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肆大財子

    大家好,我是肆童子,作為曾經保險公司的資深社畜,這個問題我最合適來答了,

    工資:目前10K/月,之前幹過兩年保險,那時收入不穩定,平均7k/月。座標:魔都(不是人活的地方);現狀:研究生畢業三年,存款100000+;

    基金定投,總資產41017,總收益12245,定投兩年,年化收益29.8%;個人保險已經買齊,大病小病翹辮子我都不怕。

    下一步目標:努力提升本事(漲工資),回老家買房,存錢娶媳婦!

    下面是魔都底層、資深社畜的理財妙招分享,土豪請繞道~

    人都說:“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自然窮。”不管有錢沒錢,對待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每一分錢,都需要認真對待。而我認真對待我的鈔票的方法很簡單,下面分三點來說:

    第一是記賬!我三年前開始工作就開始了記賬,一直堅持到今天。

    “誒!我錢呢?”——當時的我,真的是震驚中帶著幾分慌張,直到我看到了我當月的消費結構:

    房子是挺舒服,但就是4500一個月,押一付一,還給了1350的中介費。想想自己一個月才能拿到6000塊左右,付租金時有種把我頭都砍下來的感覺。很顯然,不找家裡要錢的話,就我的收入,我沒資格住這房子。於是,新房搬進去半個月我就後悔了,隨後開始了尋找下一個房子,並做好搬家和虧掉押金的準備。

    記賬對於我而言,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提醒我自己錢有沒有花超,有沒有把錢花到不必要的地方,不亂花錢,是理財的第一步

    而且記賬要儘量每一筆都記。我們往往只能憑記憶記住一些大筆的開銷,小筆開銷容易忽視,但它們累積起來,常常會超過你的想象。有段時間我回家總是會到小區門口超市買零食吃,次數很多。一開始我想象它們加起來也不過就是兩三百塊而已,但等我月底看時,這些雜七雜八的錢已經來到了1500的水平!再次驚呆我自己。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忽視小錢,儘量每一筆都記進來。

    第二是省錢!畢業租的那個房子,剛住滿一個月,我就退了。4500的押金說不要就不要,我當時覺得心都碎了,但後來找到的房子證明了這個決定是對的。

    一開始租這麼個房子,主要是剛畢業吧,以為可以開始獨立生活追求詩和遠方了。4500在外環邊邊上租了個整租,離公司賊遠,一個半小時的地鐵通勤!

    但我的賬單提醒了我現實就是現實,掙多少錢,住多大房。

    這次找房子歷經的曲折不少,我就不展開,但可以說結果非常成功,看著自己每月工資多剩下2500,省錢的動力增加不少

    為了更省錢,我開始自己做飯,去便宜的菜市場買菜,每天帶飯到公司吃。而且基本都是去的便宜的菜市場買菜,不去超市買

    基本就是一些家常菜,自己做好吃又健康,也省錢,大概估算了一下,每週末買一次菜,一次100塊就夠夠的了

    上海這物價,100塊只能買到一些基礎的菜,但我也沒虧待自己,偶爾週末也買點小龍蝦,豬排、雞翅等等來做一頓美食犒勞一下辛苦工作的自己。因為這些東西處理起來比較花時間,所以都是安排在週末做。就算加上這些,我一個月的生活費也才花掉700塊左右相比天天在外面幾十塊一頓飯的吃法,真的很省了

    通過這樣的方式,我把原來4500的房子預算拆成了1800左右的住房開銷和700的生活費,每月還能剩下2000塊讓我可以去看看電影,買買水果零食或者乾點別的。

    第三是強制儲蓄!存錢真是個反人性的操作,平時節約用度已經夠艱苦的了,還要存錢,很多人很難堅持下來的。

    但在保險公司時,我每個月能死死存下2000元,現在,我每個月能死死存下5000元。

    怎麼做到的呢?就是工資一發下來,我二話不說,先轉2000到餘額寶(跟著自己的工資和存錢目標調整)。然後再開始對照檢視賬單,對比上月消費等一系列操作。

    俗話講得好:“眼不見心不煩。”雖然每次轉的時候都會表情凝固,小冒虛汗,但就是要告訴自己,這筆錢不存在

    我之所以會選擇直接轉餘額寶。出於幾個原因:一是轉入方便,點幾下就能完成;二是要保證這筆錢的流動性,萬一什麼時候真出個什麼大事兒了呢?可以隨時拿出來。三是我這個錢都是一筆一筆的轉進來,不能存定期,銀行零存整取的利息也比這個低。四是到目前為止還沒見過餘額寶虧損過呢,我只是存錢而已,不虧本就行

    這筆錢之所以這麼死死的存著,是因為作為一個男生,要買房買車、要娶老婆,要養家,要給父母買保險,以後要花錢的地方多了去了,必須得死命存錢!

    而真正能夠存下錢來的方式,就是強制儲蓄,換句話說,強行砍掉一塊,逼自己壓低自己的消費水平和慾望上限。畢竟人還是要未雨綢繆,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自己沒錢的時候,人是慌的,只有存下錢了,才有面對未來的底氣。

    我為什麼會選擇定投指數基金?

    因為定投指數基金相當於買國運

    尤其是寬基指數(成分股較多,行業分佈廣泛,能一定程度反應大盤走勢),能夠較好的分散個別成分股爆雷這種非系統性風險。

    我定投的指數基金,基本是跟蹤這些寬基指數的,就算指數中某個成分股爆雷了,對整個指數的走勢影響也不大,我只需要承擔的是市場行情整體下跌的風險就行

    長期來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指數成分股的業務在發展,指數也必然會跟著漲上去,不會一直下降,也不會一直震盪。

    既然指數一定會漲上去,那我只要在基金便宜的時候(指數處在低位時)買入更多份額,在基金貴時(指數處於高位時)賣出,我就能賺到錢,這就是定投指數基金能夠賺錢的原理

    但本質上,在股票二級市場,投資講究的是選對股票,低買高賣。我雖然購買指數基金,不用選股,但還是需要選擇購買時機。

    我選擇購買時機的方法也比較簡單:

    在選擇購買某隻基金時,我採用了百分位法來確定這支基金是不是處於相對低估的位置——找到一個最近走勢的最低點和最高點,兩點之間確定一個區間。

    然後看當前指數值處於這個區間的哪個位置,

    如果現價在這個區間的30%百分位之下,我會持續定投買入,而且只買入平時定投份額的1倍;

    如果在這個區間的20%以下,我會用平時定投份額的兩倍來買入;如果在區間的10%以下,就相當便宜了,我會用平時定投份額的三倍來買入。

    當指數漲起來時,我也有一個賣出標準:指數值超過這個區間的65%,我會賣出30%的倉位,指數值超過區間的75%時,我會賣出50%的倉位,指數值超過區間的85%時,我就會全部清倉,然後等待下一波定投時機的到來。

    當然,市面上不是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如股權、債權、期權、期貨、外匯、房地產等等。但這些投資渠道要麼專業性太強,要麼資金門檻高、要麼風險過大、要麼需要長久盯盤,對於一個理財小白的我,沒時間、沒精力,沒技術、沒資金,這些都不合適。

    但定投指數基金,我不需要長久盯盤,甚至可以設定自動扣款,我也不需要仔細研究,因為指數基金盯住的是大盤,買指數基金就是買國運,況且指數基金對我這樣的小散來說,沒什麼資金量的要求,多少錢都可以買

    不過我投得少的原因,主要有幾方面:一是我自己工資不多,沒多少餘錢,二是投資這東西,取決於本金、收益和時間,普通人沒有太多本金,就算翻一番,也沒多少錢,不指望靠這個致富。三是我500塊放銀行零存整取,收益看得見頂,所以我把這筆餘錢放在基金,有朝一日大盤漲上去,我就可以翻好幾倍賣出去,只要長期定投,持有的份額夠多,收益自然也不會差。

    所以,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樣的小散,這個投資方法也推薦給你。

    買保險非常重要。像我這種底層社畜,說是理財吧,其實就是收入太低硬生生逼出來的精打細算的本事。雖然我已有一定的儲蓄了,但是我也知道我這樣的人是沒有資格生病的,在老家的父母也沒有資格生病。因為一場大病要花三五十萬,我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抵擋住這樣的風險,以後收入上去了,但也成家了,房貸車貸一家老小的生活都壓在我肩上,責任更大,更不敢生病。

    雖說我現在年輕,但魔都據說是全國睡眠最少的城市,平均睡眠6小時。這樣的加班方式,我不敢保證自己哪天不會躺下。再加上年紀越來越大的父母,他們生病了只能由我來扛,所以我儲蓄的一部分也是為了給他們買保險用的。

    但比較雞賊的是前兩年我是在保險公司幹,作為“圈內人”我也沒買對保險。當時幹了一個月,沒出單,上級主管就讓我自己先買一份,有點業績,好轉正,而且自己買的保險還能拿到自己的佣金,相當於白送。當時我還是太年輕,又窮,為了轉正,就買了個終身壽,一年交800,保額50000塊。後面我出門倒垃圾的時候在樓梯上摔了一跤,去醫院花了快一千,等結賬的時候我才發現,我既沒有五險一金,也沒有可以報銷的商業保險,作為一個賣保險的,我卻連自己的保險都沒搞定。。。 。。

    唉~

    後來出來幹,在肆公子這邊才真正有了比較正確的保險意識,把之前的保險退掉,每個月花300來塊錢,給自己買齊了需要的保險。目前基本的保障已經足夠,並無後顧之憂。

    這份方案,包含了單身成年人必備的三大保險:重疾險、百萬醫療和意外險。重疾險有50萬的保額,萬一哪天我病倒了,賠下來的50萬我計算不上班,也有錢還房貸,不讓銀行把我房子收走了。保到70歲,30年繳費一年3065,最貴,但攤到每個月也就263塊錢。

    百萬醫療險是微醫保·百萬醫療,一年276,生病了最高可以報銷600萬,從此我看病也不怕花錢了。意外險一年298,要是我意外翹辮子了,可以賠我100萬留給爸媽,要是因為意外有個傷筋動骨,醫藥費最高可以給我報銷5萬塊,基本夠了。

    有了這些保險,我一個人在這座城市打拼,就算再難,也感覺有人給我兜底了,整個人活得很有底氣。

    在這裡,也簡單分享一下像我這樣的年輕人買保險的小技巧:正常情況下:作為一個成年人,定期壽險、重疾險、百萬醫療險和意外險必須配齊。

    定期壽險是解決家庭責任延續問題,身故後可以賠付一大筆錢,特別適合有家庭的人用來解決家庭經濟支柱身故後繼續償還房貸車貸、子女教育和老人贍養等問題

    重疾險賠付形式和壽險一樣,得了重大疾病,符合賠付條件,就會賠付一大筆錢,這筆錢可以用來治病,也可以用來補貼看病期間的家用,因為人家庭經濟支柱一旦得大病,同樣無法繼續履行償還房貸,子女教育等家庭責任。

    百萬醫療險是報銷制,最高可以報銷幾百萬,用來解決看不起的病非常合適。

    最好的方式是和重疾險搭配起來購買,因為重疾險保額有限,一筆錢看病了就沒錢養家,養家了就不能看病。百萬醫療險只能報銷,也就是隻管看病費用,不管養家費用,但是報銷額度高,遇到大病看得起。

    一旦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組合購買,遇到大病就可以用百萬醫療險報銷一醫療費,而重疾險則補貼看病期間的家用,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一個家庭的良好運轉。

    意外險則針對特定情況給我們加強保障,它可以保意外身故、意外傷殘和意外醫療。

    如果我們已經買了壽險和醫療險,遇到身故和醫療的地方可以有它們覆蓋,但如果我們因為意外致殘(這個很可能發生),壽險不賠、重疾險不賠、醫療險只是報銷治療費用。

    而我們一旦殘疾,往往意味著這輩子就毀了,意外險的意外傷殘責任就可以在這個時候賠給我們一筆錢,用來作為我們今後生活的保障,所以它也是全面保障不可或缺的一環

    對於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剛出社會或出社會不久,收入不高,身體也好。我的建議是:

    有預算儘早買保險(一是年輕時保險更便宜,二是年輕時身體健康,買保險容易過健康告。)

    2.預算不夠可以不買壽險。(等組建家庭了再買也不遲。)

    3.預算再不夠可以先買一年期的重疾險替代長期的重疾險,一旦預算充足後,要儘快買上,獲得這個長期保障。

    4.如果預算再不夠,至少幾百塊一年的百萬醫療和意外險要買上。但這些只是一年期的保障,要儘快買到重疾險獲得長期保障。

    給自己做足保障,實際上是在給自己留後路,我就是這麼理解買保險的。不然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之前的努力全部付之東流,實在悲催可嘆。所以,在這裡我要真誠的說一句:大家再怎麼拼搏奮鬥,都應該把保險買上。

    其實,講這麼多理財技巧,真的是那種沒錢的狀態下過久了進化出來的精打細算的本事。富人從來不會這麼斤斤計較,整天鑽研怎麼拿到幾塊錢的優惠,怎麼利用更多的信用卡積分。而是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本事和資訊優勢,賺到更多的錢。

    所以,在我工資很低的時候,我沒想過靠投資賺錢發家致富,而是老老實實的存下一筆錢,用來買房也好,用來考證提升學歷也好, 不斷的增加自己的本事,提升自己的工資才是王道

    畢竟,我們去炒股,有賺有虧,三五年的時間股市裡的錢翻幾倍的人鳳毛麟角,但是認真提升本事,工資在三五年的時間翻幾倍倒是有可能的而且一旦上漲,就是穩定的收入,比股市穩定得多。

    最後,本金微小的時候,理財致富是不可能的,努力提升工資才是出路,努力提升工資才能真正過上有品質的生活。希望這些技巧對剛出來工作的你有幫助。

  • 2 # 醜鑑人生by

    我們時常會在生活或生存的面前難以抉擇。不同的人生,對於有品質的生活理解截然不同。曾經有過一個叫我終生難忘的畫面,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大爺為她的老伴兒買了一份甜筒。他默默的看著她吃。不算震撼,但卻足以打動我。隨著年齡的變化,越來越懂得,今生得一人相伴,無論貴賤,二人可攜手砥礪前行,這是莫大的幸福。我並不需要知道買甜筒的錢是哪裡來的,但卻足以改善大娘此時的生活品質,也足以讓老大爺倍感欣慰,同時也讓我羨慕不已。

    說了些許的廢話,莫要見笑。應該說,我們所處的社會有很多足以改變我們生活品質的小技巧,只是我們思維中的惰性致使我們不願發掘罷了。而對於理財而言,其實很簡單,那要看您對於所謂的生活品質有何需求了?小到一個甜筒?大到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購置汽車房子?我想我們老百姓也無外乎這些需求而已。所以,不同的需求自然方式不同。同樣的,作為理財,我們需要明確其投資邏輯,而非投機。

    事實上,我並不建議購買理財產品,一來,目前市場品種繁多,我們無法保證每一個產品都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二來,隨著理財產品市場的盲目擴容,很多不合格的基金以及理財產品都被設計出來,我們在無法保證其發行機構具有安全特性時,是極其容易掉進陷阱的。

    再者,若您對投資有一定的認知,我會建議您去購買國債。其作為目前中國唯一高等級債券,安全性是有絕對保障的。至於股票與期貨,若您沒有高度的認知,還是遠離。期貨與股票市場會使人迷失,雖然我對於股票的投資屬性是給予肯定的,但在您沒有高度認知的情況下,還是遠離。

    應該說,任何不以合理預期為支撐的投機式理財或所謂投資都是具有極高不確定性和非理性的,最後難免虧損的結果。所以理財並非單純的讓您手中的錢升值,而是在您投資之前,有沒有能力可以保證自己不虧損。

  • 3 # 菲兒angle

    對於上班族來說,每天都是忙碌的工作,每月的工資可能不到月底就所剩無幾了。

    而且很多上班族都有拖延症,明明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可是總是想著以後再開始計劃,再開始學,反正這點工資還能湊合的過日子,這樣的想法當然很正常。

    但是,提早理財,錢才能越積越多,不要等到錢越花越少,變成了月光族那就後悔來不及了。

    理財師整理8個理財技巧,堅持2個就擺脫了“月光族”。

    一、人生不能沒有目標

    首先你需要設定自己每一個成長階段的理財目標,我們說的理財目標,並不是指只有理財時才有個目標。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一個目標要達成,不同年齡,上班族如何理財要根據自己的理財目標去一步一步實現。

    比如近期要買房,買車,或者要準備出國等等,但是目標制定要儘可能具體化,詳細步驟,有確切的期限,理財目標最好不要放長線。

    二、堅持每天記賬

    上班族如何理財少不了學會記賬,但是不是說每天都要記,這一點,小編不認為每天記賬是有必要的。

    況且有幾多人能做到,意義大呢還是時間上的犧牲,因為記賬的目的是為了瞭解金錢去向,對物價的敏感,以後在買東西時能有個參照對比。

    另外記賬一方面是為了能明白以後哪方面不管賺多賺少,都要養成記賬的好習慣,除了能清楚的掌握金錢的花費流向,還可以藉此瞭解各項生活費的價格,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未來購物也能貨比三家不吃虧。

    三:學習理財知識

    理財是一種熟練技能,完全可以通過學習得到更大的收穫,學習理論的目的佈置一定要成為高手,而是具備基本的理財判斷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改掉消費惡習

    量入為出,適當消費,理性“剁手”,精打細算,永遠是上班族如何理財最經典的理財規則,改掉消費惡習,開源節流雙向努力,這樣你才有“財”可理。

    五:學會投資自己

    年輕人要懂得並且捨得投資自己,上班族如何理財除了要學會給錢投資,還要給自己投資,因為投資自己,就是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學識、能力、內外兼修。

    投資自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通過自我投資不斷增加自己的價值,是一個回報率最高的理財方法。

    六:短期活期理財

    對於上班族如何理財,考慮到有些上班族已經成家,這裡舉個例子,假如一個家2個人,月收入加起來6000元,除去平常的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開支3000元,那就還剩餘3000元。

    可以將這些剩餘的錢拿來投資,相當於被強制的儲存了,但是不能真的就硬生生的儲存在銀行裡,可以選擇一些有收益不錯。

    七:穩定理財保險

    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購買一些家庭醫療保險、意外保險等備用的基金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一般的家庭都只是把一些暫時閒置不用的錢儲存起來了。

    其實他們可以選擇辦理具有理財功能的銀行卡,將每個月剩餘的錢存入這個賬戶中,這樣每個月強制的儲蓄一點,累積一段時間下來,收入也是非常不錯的。

    八:理錢生錢護錢

    最後,要說的還是保險,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上班族如何理財,只是打理錢,怎麼管錢,生錢,但是,“護錢”也很重要。

    對於比較年輕的上班族家庭,風險的承受能力較強,就可以嘗試一下具有理財功能的保險,這樣既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同時也滿足了小家庭的理財需求。

    小額+定投對於時間不是很充足,但是有固定工資,打算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基金定額定投,就是說在每個月固定的時間,投放固定的資金到指定的賬戶中。

    想要學習更多的理財技巧,

    來這裡,

    聽聽今年那些最skr的節目,

    總有一款適合你,

    速速來pick那一款你的心頭好!

    快來關注看薦精彩專欄的喜馬拉雅FM活動吧!http://suo.nz/4FHNLa

  • 4 # 加盟評論

    理財的收益和生活品質有關係,理財本身和生活品質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因為不少人就算有理財並且通過理財來獲得財務自由但是他也依舊不捨得花錢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當然了生活品質衡量的標準也不一定是通過錢來衡量。

    不是說你花的錢越多,你的生活品質越高,主要還是根據你自己的心態來決定。

    有些人覺得自己生活得很好,不需要花那麼多的錢再去做消費升級。有些人會比較節省,這樣的話他花的錢就不會很多,但是他會獲得很大的滿足感,會覺得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得到太高的生活品質,也不需要去提升,覺得現在就已經很好了,對於他們來說,這種生活品質就已經很高了,生活品質的高和低都是相對的,這樣的問就是怎麼樣去提高理財的收益最大化?可以這樣說。

    那提高理財的收益最大化的話,就是需要你對各種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瞭解,然而理財產品,做穩定型的投資利率在6%到10%就差不多了,有一些比較穩定並且具備一定風險的投資利率在15%左右,超過15%左右的利率,都可以不用考慮,因為這些基本都是騙人的。

    那如果真的想最大化,那只有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去做股票,去做其他的投資才行,因為你就算買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也是將錢投入到別的行業,比如說股票,比如說證券,比如說基金等等,那不如自己去投資自己去投資,賺的更多,對不對?只要提前學好相關的股票知識就可以。

  • 5 # 家富產業與金融

    開源節流,把握好信用、槓桿、現金流三方面你的財富就會越來越多,生活品質也會越好越好。

    下面,我從3個大的方面來講:

    第一、剛參加工作以節流為重中之重。

    一般人剛參加工作,收入只有固定收入這一部分,沒有外快可賺,但請不要沮喪,日子雖然緊吧,但是這個階段可以很好的鍛鍊我們的規劃能力,什麼錢該花?什麼錢應該儲存起來?什麼錢應該用來投資?什麼錢可花可不花?這些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

    a.制定出季度大額支出和月度支出。

    b.儲蓄只需拿出5000—50000元用以應急即可,視個人情況而定。

    c.手裡剩下的錢的50%用來配置30—180天的理財產品。注意,投資有風險要考察好平臺和專案後在進入,給你提幾點注意點,你參考下:

    (1)流動性不好或者看不明白的專案不建議選擇。

    (2)平臺資產狀況要完全公開的,不瞭解的不選擇,避免平臺發生跑路的風險。

    (3)不要因為平臺有擔保就掉以輕心,擔保的平臺和原平臺的關係輕易是不會讓投資者知道的,裡面的水多深你不知道。

    (4)若經驗不足,建議選擇銀行和大平臺如BAT相關的理財產品,道理很簡單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第二、度過這個階段需要多長時間,取決於你的開源能力。

    如果允許建議全面瞭解學習理財品種,各種品種的優缺點,後期在自身能力有保障的前提下選擇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當然前提是你有能力把控伴隨的高風險,比如股票。

    第三、用好你的信用,以信用為槓桿撬動未來的財富。

    金融的三要素:信用、槓桿、現金流。前面兩點主要講的現金流和槓桿,其實當今社會最重要的就是信用。你可以看看你手機中的支付寶、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那些個和信用不沾邊,你再看看目前最火的共享單車,哪裡沒有信用身影?用流水養好你的信用,將來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用你的信用換來金錢,再利用槓桿就可以撬動鉅額財富,當然前提是你要有能匹配鉅額財富的能力。

  • 6 # 雲掌財經

    日常生活中,即使再有錢,也得講究投資理財的技巧,否則很難保證資金不貶值。個人、家庭現金流健康度是決定你生活品質的最重要條件。尤其對於剛入門的理財投資者來說,理財更應注重基本的一些投資技巧。

    首先必須養成記賬和做預算的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記賬,這個看似瑣碎的習慣,卻能幫你瞭解每個月的金錢流向,還可藉此檢視是否產生不必要的花費,讓你省下一筆錢。有時你甚至會因為嫌記賬麻煩而放棄一時的購買慾望。不要因為自己的收入少就不去做這件事情,也不能因為自己的收入多而忽視這件事情。

    記賬和預算是一種手段和方式,目的在於讓自己可以通過規範生活習慣而節省下錢。將更多的資金和時間投入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領域裡深耕,提升自己的議價能力。

    多讀理財相關的書

    儘可能不動存款

    不少朋友總是抱怨存不住錢,收入低其實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存不住。有了點存款就想花掉,旅個遊買個包就揮霍一空,這樣子哪能存得了錢。無論如何不動已有的存款,每個月房貸另外賺,想買什麼再賺,賺不到就不買,務必維持消費額度!

    精買

    買東西重質量不重數量,這是生活品質的關鍵。東西貴點不要緊,貴您才會理性,貴您才會珍惜,一分錢一分貨,大概率來說是對的。所以,不要在手機安裝一堆電商平臺的APP,天天為優惠而去購買,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原則要有,我需要,我才買。

    學會投資,讓錢生錢

    初涉投資領域,風險低的投資產品是首選,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財富是有時間價值的,如果我們不會進行有效地金融投資,現金資產就會被通貨膨脹所侵蝕,所以家庭生活需要理財,要學會讓家庭財富保值增值。

    網際網路理財產品:餘額寶、微眾銀行等金融大鱷推出來的衍生產品,適用於資金出入比較頻繁的群體,安全性高,隨存隨取方便靈活~

    基金定投:基金適合懶人理財,對金融市場不熟悉又不願花時間花精力學習的新手小白。切記定投必須每月投入,否則賺錢理論無法成立。股票市場:股市適合兩種人,一是技術過硬的實力派;二是有內幕訊息的大資金。其他的小散戶還是別去了,牛市趟趟水就好,熊市請遠離。

    適當負債也沒關係

    無債就一定會一身輕嗎?事實上,無債不一定一身輕鬆,有債也不見得是件壞事。適當的負債有利於增加手裡資金的流動性和可利用性。不僅不會增加經濟負擔,在債務利用得當的情況下,有利於提高個人生活品質,還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收入。特別是利率下行的大環境裡,應該把信用卡、白條類產品的賬期用到極限。.

    善於控制投資風險,避免重大的家庭財產損失。

    “股神”沃倫·巴菲特有一句理財箴言:投資理財有兩個法則,一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保住本金是最重要的;二是謹記第一條。要有風險責任意識。投資必定有風險,特別是股票、期貨等投資工具,高收益必定有高風險,投資者要有風險自擔的意識,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善於積累分析投資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在目前股市動盪的環境下,不建議花超過30%的資產去炒股,也不要放槓桿,現在股市不是很好做,要謹慎。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即使收入不高也可以通過理財逐步奔小康哦!

  • 7 # 左眼跳財

    分析盤點自身財務狀況

    首先,制定理財方案前,需要對自身個人的財務情況進行具體現狀,包括每年度的消費支出/收入、是否有赤字等。要知道自己有哪些是必要支出、收入狀況如何、赤字是否能夠改善等,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理財規劃方案。

    其次,制定收支預算時,需要按照量入為出的原則,對月度和年度收支預算進行制定。要了解新的一年,可能有多少收入進賬,同時參考去年的財務狀況,大致確定今年的必要支出,以及大概能存下多少錢,又有多少可以用來投資理財。

    再次,做好本年度收支預算後,還需要明確自己 or 家庭,這一年的理財目標。比如:今年,存款要增加 10 萬、投資理財要獲得 10 % 的收益率等。這樣有了具體的目標,才可以給自己理財的動力,明確努力的方向。

    接下來,就是尋找符合自己需求的理財產品,實現「錢生錢、滾雪球」,實現個人財富增值。

    1. 銀行理財:穩健收益,適當配置

    2017 年,從各種經濟指標來看,國內經濟環境有所改善,保持中高速運營是大概率事件。通脹率不會太高,資金仍然比較寬鬆,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以及網際網路「寶寶」類產品的收益率,依舊維持在較低水平。

    儘管收益率不高,不過,作為穩健類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以及網際網路「寶寶」類產品,依舊可以配置少許,不過佔用過多資金。

    2. 投資股市:有望上漲,期待行情

    整個 2016 年,上證綜指下跌 12%創業板指數下跌27%,滬深總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下跌 2.33 萬億,股民人均虧 4.6 萬,可以說 2016 年中國股市是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現最差的。相比 2016 年,2017 年的股市倒是可以看高一線。

    樓市受政府嚴格調控,大量的熱錢失去投資方向,一部分進入股市博弈,也是順水推舟的事情。同時,近期已經出現經濟環境回暖的現象,企業的利潤有所增長。在業績改善和資金推動下,股市有望走出恢復性上漲行情。

    3. 樓市投資:適合剛需,不宜投資

    受調控政策的打壓,預測 2017 年,樓市依舊不容可觀。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依舊壓力山大,一二線城市的樓市又遭遇嚴格調控,房價很難再像過去幾年那樣大漲,部分樓盤可能還會因為開發商的資金原因而出現降價。顯然,2017 年投資房產,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對剛需者來說,今年反而是買房的好機會。需求端減少、供給端充足,這樣的市場環境,買房的人,議價空間加大,銀行的房貸利率也處於歷史低點, 適合剛需。不過,對於想投資房產的人來說,尋找其他的投資替代品是當務之急。

    4. 投資黃金:避險功能,流動性高

    近幾年,黃金一直萎靡不振,走下跌通道。從保值特性來看,真金白銀,遠比紙幣來的可靠。更何況,黃金的購買,不受管制,二級市場的黃金ETF也從產品設計上做到了購買和持有成本低、流動性高、與國際黃金價格同步。

    雖然特朗普當選之後,美元一路走強,導致金價受壓制。但是黃金也有另外一個特性:避險功能,當發生一些不確定時間時,也就是黑天鵝事件,比如去年的「英國脫歐」,令金價短期出現暴漲,成為人們首選避險理財工具,在這之前買入黃金的人,收益自然也可觀。

    5. P2P 網貸:高收益類,合理購買

    2016 年,對於 P2P 網貸行業來講,是充滿不確定性且比較艱鉅的一年,但,依舊業績滿滿,截至 16 年年底,P2P 網貸行業的平均收益為 10.7%,成交量為 18195.46 億元,是 2015 年同期累計成交量的 2.14 倍。

    2017 年,將是用合規對行業進行洗牌的一年。進入監管後時代,P2P 網貸步入規範發展期,行業將更為健康的前行,對於實體經濟發展、合規平臺運營以及投資人理財環境來講都是利好的。

  • 8 # 集財

    最近聽到一個觀點:人在40歲之前最好不要理財,應集中精力到事業上,因為理財太過於專業了。從理論上說這句話肯定是錯的,因為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可是從實際的情況看,尤其是近一年多的情況看,你若理財,財便離你!因為大家真的不懂理財,而且社會上真的有很多的理財陷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1.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80年代中期,你要是一個萬元戶,你肯定是十里八鄉的牛人。到現在你要是有一萬元,也就只夠買兩個蘋果6S。因為金錢這東西是有時間價值的,尤其是我們國家近些年有點靠超發貨幣提振經濟的動向。人民幣從購買力上貶值的速度要比其它經濟體要快一些。 所以理不理財是沒有選擇的,因為你不理它 ,它肯定是不會理你的。

    2. 理財的重要性

    在英國中學有一門必修課“改善經濟狀況和理財能力”,我們都知道英國是世界上最務實的國家。理財不僅僅是投資那麼簡單,從更多的層面上來說它是一種生活方式。有計劃,有節制,平穩的生活,雖然不一定能帶來完美的生活。但是卻讓生活的基礎也就是物質更加堅實。 如果說愛情不一定跟物質有關,因為物質化的感情不配說是愛情 。那麼家庭的基礎卻肯定是由物質組成的,所以愛護好自已的財產,也就是愛護好自已的家庭!

    學習理財是必修之課!

    可是現實情況是

    3. 你若理財,財便離你

    客觀因素:.社會理財多陷阱:錢本身是無關善惡的,甚至在我看來,錢是精神性的,美好的,可是錢卻客觀的引匯出人性的醜惡。而與錢最為緊密的兩個領域一個政冶一個金融。前者大家都懂,而後者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個親身經歷。 曾經我問過一個資深的金融從業者為什麼要從事這個行業。他說“金融每天跟錢打交道,每天跟有錢人打交道,所以成功的機會大一點。”可是過了一些年之後,我才發現一個金融人士最大的價值就是幫助客戶穩定賺取利潤,可是有這種能力的人與機構並不多,所以大多金融從業者都不會賺到什麼錢。可是他們天天看到錢與有錢人的來來往往,他們也希望得到錢,比普通人慾望更強烈,所以他們的目標就朝向了客戶的錢。而使用的方法無非是:利用人的貪婪和各種慾望!

    分享一個小故事:狐狸走到懸崖邊上,豎了一塊牌子。“沒有勇氣,就永遠不能飛翔!”之後它就每天在懸崖下面吃摔死的雞。其實這個故事是用來形容成功學的,但是我看到之後覺得形容金融行業也挺好。 有人會說,那你呢?我希望自已不是,因為我永遠都不會推銷任何金融產品,我要做的是傳播的是正確的投資理念。當然大家也可以持續觀察,因為投資第一課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人。

    4. 所謂專家天天大談國家財經大事,無百姓實際無關

    每天開啟財經頻道,無非是說股市漲跌或是國家財經大事。而專家們的觀點也是大同小異,可是實際的情況是這些對於個人家庭與理財並沒有實質性幫助。普通居民很難聽到對於個人資產規劃真正有意義的建議與方法。

    5. 每一個理財機構都有自已很明確的立場

    如果你是賣保險的,你只會說保險好,其它都不好,如果你是銀行的,除了銀行理財產品,其它的都是騙子。如果你是證券的,你會說證券產品好,其它的收益太低。因為每家金融機構與人員都會按照自已的利益去分析問題。所謂屁股決定腦袋,道理也就在這裡。普通人得到客觀的建議,也很難信任一家機構與人員。

    6. 理財確實需要一些專業性

    有時我很配服古人的智慧,我想在造字時他們就已經把自已的智慧傳承進去了。財是由“貝”與“才”組成,貝是最古老的錢幣,而才更多的指的是智慧與知識。其實想理好財確實需要一些智慧與知識,但是最難的還是兩個部分:經驗與客服自我的主觀因素。

    理財的主觀難題:

    1.人性的弱點:

    貪婪與慾望,其實在投資理財過程中,很多的事情都不難處理。但是之所以這麼多人上當受騙或是投資結果不理想,都是因為自身的貪婪與慾望。 我是一個歷史愛好者,跟大家舉一個人的例子來說明:陳平,漢代劉邦大謀士與張良齊名。在我看來陳平的功勞比張良更大,而其一生史記的評價是善於奇謀。其實說白了就是會三招:用金錢收買人,用女色誘惑人,外加一招挑撥離間!他一生的計謀都是利用人性的弱點。可能是因為這個人一生也是多才而品行不端吧,所以用的招都是損招,但是效果卻是出奇的好。 而現代理財中,很多金融騙子機構都會招大量的美女帥哥來接近投資者,然後通過高收益利誘,最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古往今來,各行各業的騙子,上到廟堂,下到市井,套路都是一樣的。 所以一個人在理財的過程中,因為事關自已的切身利益。而難於刻服自身的弱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2.投資理財相關的習慣不好

    人的行為有98%是出於習慣,而投資理財也是一樣的。很多人在投資理財過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投資理財第一步就是有計劃與節制的消費,試想一下如果一點存款都沒有,何談理財呢?所以投資理財習慣很重要,家裡有小朋友的小夥伴從小就要培養其良好的理財習慣(我的上一篇有相關具體論述)。

    3.思維方法有問題

    其實最近我看到很多關於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的論述,在我這個長期接觸富人也接觸窮人的證券從業者看來,其中絕大多數話都是屁話。神化富人,貶低普通人而已。

    一.處境差別:當一個人在沙漠抱著一塊金子卻快要渴死時,一個人給他一杯水讓換他的金子時,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會換,這和窮富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跟處境相關。在我接觸到的人中,很多窮人在很多時候由於月光或是當房奴,其生活缺乏迴轉的餘地而不敢看冒險或是過於冒險。為什麼這樣說:房奴永遠不敢失業,不敢創業,如果三十年房貸意味著其三十年無論碰到什麼機會,他大概率的可能性都是在原地不動。 而金融行業的騙子大多都是起初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而極度渴望財富。所以就低價的出賣了自已的靈魂。 屁股決定腦袋,絕對是真理!投資理財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不要讓自已的屁股坐在沒有辦法用腦的位子上。

    二.對於金錢缺乏本質上的認識:這個社會當然存在大量的富人只不過是靠關係,背景與權利。甚至用馬祖師爺的話來說:資本的積累是血與淚的積累!所以在當今社會仇富是很正常的現象,鍵盤俠到處都是。可是問題的實質不在這裡,是不是有錢的人就一定富有呢? 金錢的產生是做為一般等價物而出現的,而紙幣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一紙契約,都是帶有精神性的範疇,是為了讓人類在物品交換過程中自由出來。所以獲得金錢只是擁有財富的第一步,承載金錢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不是通過自已的智慧與勞動得來大理的金錢只不過讓其成為了金錢的奴隸而已。 所以投資理財不僅僅是賺錢而已,也是提高對金錢承受能力的過程。從我個人看來,賺錢只是為了讓自已精神自由,可以不為五斗米折腰! 每個人都有一個價格,別讓自已的價格太低了,如果資金暫時沒有辦法大幅提高,就提高自已的倍數。

  • 9 # 滄瀾資訊

    新興資本市場,各種理財產品都有出現,在理財之前,個人建議先搞清楚理財產品的性質,並不是所有理財產品都是無風險的,可能是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愛好,個人比較喜歡研究一些理財產品,13年年初開始投資P2P,當時所有P2P都可以用信用卡充值,而且利率也非常高,信用卡多且額度高的,可以利用免息期來獲取高額利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但這種方式不建議去嘗試,而且現在也無法嘗試,個人覺得這種方式的犯法的。

    說道理財小技巧,也是因人而異,風險厭惡型可以購買國債、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理財產品以及一些貨幣基金、保本基金等,這些品種收益較低,但卻勝在安全,基本能確保本金;

    能承受一定風險者,可以嘗試做P2P、基金定投這一類的產品,P2P選擇平臺的時候需要謹慎,儘量選取那些有背景的平臺,相比較而言出事跑路的概率稍微小一些;

    能承受較高風險者,可以去股市、期貨市場玩玩,不過當前的市場賺錢效應非常差,很難操作,可以低倉位玩玩高拋低吸;

    當前二線城市房價一路高升,有資金的朋友可以關注哈房地產市場,選取那個比較有升值空間的二線城市投資;

    至於貴金屬、原油、郵幣卡這類的產品,個人比較反感,不建議去玩;再就是類似於3M等一系列的產品,個人歸結為龐氏騙局,也不建議去做。

    不過理財品種各式各樣,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選取。

  • 10 # 廣州哆啦A夢大雄

    財尚圈是首家教練式財富達人成長平臺,從這裡走向自由生活。你想知道財富達人都是怎麼管理財富的?你嚮往財富自由的生活嗎?你想有專業理財教練手把手教你科學理財觀念嗎?請關注微信公眾號(csqlicai)。剛剛參加工作的朋友,開始過獨立的生活,樹立科學的理財管理是必須的,其實理財並不是高門檻的事,只要跟著財尚教練,包你一步一步走向財富自由。

    1、記賬。記賬是所有理財規劃的第一步,只有對實際收入支出情況有準確的瞭解才可能做出正確的理財規劃。首先,我們需要記錄一個月詳細完整的流水賬,越詳細越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一般情況下自己的財務狀況。然後,設立每月開支警戒線並設立專款賬戶,例如每月伙食費2k,住房1.5k,剁手腐敗2k等等,如果達到預警線就要有意識的節省,預算用完了就等下個月再消費。

    2、強制儲蓄。剛剛參加工作,收入不多但支出不少,不少人都淪為月光族,這對理財來說是大忌,所有財富都需要慢慢積累。現在有很多理財產品的門檻很低100元1元都能購買,可以每月固定投資一筆閒錢,一千兩千不嫌多、一百兩百不嫌少,一年能積累不少財富喔~~

    3、適度超前消費。現在信用卡的福利活動真不少,多多關注可以省下不少錢,而且如果你是從事行政類工作的,對先用自己錢墊付再和公司報銷的套路肯定不陌生。明明就這麼點錢,還要自己墊付實在是……這是我們善用信用卡、某白條等可以大大減輕生活壓力,把錢用在刀刃上!

    4、提高個人能力、開源比節流更重要。剛剛出來工作,工資低很正常。作為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懷的新新人類,一味地節約是不可取的,聰明的方法是儘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價值,爭取升職加薪才是正解!記住,投資所有產品都是有風險的,但是投資自己是穩賺不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姐姐的兒子中考成績一般,學護理專業和數控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