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犯二Plus
-
2 # 夜雪憶文
我感覺有些人在學樂器方面,也是在追求高大上。有一個近七十的老者還在學小提琴,並且從最簡單的音階練習開始,拉出的聲音非常刺耳。我認為是不是可以從口琴這樣的易學樂器學起呢?
-
3 # 利弗莫爾紙帶機
口琴好聽,便宜,攜帶方便,容易學習,高低音完整。但因為它不算真正的樂器,所以被忽略。普通人如果愛好樂器,吹口琴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
4 # 託尼老狼
現在的年輕人覺得學這個東西比較掉價。在老一輩和我們這一輩,普遍都會,無師自通,甚至能合奏,3、4把口琴可以合奏出很好聽的《莆田進行曲》。
-
5 # 舉杯為知己
這個問題提得好。我覺得,口琴小眾的原因有兩個:
一、可以選擇的樂器種類多了
1、口琴曾經有過的輝煌
(1)我的口琴之緣。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我們村上有一個下放知青,空閒的時候,經常拿出口琴來吹,特別是夏天的晚上,由於那時沒有電風扇和空調,晚上在外面乘涼要乘到很晚,等天稍微涼快點才回家睡覺。這是,他一邊乘涼,一邊拿出口琴來吹,那時就覺得口琴的聲音特別地好聽,這也是我知道口琴的開始。
(2)首學口琴。高中時代,似乎吹口琴成為許多男同學的一大愛好,許多男同學開始學吹口琴。當然,對於一個從小就喜歡聽口琴的我來說,學吹口琴也是理所當然的。當時,由於家裡窮買不起口琴,正好我有個同學家裡條件好,買了個口琴,本來想學的,但是,他發現自己吹了幾天沒興趣,後來就不吹了,就把它借給了我。從此,就開始了我的學吹之路。當時,我們班有一位叫小力的“才子”,口琴吹得特別聽,不但會吹曲子,而且會用舌頭和手打出節奏來,令我十分羨慕,後來我就向他請教,再自己琢磨,不久,自己也能打出很好的節奏來。
(3)口琴是村裡“文藝宣傳隊”的主要行頭。記得那時村裡大多有“文藝宣傳隊”,因為沒什麼樂器,就口琴、笛子、嗩吶、鼓快板、和二胡,有的甚至用碗做打擊樂器。
由於那時樂器種類較少,因此,口琴幾乎是許多宣傳活動必備的樂器,這也是口琴有過的輝煌。
2、退出歷史舞臺
(1)人們的需求廣了。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的經濟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吃得飽、穿的暖,到現在追求吃得好、穿的漂亮。人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對物質的需求,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如今,跳廣場舞、健身操、練瑜伽、太極拳、唱歌、畫畫、寫書法、學樂器等等的人越來越多。
(2)樂器種類多了。為了滿足人們不同的需要,所以,生產廠家為了賺錢,生產出各種不同的產品。就拿各種樂器來說,今天樂器的種類就十分豐富,除了傳統的民族樂器,常見的如:二胡、嗩吶、笛子、琵琶、古箏、阮、揚琴、葫蘆絲、巴烏等等之外,西洋樂器大大增加,如:單簧管、號、架子鼓、鳳凰琴、手風琴等等,特別是鋼琴,現在已經成為孩子們的首選。所以,可供選擇的樂器種類多了。
二、口琴自身的原因
1、由於口琴的種類比較少,只有五類:全音階、標準全音階、半音階、複音和合奏音等,它很難和其它樂器配合起來進行演奏,所以,幾乎大多數的樂隊都不待見口琴。這也是很難在演出場合看到口琴的重要原因。
2、由於口琴不受到樂隊的喜歡,所以,在流行音樂裡,幾乎沒有它的影子。由於沒有聽眾和觀眾,生產廠家也越來越少了。另外,由於現在可選擇的樂器種類多了,這也是口琴不受變的“小眾”的又一原因。雖然國家大力在中小學推廣口琴教育,許多學校還有口琴樂隊,但是,孩子們的藝術興趣和審美眼光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使現在是口琴樂隊成員,將來再拿起口琴的很少,更不要說喜歡了。
3、口琴和其它樂器相比,難度不是很大,不要花費多少時間,就能學得很好。因此,在許多人眼裡,“技術含量不高”,如果花了錢,學個技術含量不高的樂器,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可能覺得難為情。所以,現在只有少數中老年人喜歡吹口琴。
-
6 # 笨笨口琴
個人認為口琴應該算是比較大眾的樂器,因為體積小方便攜帶,而且表現力也不俗。之所以小眾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以前推廣最多的就是複音口琴,布魯斯口琴和半音階口琴是近幾年才慢慢推廣開的。我從小到大隻知道電子琴,確實沒接觸過吹口琴很棒的人,能碰到的口琴也是玩具級別的。
第二 口琴在以前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充當配角,經常在前奏,間奏,尾奏的時候能聽到,而且就算有的人聽到了,也不知道是口琴樂器。
第三 就是口琴沒有正規的考級制度,也可以說,因為其學習的特殊性,沒有正規化,在音樂學院也都是沒有課程的。
第四 一般孩子學習樂器,家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更加認可鋼琴吉他小提琴古箏等樂器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習口琴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學生算是最多的一個人群,網路的普及,以及口琴的多樣化,現在的推廣真的是非常快的速度了。經常在綜藝節目,影視中出現口琴的聲音,口琴正在向著大眾化前進,相信口琴的未來是光明的。
回覆列表
需求決定地位。因為在民樂組合和西洋樂組合裡,幾乎都用不到。沒有用自然就退位了。舉個例子,就說二胡和嗩吶,如果沒有趙家班,現在正經場合基本也沒人玩了。再說三絃,如果沒有德雲社,也早就淡出人們視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