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碗說史
-
2 # 白虎堂
4月13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向太平洋排放核汙水,以作為福島第一核電站超過100萬噸核汙水的處理方法,對於日本的決定,美國是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態度,美國聲稱日本做法“似乎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但是,即使日本的強調經過處理,核汙水中也還是包含氚、碳14、鈷60、鍶90之類的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是難以去除的,日本的意思就是要用太平洋來“稀釋”,卻不顧及可能產生的後果。
所謂的放射性物質,是指一些原子核能產生衰變的物質,這些物質能夠發射出包括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在內的多種輻射,輻射的劑量如果太大的話,將會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並且也會危及到生物生存安全,人類也無法避免影響。舉個例子來講,人體如果暴露在650rad的照射環境中,則死亡率將是100%。而即使照射劑量較小,也可能會導致機體出現緩慢的變化,並轉化為其他病理現象。如果人體攝入放射性物質,就會在體內產生長期性的照射源頭,並且還會傳播給嬰兒胎盤,影響到下一代。
所以,放射性物質所產生的後果是不容低估的,對於核汙水、核物質的處理,應當要有一套嚴格的執行流程。像日本這樣一拍板就要把核汙水排入太平洋的行為,其實就是在拿人類的命運做賭博。如果核汙水排入大海,不到兩個月放射性物質就會擴散到整個太平洋。而且,由於洋流運動的影響,美國會首當其衝受到波及。對於處理核汙水的決定,日本的解釋是1061個儲水罐將在明年秋季之後達到極限,無法再儲存核汙水,因此核汙水要排入海洋。但是有觀點認為,福島第一核電站旁邊受輻射汙染的地方仍然可用於建儲水罐,只不過日本政府不想承擔成本,而東電也想“一勞永逸”。
日本本身在二戰期間遭受過美國原子彈的襲擊,美國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當天就造成8.8萬餘人死亡,而最後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胖子”,當天就造成超過6萬人死亡。時至今日,日本仍在強調自己是核戰爭受害者,但是日本對於核裝置和核汙水的處理態度,令人感到費解。外界在質疑日本處理核汙水的做法的同時,也不僅要問,日本到底真的反思歷史了嗎?
回覆列表
核廢水具有高放射性,對海洋環境而言,核廢水排放會改變水體理化性質,使水體含氧量降低,水中一些有毒物質毒性增大,腐殖質增多,使水體惡化,影響海洋生物的正常生存。核廢水直接排放入海,不僅對中國有較大影響,對其自身和全世界都有較大影響,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