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葉青

    “二百五”是指那些傻瓜、說話不正經、辦事出洋相的人。

    現流行於中國南北,可以說是中國對某一類人的稱呼,南北通用的不多的流行語。

    這一稱呼儘管在中國廣為流傳。

    但從古代的詞典《爾雅》、《康熙字典》和現代出版的《辭源》、《辭海》中,都找不到關於這個詞條的解釋。

    這就說明,這個說法並不是從中國古代就流傳開來的。

    關於這一說法的起源,大概有這幾個說法:

    一,源於蘇秦被害。

    戰國時期有個縱橫家叫蘇秦,他身掛韓、魏、趙、齊、燕、楚六國相印。史稱“六國封相”。

    蘇秦在齊國工作的時候,被一刺客刺殺斃命,齊王追查兇手,卻一直沒有結果。

    後來,齊王就用了“引蛇出洞”的辦法。

    他令人割下蘇秦的頭顱,懸於城門,並貼出皇榜,上寫:

    蘇秦是內奸,死有餘辜,今有義士為國除害,大快人心,特獎勵黃金千兩,望義士前來認領。

    結果,真有人上鉤,先後來了四個人領賞,齊王問:

    四人怎麼分千兩黃金?

    四人答:

    每人二百五。

    齊王發怒:

    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二百五”自此成了傻瓜的另一稱謂。

    二,源於民間傳說。

    一秀才,無兒無女,至晚年不曾中舉,遂灰心,不再考取。

    放下功名心,誰想竟喜得雙胞胎兒子。

    秀才感慨於這些年的成敗,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成事,一個叫敗事。

    一天,自己去趕集,讓妻子看著兩個兒子寫作業,大兒子寫三百字,小兒子寫二百字。

    秀才回來,問孩子們作業寫的怎樣,妻子回答: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都寫了二百五。

    我覺得這個傳說編的有些牽強,但既然是傳說,我們也就不和古人較真了。

    三,出於文藝作品。

    1913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製作了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廟》。

    裡面有一個農民“二百五”角色。

    由於不懂規矩,傻氣四溢、鬧劇不斷,給人印象深刻。

    “二百五”傻子形象不脛而走。

    1949年,上海大同電影公司又出品了電影《二百五小傳》。

    描寫了一位正直憨厚、愛打抱不平的評戲藝人,綽號“二百五”,幾乎傳遍全國。

    我覺得這可能是“二百五”流行的真正原因。

    文藝作品中,有特點角色的感染力是巨大的。

    和其中的經典臺詞一樣,都會在觀眾中產生很大的傳說力,也極其容易在現實生活中用到對標物件身上。

    在我們現在的現實生活中,“二百五”多用於調侃、取笑。

    幾乎與不靠譜、反應慢、辦事死板劃等號,成了常用的“口頭語”。

    既使在公共場合說某人是“二百五”,也不具有侮辱、謾罵性質。

    所以,應該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 2 # 小竹排在爬山

    別推薦無聊的問題。討吃鬼多了,裝逼貨多了,不傻都傻了。

    沒人討吃,沒人裝逼,你能進了漩渦,被人利用,對不對??天上掉餡餅,老天爺尿到你了??

    你咋不說那擋不住是個坑。

    我有時候想個問題,用zibenquanli這東西,真能把,黑的說成白的???

    我的網名是黑與白,不是這種意思。有個貨說我的網名是黑白無常的意思,看誰不順眼帶走他們呀?我就想笑。

    還是那話,有些皮笑肉不笑的貨,我就不知道你晃的意義是什麼??寫寫你?我都不認識你?

    走在路上有時候一些女同胞,斜眼看我,又充滿驚喜,我也不知道這意義是什麼?你說我醜嗎,我覺得我也不是太醜的。好看?不好看。

    有才華?沒才華。那我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的根本是什麼??實事求是,實話實說,打鐵還需自身硬。

    歲月蹉跎。

  • 3 # 純鈞RHGL

    “二百五”為俗語,出處已不可考,原為“二白五”。早在《史記》中便有強調“二五”的貶義詞義。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中有“且王之所求者,鬥晉楚也;晉楚不鬥,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時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一段話。

    這裡說“知二五而不知十”,是說不知道兩個五加一起等於十,不知道結果會增大。

    “百”,原為“白”。

    百為會意字。從一,從白。《說文解字·白部》裡說:百,十十也,從一白。

    二白五,白即“明白”。

    二白五,其實就是“知二五而不知十”的簡語。

    類似的語法在現代漢語裡不多見,但在古義保留得比較完整的粵語裡就不少見了,如粵語有“三唔識七”“九唔搭八”“十三點”“七個一皮”等語,都有“混亂、不正常”的涵義。

    換句話說,“二百五”應作“二白五”,是“二不知五”這種詞語的簡語,而“二不知五”這類詞語,又是“知二五而不知十”的簡語。

    比如粵語的“三唔識七”。“三唔識七”其實就是形容“不知死”的簡語。因為在古代,傳統人文神話裡,地獄是二十一層,佛教傳入後才演變成十八層。《管子》裡說:“三七二十一而至於泉”,“三唔識七”即“不知道三七二十一”的簡語,也就是不知死,二十一引申即為地獄黃泉,亦即最下下的、最惡劣的後果。

    廣府人來自中原,很好地保留了中原古文化,比較原汁原味,而不像中原文化已經魔改得亂七八糟了。今天,解讀那些流傳久遠的俗語,求諸現代漢語是最不靠譜的,拘泥於普通漢語也已經不行了,必須要知道那些語言原本的樣子才行。哪裡去找?就只能到各地方言裡去找,那才是漢語的本來面目。

    在公共場合稱呼別人二百五,涉嫌觸犯《治安處罰法》,為行政違法。

    公共場合下說髒話違法不違法?

    不一定。

    如果髒話沒有特指物件,則只是道德上有問題,但不違法。

    而髒話有特指物件,則屬於侵犯他人人格權,只是情節輕微,是最輕微的行政違法,一般處罰也不過是道歉而已。

    而且,這類行為在法律上叫“告訴才處理”,也就是民不舉、官不究。

    比如說,張三在公共場合隨口說了一聲二百五,他不違法,但在公共場合口出穢言,道德有問題;

    張三在公共場合指著李四罵了一聲二百五,違法,因為他侵犯了李四的人格權,需要向李四道歉。

    但如果李四沒在乎,則張三免於處罰。

    就這麼簡單。

  • 4 # 行駛在鋼鐵大道上的人

    華人自古認為傻是沒長成,因此形容傻的詞隨著各地的方言不同就多了,例如:半吊子,不熟,差火等等,二百五也是同類詞,認為正常人的智商應該長成五百,沒長好,智商差就叫二百五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創文章被百家號盜發抄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