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兵吟

    小人物影響歷史發展,在古代的時候枚不勝數。譬如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登高一呼,倆人雖為“遷移之徒,才能不及中人”,也竟然風捲殘雲,拉開了秦王朝覆滅的序幕。還有後來建立漢朝的高祖劉邦,最初也不過是小小的一個沛縣亭長。這些貌不驚人的小人物,就這樣轟轟烈烈的創造出新的歷史。又譬如明朝的起義領袖李自成,原本只是膚始(今延安市)的一個小小郵差,也竟然平地起波,稱孤道寡。這些人在改變歷史的時候,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既沒有強大的政治背景,也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援,單憑一己之力,就扳動了歷史大船的航向。除此之外,還有那些在大人物身旁活動的小人物(譬如東漢的十常伺),他們不但能左右了朝局的動向,更掌控著大人物的命運。最終將歷史推向一個不可逆的程序。

  • 2 # 危石兒讀史

    “緹縈救父”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原文如下:

    文帝四年中,人上書言淳于意受賂,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於是少女緹縈傷父之言,乃隨父西。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路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上聞而憫其意,此歲即除肉刑法。

    千百年來,少女緹縈那種勇敢無畏的孝心感動著無數人,可是很少有人去思考,就在緹縈一心救父的言辭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具有“歷史開創性”的法律觀念,那就是“犯罪之人應當有改過自新的機會”,而不應是“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路莫由,終不可得”。

    在緹縈之前,中國的刑罰手段主要以“肉刑“為主,比如割舌、挖眼、砍手足、刺面、割鼻等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統治者施用這些刑罰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對那些觸犯統治者利益的人實施報復;二是企圖“以刑止刑”。“以刑止刑”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透過對罪犯實施肉刑起到震懾人民的作用,其次讓那些犯罪受刑之人失去再次犯罪的能力。

    但是統治者不管出於哪一種目的,都造成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受過刑的人身體上會留下明顯的“標誌”,他們以後不管走到哪裡,做什麼工作,都無法抹去他們犯過罪這一“顯而易見”事實,因此也就使這些人失去了從新做人的機會。

    緹縈提出“改過自新”這一理念,希望不要把所有犯罪之人“一棒子打死”,不能不說是中國法律史上一個重大思想突破,為中國的法治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說不定我們現在的“勞教制度”最深根源就是緹縈的這一觀念。

  • 3 # 薛白袍

    大明初年,有一個叫毛羽健從家鄉去京城當御史,他沒有想到自己這次進京,會完成一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終結大明王朝276年的江山。

    毛羽健這次進京輕車簡從,帶著幾個僕人。

    他的夫人還留在湖北公安的家中,毛羽健有點懼內,他老婆是有名的母老虎。

    當然這事兒毛羽健覺得也沒有啥丟人的,大明天子朱洪武對他的皇后馬氏又愛又怕,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對獨孤皇后就是一個怕字,自己這點懼內比起那些大人物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況且,毛羽健的官當的很坎坷,一會兒京官一會兒縣官,為了不讓夫人跟著自己顛沛流離,他一般把夫人都安置在老家,每月他會寫封報平安的信回家,反正帝國有著發達的驛站系統,郵封信回家一兩天的事情。

    沒有夫人在身邊,他的生活天高任鳥飛。

    京城的日子是痛並快樂著的,作為言官必須給皇帝提意見,這就不免會得罪一些人,但是他的好友兵部給事中劉懋看他一個人在京城孤孤單單的,託人給他說了一房小妾,讓他在京城的生活不再孤單。

    所以他雖然因為不斷得罪一些人,而過著七上八下的日子,但是回到家小妾的溫柔似水又讓他忘卻了外面世界的寒刀霜劍,這種我耕田你織布的日子,毛羽健覺得會一直過下去。

    但是,夢想總是太短暫,現實是嚴酷的。

    毛羽健這天剛耕完地躺在床上休息,忽然門被踹開,他夫人神兵天降一般,帶著一幫人闖進來,和後世看過的很多打小三的影片如出一轍,小妾被打個半死,逐出家門,毛羽健溜溜在床邊跪了一夜,夫人才原諒他。

    事後毛羽健追查夫人怎麼來的京城,發現夫人在他身邊安插了親信,那小廝偷偷寫信把他納妾的事情告訴了夫人,他夫人帶人從老家殺到京城。

    按說一個婦道人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從湖北來京城千山萬水,不太容易。

    但是帝國有個系統對官員家屬很親善,這個系統叫驛站。

    驛站對官員家屬管吃管住管接管送,所以他夫人輕而易舉就來到了京城。

    問題的癥結找到了,他恨上驛站了。

    於是他連夜給崇禎皇帝上了份表章,痛陳驛站的種種弊端,"驛遞一事,最為民害",希望朝廷裁撤掉驛站。

    但是崇禎沒理。

    畢竟驛站存在數百年了,不是說撤就撤的,但是毛羽健不甘心,他又聯絡了自己的好友劉懋給皇帝上書,痛陳驛站的種種弊端,說驛站為私人辦事有百分之七八十,只有百分之一二十用於公事。

    "當今天下州縣困於驛站的約十之七八,而驛站用於公務的僅十分之二,用於私事的佔十分之八"

    劉懋並且告訴皇上驛站撤了,一年能省20萬兩白銀呢。

    一向節儉的崇禎皇帝一聽,一年能省這麼多錢?太好了。

    崇禎二年崇禎皇帝下決心撤了驛站這個編制。

    一夜之間數十萬精壯驛卒失業了,其中陝西有個姓李的小夥子回到家,家裡沒糧手裡沒錢,原來還可以在驛站靠著力氣掙一份微博的收入養家餬口,現在連這點收入也沒有了。

    他老婆韓金兒對小李這個在家吃閒飯的人也越來越不屑,鄰居一個大哥,在縣衙當衙役的,韓金兒覺得這個捧著金飯碗大哥人很好,對他越來越仰慕,終於人滾到了一塊。

    小李覺得這日子真的越來越沒發過了。

    後來他聽說一年前起兵造反的有個叫高迎祥的人,現在越做越大,自稱闖王,他決定去投奔高迎祥了,反正在家裡沒活路也得餓死,朝庭放棄了他,那就他就自己找條活路,伸頭是一死,縮頭也是一死。

    這位小李名叫叫李自成。

    其實參加造反大軍的又何止李自成,楊士聰曾說:後有自秦,晉、中州來者,言所擒之賊,多系驛遞伕役,其肩有痕,易辨也。

    其實明朝設定驛站,一方面是為了資訊傳輸方便,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一些社會閒散壯勞力為非作歹,《明季北略》說:“祖宗設立驛站,所以籠絡強有力之人,使之肓挑揹負,耗其精力,銷其歲月,糊其口腹,使不敢為非,原有妙用。”

    驛站被撤了,崇禎皇帝每年有了二十多萬兩的花銷,但是對於千瘡百孔的大明來說,這點錢杯水車薪,但是沒了驛站大明檔案傳輸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如果毛羽健再納妾,他夫人是不可能迅速來京城捉姦了。

    主持裁撤驛站的劉懋死後棺木竟然僱不到運輸的人,經年無法葉落歸根,莫非這就是自食其果?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失眠症會讓人一直失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