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然閒談

    從小聽見一句古話,“遇蛇要麼不打,要麼就得打死”,因為蛇都是“記仇”的,如若留下一線生機,那將後患無窮。

    在湖北恩施州利川市,也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情,一個叫程地明的捕蛇人身前遭受到毒蛇的“追殺”,死後他的墳墓旁多次聚集大量的毒蛇,被當地人稱之為“蛇墓”,這些蛇在程地明生前都曾經進行過多次復仇。

    在程地明離世之後,這些蛇的“仇恨”依舊久久不能消散,這才發生毒蛇聚集的事情,對於蛇復仇的事情是真的嗎?

    當初程地明到底做了些什麼?這些蛇都是奔著程地明來的嗎?還是說他已經讓這些蛇給記恨上了?

    這些種種情況又該如何解釋呢?

    程地明在被毒蛇“追殺”之前曾經做過幾年的捕蛇人,一次上山途中偶遇大量毒蛇,與同伴一起突圍消滅了幾十條毒蛇,這件事在1986年的《江漢早報》曾經有過記載,當時也有記者去採訪過程地明,經歷過這件事後,陳地明倒也消停了兩年,在這兩年裡程地明並沒有受到什麼“報復”。

    反而是在兩年後程地明忍受不了“高價購蛇”的誘惑,轉而繼續從事捕蛇人的事業,畢竟這來錢快。

    隨著程地明捕的蛇越來越多,他遇到的毒蛇也越來越多,有一次被一條毒蛇咬了一口之後,雖然搶救了過來,但程地明似乎與這種毒蛇槓上了,他山林田間,他都會遇見這種毒蛇,恰巧他兩年前曾經與同伴消滅過幾十條這種毒蛇,以至於村裡人都流傳說他是被毒蛇給“報復”了。

    尤其是在三年後,也就是1991年,程地明在田間勞作時被這種毒蛇咬到,因無人及時發現而身亡,這種毒蛇是一種“後牙毒蛇”,除非傷口接觸到蛇的後牙,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中毒的,但從程地明身上大家發現了幾十個傷口,這些傷口都是這種毒蛇咬出來的。

    難道當初程地明真的招惹了這些毒蛇,讓這些毒蛇五年後依舊記得?還是說蛇真的會記住人的容貌進行復仇?

    這種說法在幾十年前讓很多人深信不疑,與此同時也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為什麼這些蛇會“記得復仇”呢?

    其實不論是程地明被蛇“追殺”事件,還是說蛇會復仇,這些說法都是謠言,且都是無理無據的。

    這件事說起來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就說程地明被毒蛇“追殺”事件 ,從這其中我找到了幾個很明顯的漏洞。

    ①、程地明在被蛇“追殺”是在山林滅蛇大約兩年半後,距離他剿滅大量毒蛇已經過去了這麼久,為什麼沒有一條毒蛇來找他復仇?

    ②、當初與程地明上山的還有兩人,這兩人為何沒有被複仇?

    ④、程地明既然被這些毒蛇給盯上,那為何他居住的地方沒有遭遇一條毒蛇?他的家人也沒有被毒蛇所傷?難道這些毒蛇如此有“職業道德”,還講究“復仇當事人”?

    ⑤、這些毒蛇與程地明的遭遇不是一次兩次,為何偏偏是在五年後在田間突然對程地明大規模攻擊?在無人親眼目睹期間,究竟又發生了什麼?

    以上五個“漏洞”都沒辦法解釋程地明為何會被“蛇追殺”,但能夠解釋這件事存在前後不合理的情況,這些不合理的情況就是它到底存不存在的證據。

    蛇真的會“記仇”嗎?

    不會

    蛇並不具備“長期記憶”能力,蛇的腦容量非常的小,別說與人類相比,就與狗來比較就相差甚遠,狗能夠透過氣味分辨記住人類的氣味很久,同時對氣味的感受能力也是人類的千倍以上,但蛇不一樣。

    蛇是透過熱感與嗅覺來“考量”周圍動靜的。

    1、蛇嗅覺很是發達,它可以分辨空氣中多種氣味,本質上來說人也是有氣味的,蛇可以根據不同的氣味來分辨不同的獵物,以及危險,也可以分辨人身上的氣味,但要說“追擊人”就不可能了。

    2、蛇在透過舌頭捕捉空氣中的“氣味分子”後反饋到頭部的鋤鼻器,透過鋤鼻器獲得氣味反饋,這個過程是需要蛇的舌頭不停捕捉空氣中的氣味分子,一旦氣味分子消散,蛇就會失去目標與方向。

    3、熱量是蛇主動攻擊的方向之一,蛇雖然是冷血動物,但對熱量感應非常敏捷,人體對於蛇來說也算是一個熱量源頭,它可以透過舌頭來感應到“獵物”的具體“熱像”,但人的“熱像”都是大同小異的,以蛇的腦容量是沒辦法分辨這其中差別的。

    4、以蛇的神經元來分析,它在動物裡面都是比較低端的存在,與狗、貓這些動物相比都被甩了幾條街,更別說與人相比了,蛇是以環境感知外界,對外界並沒有太多的記憶力。

    5、並且蛇類都是“睜眼瞎”,有些蛇甚至還有高度“散光”,對獵物的聚焦根本就如同幾千度的近視眼一樣,讓它們記住人類的模樣進行“復仇”?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在林子里人只要一離開,這些蛇可能轉眼就感受不到氣味與熱源了,追蹤都沒辦法,談何復仇?

    6、《農夫與蛇》的故事把蛇描寫為恩將仇報,這個寓言也成為了“好心反而沒好報”的典型,蛇被農夫揣進懷裡時是被冰凍的,根本無意識,蛇受到熱量慢慢復甦之後感受到了身體之外的氣味與熱量,這對蛇來說就是“威脅”,因為它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成為了獵物,所以農夫把手揣進兜裡時被蛇咬了,這不是蛇的“恩將仇報”,而是它在自我防禦。

    其實“恩將仇報”這個詞完全就是人類強加給蛇的,蛇懂什麼叫恩將仇報嗎?它又懂得什麼叫復仇嗎?

    蛇在大自然裡並非無敵,它也有不少的天敵,就比如“蜜獾”天生就是蛇的天敵,捕蛇根本就沒有什麼難度,如果毒蛇有復仇心裡,為什麼沒有集結大規模的毒蛇去圍攻蜜獾呢?

    除此之外禿鷲、蛇鷲都是蛇的天敵,就算在蛇類這個大家族裡面,很多蛇也是以其他蛇為食物的,就比如說菜花蛇,別看人類給它起了這樣一個人畜無害的名字,但它王錦蛇的大名可是在蛇類裡面響噹噹的。

    就像《農夫與蛇》的寓言故事一樣,恩將仇報是人類強加給蛇的描寫,這蛇會復仇何嘗不是人類強加給蛇的另外一種“心理狀態”呢?

    在人類的“基因片段”裡,本能的對蛇有恐懼感,這完全來自人類進化早期留下來的恐懼,加上對蛇的不瞭解,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傳說,因為一些而聯想到的事件被演化得越來越誇張。

    別說是蛇,就是狗在人類眼裡也有“不同”,蛇會復仇,那狗也會看到“人類看不到的東西”,狗當然能夠看到人類看不到的東西,這完全源自於狗的眼睛與人類的眼睛機構不同,它們能夠看到更加細膩明亮的光線,在黑夜也能夠看到很遠,也能夠聽到人類聽不到的聲波。

    這完全源自於人類自身的缺陷,能夠聽到的聲波頻段與狗不一樣而已,但由於很多人不懂不瞭解這其中的差距,也就演化出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了。

    對於程地明“毒蛇追殺事件”,我認為是非常誇大其詞的說法,程地明長期遇見毒蛇不假,但這絕對不是毒蛇追殺的原因。

    我分析了一下,當初程地明之所以會遇見這樣的情況,主要有以下這幾個原因。

    1、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程地明捕捉的蛇是以菜花蛇為主,這種蛇也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蛇,不僅無毒味道還好,讓很多野味飯店都很喜歡,程地明當初的這些蛇都流入了野味餐廳,菜花蛇又叫王錦蛇,主要食物有鼠類,青蛙以及毒蛇,農村有句話叫做“一里王錦蛇,十里無毒蛇”,程地明早期沒有遭遇大量毒蛇是因為生態鏈還算完整,但隨著他捕蛇的數量越來越多,生態鏈被破壞,毒蛇沒有天敵大量繁殖,以至於當地毒蛇數量增加。

    2、菜花蛇身上有一種特別的“臭腺”,這種臭腺是菜花蛇逼迫毒蛇出來的絕招之一,程地明長期捕捉菜花蛇,身上的臭氣已經很濃烈,路過山林驚擾出毒蛇不足為怪,蛇是隻捕捉氣味的,它們可不會分辨到底是不是人類還是其他蛇類。

    3、程地明最後被毒蛇咬中,這完全就是自斷絕路,程地明遇見的這種毒蛇叫做紅花野雞項蛇,這種毒蛇咬到人如果傷口沒有接觸到毒腺是沒事的,它們的毒腺又在後牙處,一般來說只要不咬到手指,或者傷口較深的地方都不會中毒,但程地明還是被咬了幾十個傷口,如果他沒有激怒這些毒蛇,會有如此遭遇嗎?

    程地明身上菜花蛇氣味本來就非常刺激毒蛇,以至於讓毒蛇處於混亂狀態,程地明沒有菜花蛇的捕獵能力,也沒有菜花蛇的絞殺能力,這些蛇被刺激之後一股腦的圍攻程地明,這結果自然就顯而易見了。

    這不是什麼報復現象,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這只是毒蛇的一種自我防備,在遇見天敵氣味時被其壓制,在被攻擊的時候拼命反擊,菜花蛇可以躲過,程地明可不一定能夠躲過。

    毒蛇之所以與程地明頻頻遭遇,這完全就是氣味的因素,與蛇會尋仇無關,也不存在蛇會報復的情況,這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蛇對刺激類氣味分子反應很強烈,比如硫磺就能夠驅趕蛇,這主要是硫磺分子能夠破壞蛇的鋤鼻器,打亂它的嗅覺感知,它是感受到了危險。

    硫磺加入酒精又會加速揮發,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在一定程度上的空間佈滿硫磺分子,這也是端午節撒硫磺酒的由來,夏季蛇蟲較多,這種做法就是為了驅趕蛇。

    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認知來看待問題,如果程地明沒有過分的捕蛇,沒有讓生態鏈失衡,那他就不會有這樣一個意外,這樣的結果也算自己給自己斷了後路。

    如此解釋之後,你認為它還算未解之謎嗎?

    說在最後:

    大自然的生態鏈都是一環扣一環的,一環的缺失都會引發大面積的生態災難,對於我們來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是重中之重。

    如果都把環境保護好了,自然也不存在什麼失衡的情況,蛇為什麼會追尋獵物,這當然是氣味使然,你不招惹它,它自然也不會招惹你。

    保護生態鏈的完整,是你我的責任,也希望這樣的悲劇不會在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慶假期已過三天,接下來的3天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