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簡單單的蠍子
-
2 # 綠茵場之永不獨行
題主的觀點有些問題,職業足球中球員的收入整體收入水平其實和球技能力關係不大,市場的供需關係才是決定收入的根本。
中國球員水平低、國足成績差、中超聯賽雞飛狗跳等都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絲毫不妨礙各路資本的投入。要不是限薪令、調節費等政策,誰知道中國俱樂部給球員能開出什麼樣的天價年薪?這個怪現象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中國足球市場的巨大商業價值和優秀球員奇缺造成的供需關係極度不平衡。
現在網上罵國足、噴中超的人很多,但是週末看聯賽、看國足比賽的人更多。中超各俱樂部不論是國企還是民企,玩足球的目的是追求社會效應也好,真心熱愛足球也罷,總之這種燒錢的模式能夠維持就說明中國足球市場的巨大商業價值,因為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這也就說明目前中超球員的薪酬是符合市場規律的,但是他們水平低、素質差的根源卻是中國足球青訓體系的崩塌。
以韋世豪為例,如果現在有十位和他水平相當的年輕球員在一個球隊裡競爭,那麼一次惡意犯規就極有可能斷送他的職業生涯,他還敢嗎?同理,充分的競爭下球員的年薪也會降低,道理很簡單因為俱樂部的選擇更多了,你不踢有的是人等著呢。
所以說,中國足球目前各種不良現象的根源還是在青訓上,一旦形成金字塔式的人才梯隊,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
3 # 損貨A
批評國足已經沒任務意思了,國足隊員被餵養成了富豪,富豪是沒有必要去辛苦工作的,只要專心保養體和尋歡作樂就可以了!這些國足富豪們是沒有國家榮譽感的,他們憑藉財富就可以成為任何國家的公民,何必非要當中國公民呀!這樣的人還能指望他們為了國家衝鋒陷陣嗎?
-
4 # 波羅的海1980
答題之前,特意選了個小朋友踢球的圖片,為什麼?呵呵,你懂得。
中國足球進入金元時代,是從恆大入駐足球開始的。
2010年3月1日,許家印以一億元的價錢買斷了廣州醫藥俱樂部,大手筆買來鄭智等國腳級球員,當年就衝超成功。
衝超成功後,許家印就逐漸開始了他的大手筆投入,隊內國腳雲集,主教練和外援個個都是世界級別,這些操作都是需要money的,沒有這花花綠綠的票子是萬萬不能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有個“鯰魚效應”的說法,有了恆大這條鯰魚的攪和,其它有想法的俱樂部自然也不甘落後,紛紛解囊大肆購買外援,於是乎,水漲船高,漁翁得利,中國球員的薪水也跟著芝麻開花節節爬高,隨便一位俱樂部的主力球員每年的收入都會超過五百萬,少數國腳級別的隊員,突破一千萬輕輕鬆鬆。
可是,足球水平呢?拿郭德綱常用的一個包袱來說,就是王先生遇到了王二麻子,哈哈,差的不是一點,那是差了很多點。誰是王先生?這個就不用我說明了吧?
那麼,悟空問了,按照中國足球現在這水平,球員們該拿多少薪水才合理?我覺得,月薪兩萬就夠高了,這還是看在踢球是個體力活的基礎上來說的。現在市面上裝卸工人基本都是一個月七八千塊錢,這可屬於重體力活,可人家還沒有王先生們吃的住的穿的好,也沒有王先生們風光,兩萬塊,真的不少了。
當然,如果水平提上去了,應該加錢,畢竟,搞運動也是項高風險的職業(指身體的損害及後續的身體機能減退),還要考慮到退役之後工作崗位的選擇問題,多掙點也無可厚非,只要你努力,踢出一個好的成績,錢其實不是問題,問題是你能不能踢好。
總之,水平和薪酬要合理掛鉤,唯有這樣,球迷們才不會質疑,每年春晚也不用被同樣是報酬高高的本事也不咋地的藝人們說段子吐槽你了,加油吧,王先生們!
-
5 # 荷韻蘭風
記住一個道理:
人飢餓到快要發昏的時候,
才有拼命求食的欲!
錢.可以作為動力來使用,
但.腰包太鼓了.動起來也會“累”的!
(胖子不愛運動就是這個道理)
-
6 # 原野牧哥339
我個人觀點:中國男足的技能、貢獻跟薪水收入不成正比,古人云:“無功不受祿”。與其丟人現眼、大煞風景,不如解散。
-
7 # 天命小哥
好意思提農民工,現在要是有人肯下功夫從農民工裡面選人,先過體能關再稍微訓練一下,組成球隊踢國足,踢不贏國足算我輸。
-
8 # 力哥8049
體育運動向來就是成績說話,以中國男足目前的水平,應該只能拿低保。中國男足是華人的恥辱,連敘利亞越南都踢不過,這在中國所有的運動專案裡是絕無僅有的。日本南韓常常拿中國男足開涮,讓中國球迷顏面無存。他們還有臉談薪資?去看看女排和乒乓隊的工資,再去看看女排和乒乓隊拿過多少獎牌。
-
9 # 我起了8回名字都是純
試用期兩個月,一個月800。先交500塊押金。試用期過後一個月3000,兩班倒,遲到一次,扣一百。伙食費一頓3塊。沒有保險,工資每個月開上個月的,押一個月。進一球獎勵500。估計也進不了。行的話明天來,記得自己拿鋪蓋啊,不行趕緊滾,別擋道!
-
10 # 銳理體育觀
中國男足隊員的工資有多高呢?動輒就是幾千萬人民幣每年。一名球員的工資是由多個方面決定的,有市場原因,競技水平原因還包括商業價值等等。國足的薪水高是綜合因素堆積的結果,但是如果只考慮競技水平,那他們的工資要縮水幾十倍。
單論技術水平,國足球員的工資應該遠遠低於女足,女排和女籃的工資。有的朋友說國足球員的工資高是合情合理的,因為他們多年練球花了不少錢,付出了很大的辛苦,所以高薪理所當然。能說出這個話的人基本沒有接受素質教育,基本沒有思辨能力。作為運動員是要靠展現出來的技術水平來說話和掙錢的,他之前經歷了什麼重要嗎?我從幼兒園讀到研究生畢業,我不覺得我吃得苦比任何一國足名運動員少,那我是不是應該有上億的年薪?這個事合不合理大家心裡知道,更何況我真的不認為這群國足有多努力。
單說技術水平,看過女足比賽的朋友都應該相信一件事:女足技術比男足強多了,看看王霜的停球和過人,這是身體天賦問題嗎?這就是努力問題,願不願意刻苦訓練的問題。國足球員的工資有什麼資格和女足姑娘們比呢?再說女排和女籃,她們也是多年為國爭光,刻苦訓練,技術精湛,他們的技術水平也比男足強多了。說到這裡,我們能夠給國足的的工資畫第一條槓,那就是比女足,女排和女籃球員中最低的工資還要低。
一般的女籃姑娘月薪在5000到7000人民幣左右,這基本就是最低了,所以國足的工資應該比她們低。那麼低多少呢?這就要看技術的差距了,按理說低到月薪一千人民幣也不過分,可是我們國家有最低工資標準啊,這就給了國足小夥子們基本的保障,他們那這個最低標準是比較合理的,這個標準在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所以國足的工資應該是在2000元到4500元之間。
有的人就是命好,比如國足,他們趕上好時候了,中國的球市好,他們可以躺著就把錢掙了,真的不知道這是中國足球的悲哀呢,還是榮幸呢?
-
11 # 孤獨狼523
薪資高低要有個對比。
同為足球隊,女足隊員拿的是男足隊員的幾十分之一。論成績和排名,男足在亞洲現在是三流,女足是一流。論技戰術和場上拼搏精神,女足隊員在場上配合及不服輸的精神,即使輸球但不輸志氣。而男足隊員在場上傳球接不住、跑不動和眼神防守,讓中國球迷傷透了心,屢次發出“爛泥扶不上牆”的感嘆。
再和為國爭光的運動隊乒乒和女排比一下,成績和貢獻更不在同一檔次,而薪資水平卻高於其上。現在的水平拿的高薪卻不為國拼搏和效力,能怪球迷們吐糟嗎?能讓球迷們滿意嗎……
回覆列表
這不是好多人說,咱們用事實說話,請看看入選國家隊的男足隊員,哪一個去訓練場不是豪車、哪一個沒有豪宅,而且是一線城市的,不否認他們的付出,咱們是理智球迷,不以偏概全,也沒必要眼紅。但是他們現階段的工資和國家隊的表現不成正比,有的時候他們也努力,奈何整體水平在那擺著,在成績面前,所有的努力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具體他們應該拿多少錢,也不主觀的去評判具體數字,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求做到賞罰分明,表現好的時候多一些無可厚非,表現不好還是那樣的話,民憤是必然的。
更多的時候,實力是一方面,這歸功於我們落後的足球文化和難堪大用的青訓系統,可是態度有問題就是不可容忍的,代表國家隊去比賽,在場上溜達溜達,到點打卡下班,就能得到高於表現的工資,那何必用他們去,按照道理來說,能夠入選國家隊的人,是一種對於表現的肯定、也是水平的認可,但是,他們並沒有將此視為光榮,更有甚者說出了“你行你上”的言論,底線在哪?國家出錢養著你們,是為了讓你們關鍵時刻推卸責任的?
要說真的按照球技水平來說工資的話,想必高不到哪兒去,停球五米遠的工資要是高的話,那就真的沒地方說理去了,人都是逼出來的,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他們沒有壓力的日子太長了,到現在已經沒有了痛點,罵吧,反正已經習慣了。
所以說,要求一碗水端平,論功行賞、賞罰分明才是合理的方法,一而再再而三的縱容,是導致當今情況的其中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