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人在家就是出家
-
2 # 河畔之旅
永遠有作用。但是,當代那些叫喊著讓人獨立思考的文人恐怕腦子裡沒多少乾貨吧?!誰不跟著他獨立思考,他便罵人家是蛆,嚴重違背了自由原則。
喚醒思想的前提是:文人首先要有先進思想。你環顧中國,哪個文人有先進思想?除了以美國馬首是瞻便再無燈塔,個個淪為買辦文人,此等文人早已成為擋路石拌馬索,爛泥扶不上牆,哪裡還能起到喚醒思想作用呢?須知道,當年的魯迅是真的先進於當時的愚昧華人,而當下的華人早已瞧不上那些文人。誰喚醒誰?是華人喚醒文人吧?!文人傲慢的時代早已不再,中國越發展,全民越進步,一些公知文人便越無立錐之地,焦慮啊!!!
疫情中火爆的方方,大家看,這樣的文人能幹啥?能喚醒啥?這不扯淡嗎?!
-
3 # 北子南皿
喚醒人們的思想應該是文學的正能量功能,作者創作的本意也會是如此。但是當今社會人們的信仰似乎不是那麼高度統一了,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也似乎在退化,娛樂功能在增多。所以目前文學作品急須加強教育性,以恢復喚醒人們思想的功能。
-
4 # 山東雲逍遙
優秀的文學作品有啟迪鼓舞人心的作用,能幫助年輕人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導向,從而引領一個時代的風向。
像近代的一些名著,其深邃的思想或唯美的意境曾感動了一代一代人……
像魯迅先生的雜文,巴金、沈從文的小說,路遙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等等。
(電影《人生)劇照)
那麼在當下,為什麼貌似繁榮的文學卻讓人們一時想不起真正有影響力、深入人心的名著呢?
我覺得這不能完全怪罪於作家和作品的江河日下。
當下社會人心浮躁,人人向錢看,人人都忙著賺錢,作家也是人,被動地捲入這擾攘凡塵中,有多少人能沉下心兩耳不聞窗外事去幾年如一日地專心創作呢?
以前一個作家用五年六年或者十年寫一部長篇,現在卻用半年一年出一部,可想而知,質量能好到哪裡去?
但我相信,總有一些有追求有志向有良知有責任感的作家在默默堅守著。
正像浩瀚的星空中那些熠熠閃光的星星。
誠如某位大人物說的那樣,我們的社會,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讓我們期待著,有一天,在中國的文學裡,又有一部堪比《紅樓夢》的鉅著橫空出世……
-
5 # 曹宗國
喚醒人們思想的文學作品,只有在社會思潮激盪的歷史時期才會大量出現,在社會思潮低落,壓抑,混亂甚至回潮的時期是很難出現的。這種情況下當然也偶然會出現個別覺醒的吶喊,比如曹雪芹寫《紅樓夢》但很難面世。魯迅的《狂人日記》等作品,只有在反封建的思潮噴湧的新文化運動中才出現。
-
6 # 閒雲9507
好的文學作品當然有喚醒人們思想的作用。但當下幾乎找不到幾部值得看一遍而想看第二遍的文學作品,文學似乎失去了喚醒人們思想的作用了。
如今寫作的人很多,但精品不多,特別是大師級的文學家少之又少。沒辦法,想閱讀,還是常找民國時期的那些大師們的作品。
象當初王蒙、陸文夫等作家的一些文學作品橫空出世,讓人耳目一新。本希望出現幾位大師級文化人,可是,幾年一過,他們一幫人隨後逐漸都沉浸於物慾橫流的世界中,再無好作品出來,真的可惜了。
回覆列表
文學“應有"的作用,和文學“實有"的作用反差太大。當下的文學作品,稍有接觸,沒有一部看完。沒有吸引力。自說自話、故弄玄虛、無病呻吟、怨氣發洩、誨盜誨淫。能喚醒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