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逗逗公
-
2 # 俯視城郭
250雙缸太雞肋!排量是個入門級,考慮這個級別價格肯定是關鍵因素了,做個雙缸唯一的好處就是稍微平順一點,車重增加和多缸的初段扭力下降等全是這個級別的缺點了。你去分析春風250和鈴木250的消費人群就能清晰的看到,小白買鈴木的多,有點基礎的都更喜歡春風250
-
3 # 使用者51811907257
拋開豪爵不談,因為他畢竟是從鈴木那裡拿到的雙缸技術,不是他自己研發的,當然,如果算他的話,那麼他就是唯一中中國產雙缸250質量穩定品質優秀的。
回到問題,不是中中國產做不了,工業製造發展到現在,我們的仿製能力越來越強,儘管難以仿製現在先進的有反山寨設計的發動機,但老一點的機器仿製是沒問題的,那麼為什麼還是做不出一款優秀的可靠的產品呢?這裡就有了設計團隊經驗不足的因素,材料科學水平不足的因素,還有就是產業工人不足,(我們的一線工人大多隻是農民工,並非正規產業工人,沒有技術評級,也沒有定期培訓。)最後還有市場成本控制因素,這個會決定配套零部件質量水準高低。所述這些不足,大家自己展開,我就不贅述啦。加上市場調查水平的限制,做出來的產品能達到現在的程度,已經算是中中國產廠家非常努力了,這是綜合因素造成的,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解決的,沒個十年八年的積累無法脫胎換骨。
好訊息是有簡單模式,那就是Excelle模式。由一個懂車懂消費者的人提出設計目標,設計團隊拿現成的成功範例做藍本,(例如本田CB500X)一定要照抄!照抄車架和發動機,因為人家是已經匹配成功的,車架全尺寸照搬,發動機隆鑫提供,(隆鑫這樣的動力公司為這個操作提供可能)外觀設計就沒要緊了,迎合最新消費理念就好。發動機和車架靠譜了,減震KYB剎車日清,輪胎倍耐力等等,都拿大品牌以確定品質,那麼最後的瑕疵只能在裝配工藝上了,這個就只能靠企業培訓和現場管理。所以,真的想造好一臺車,其實並不難,難的是怎麼把錢掙到手。不是好產品就一定能賺錢,市場策劃和營銷,銷售渠道佈局和售後服務都是決定因素,濟南鈴木那麼好的條件,做成現在這樣,對比同為鈴木合作方的豪爵,它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有好牌好資源,但生產管理不足,銷售渠道產品營銷更是跟不上,只能看著大好市場嘆息。
回覆列表
這個價格地平線也下不來吧,請不要脫離實際考慮問題,光是前後ABS就要四千塊,你還要求雙缸,穩定,哪有這麼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