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ay-vipasyana

    這個問題我的答案可能大家有點接受不了。大家先不要噴,看完再說。

    “年獸”“夕獸”得傳說其實正二八經算傳說。而且時間不長不會超過幾十年。如果有喜好文獻學的朋友可以查閱清朝以前的文獻,漢民族從來也沒有這兩個怪獸的記載,如果是上古傳說不可能毫無一絲記載。在上古書裡不見,在道教,方士,壓勝,民俗類的書籍裡也沒有記載。所以完全可以斷定是近人杜撰。

    那麼為什麼這麼風靡呢,媒體的宣傳佔了很大作用(包括紙質媒體)。我本身90後,我是小時候在《寒假生活》看到的,我身邊很多小夥伴也是這樣看到的,我的父輩有的聽過有的沒聽過,但都沒有聽老人講過,大都是在書報看到的。當然這都不具有統計意義。能作為證據的就是查不到文獻出處。

    很多人會說很多民族的傳說都是口耳相傳,這個會不會有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可以排除。原因是漢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第一漢民族強大崇文精神,儒學統治了華夏兩千多年,漢民族可以說是世界上文獻資料儲存最豐富的民族之一,士農工商各個領域的材料數不勝數,這還是在破壞了很多的基礎上。第二,古人喜典故,有物必有出處,而二獸的典故卻沒有記載。如果是比較偏門的物什可能典故無存,過年與每個人相關,就在眼皮底下,詩詞歌賦方面使用頻率也高,真有典故不可能毫無痕跡。

    從字源看“年”甲骨文寫作上禾下人,表示人揹負莊稼,表示收成,因為那時候莊稼一年一熟,所以一年(也就是莊稼熟一茬)正好是一歲(一個曆法年)。所以有“年成”這個詞,表示收成如何。而“夕”甲骨文就是個月牙,表示月亮初升,也就是日落月升之時(傍晚)。年和夕的造字都和怪獸無關所以可以排除是上古傳說。還有個問題是“除夕”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是除掉了夕(本人也表示很尷尬)。其實除夕的除此處做“交替。改變,更替”表示是新年舊年交替的夜晚。同樣的用法還有“爆竹聲中一歲除”(在爆竹聲中一歲漸漸更替)。並不是好多雜七碼八的百科解釋的除掉一歲,因為一年是沒法除掉的,只能被代替,古人又不傻。過除夕在先秦就有,有這個詞是在西晉《風土記》,有興趣的可以查閱。

    前面說完了小怪獸的近代捏造問題,“皮褲套棉褲,必定有緣故”,這種說法因何而起又煞有介事呢。

    這個假傳說中除怪獸的方法是“爆竹響聲”“紅紙”“燈火”。這些是實實在在的年俗所以容易被人們當真。一樣一樣說說。

    首先爆竹,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一個問題,響聲可以嚇跑野獸,然後人們也就認為可以嚇跑各種惡鬼,《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也就是透過打鼓,認為可以把散佈瘟疫的惡鬼驅逐,讓新的一年健康。人們也發現竹子燃燒畢剝作響覺得不錯。就開始燃燒竹子。(這一發現也肯定在先秦,不會比呂氏春秋年代晚)到後來擊鼓應該是被爆竹完全代替,《荊楚歲時記》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惡鬼。”再後來就有了火藥做的爆竹也有叫炮仗。《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捲紙為之。亦稱曰“爆竹”。總之不管是啥,目的都是驅除惡鬼,並不是年和夕這兩個小怪獸。

    其次說說火,這個很簡單從原始社會就有火崇拜,火可以驅散惡獸毒蟲,可以驅寒避疫,設定還可以治病(上古有火療)所以用來糞除惡鬼無可厚非,大家都可以理解,後來點火不安全就用燈代替。

    最後說說紅,這個是桃符文化和中國紅文化的集中體現,宋以前人們還是稱對聯為桃符,至於來歷大家可以查一下神荼鬱壘(神疏鬱率),而華人尚紅(古代朱,赤,紅有區別,古代的紅類似於今天粉紅色,今天的正紅古代稱朱)大約可以追溯到周朝,在漢明兩朝得到鞏固,硃紅色賦予正色的地位,並且紅為火色,而且辟邪的硃砂也是紅色。所以紅也被賦予了辟邪的能力,當然古人對紅的熱愛遠遠不如今人,古代春聯也非都是紅色。今人的熱衷與近代革命的尚紅離不開。

    那麼說了這麼多年獸原型是誰,這個不可考證了,說說我的猜測,一可能就是來自古代風俗的驅除惡鬼,瘟神之類。二可能是山魈。《神異經》記載:“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掛熚,而山魈驚憚。”古代很多地方有山魈害人的傳說,山魈有的地方叫山臊,山鬼,山精。抱朴子有記載,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國語·魯語》裡有:夔一足,越人謂之山臊。各種記載不一而足,如果喜歡獵奇的小夥伴可以看看《太平廣記》《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聊齋》都有山魈或吃人或害人的故事,也就是從先秦到明清兩千年間山魈害人的故事一直存在。現在也有。所以說他是年獸也好夕獸也罷都說的過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用眼,要如何才能做好眼部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