望而改之。
回覆列表
彝族主要分為涼山彝族和雲南彝族。還能分得更細,但這兩類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而涼山彝族,又是從雲南彝族中分出來的。但云南也並非是彝族的源生地。因為在彝族再往上追溯,可以算在一個藏緬語族的分支下面。
藏緬語族是一個語言的分類,在這裡只是勉強作為族群的名稱。與藏緬語族相關的是漢語族,兩者共同構成了漢藏語系。
漢藏兩族先民被稱作古羌人——與現代的羌族不是一個概念。古羌人被證實是在距今七千年前到五千年前,開始分化為兩個族群。其中,向東發展的古羌人,與東蒙人融合,構成華夏族。之後華夏族定居中原,形成南蠻北狄東夷中華夏的族群格局。
而華夏族西面的西戎,算是華夏族與其遠親向西的古羌人的中間地帶。這支向西發展的古羌人便是現在的藏緬語族人群。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定居在青藏高原的藏族。
除了在青藏高原定居的藏族外,更多的民族選擇繼續遷徙。他們順著青藏高原南部的橫斷山脈南下,穿過雲南,最遠到達中南半島西北部的伊洛瓦底江河谷平原,取代了原住民孟人,形成了現在的緬甸主體民族緬人。這是公元九世紀中葉。距今不過一千來年。
而他們遷徙的一條重要通道,即被命名為藏彝走廊。以前有本書叫“羌在漢藏間”,我覺得也可以仿照這個說法,說成“彝在藏緬間”。因為從最北端的藏族到最南端的緬族之間,人口最多的民族便是彝族。
我曾經把中國的民族按照宗教、語言、血統,分成了五個大族群。其中便有按照語言關係分類的藏緬語族。彝族居住在藏彝走廊,與藏族、緬族都有親緣關係。
中國的藏緬語族包括:彝、傈僳、哈尼、拉祜、納西、基諾、獨龍、怒、白、藏、羌、門巴、珞巴、景頗、普米、阿昌等一共十六個民族。
彝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第六,人口眾多,內部分類龐雜。這主要也是因為,現在所謂的彝族本就是隨著民族政策人為拼湊的一個民族。
但也可以看做,藏緬族群的南遷,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以至於,各種流落在藏彝走廊上,語言、習俗大致相同的族群都被劃分為彝族。
通過對彝族人群的觀察,也可以看出,當初漢族先民選擇向東遷徙,入主中原。最終不斷凝聚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在地理上的原因。而西遷的古羌人,不論是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在古代生活條件都極其艱苦,不利於發展壯大。也就只能不斷遷徙。最終,形成十多個不同的民族的現象。當然,藏緬語族族群這個說法很不嚴謹,畢竟這是形容語言的,而不能嚴格定義一個族群。但由於沒有太多歷史文字記載,只能勉強這麼描述,讓人容易理解一些。
同樣的,接下來所說的建立南詔的烏蠻,與建立大理國的白蠻,雖說與彝族、白族都有關係,但也不能簡單理解成就是直系祖先——同樣是為了便於理解,不再贅述。
藏族在青藏高原上建立吐蕃王朝,緬族在伊洛瓦底江河谷建立蒲甘王朝。而古蜀國、昆明國,都是彝族先民建立的。隋唐時期的烏蠻(彝族先民)也建立了六詔、南詔等地方勢力。隨後,南詔又被白蠻(白族先民)的大理國取代。彝族先民一部分被迫遷徙到了四川涼山地區。
由於涼山地區相對封閉,彝族的傳統得以比較完整的保留。而云南的彝族則相對漢化的多。比如,直到五十年代,涼山彝族還保持著奴隸制。住在山上的彝族抓山下的漢人做奴隸,住在山下的漢人也不把彝族當人看。雙方彼此蔑視。
這也就引出第二個問題,所謂的彝族的名稱,實際上是蔑稱,也就是漢語中的他稱——“蠻夷”。1956年,在破除舊社會的民族歧視稱期間,彝族派代表進京會見毛主席,毛主席瞭解情況和聽取意見後給出建議,由於“夷族”之稱帶有貶義(蠻夷),便將“夷”改為“彝”,意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絲”、有吃有穿,象徵興旺發達,故把“夷族”改為“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