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器1

    本人不懂哲學,因為哲學太難懂,自己又太笨。但是,這並不能阻止我去理解哲學的意義。我以為,哲學至少有兩種,一種為理論哲學,一種為實用哲學。中華傳統文化中,系統論述哲學理論的確實不多,但碎片的論述卻比比皆是,比方說陰陽學說,那可說得上博大精深。儒家思想主要講的是齊家治國修身,其中貫穿了幾乎所有的哲學智慧,是實用哲學之大成。再說道家思想和中庸之道,本身就富含著深刻的哲學原理,其它的就不多說了。人類其實大多屬於實用主義者,華人也不例外。既然有了那麼多涵蓋一切的實用哲學擺在面前,理論哲學就自然不被看重了。人生苦短,空談誤己又誤國,還是現實點好,哈哈。粗淺看法,期不吝賜教。

  • 2 # 玄谷真人

    首先,怎麼定義哲學?中國很多哲學智慧的追問是透過修道來完成的。也就是用身心來實證。

    從問題來看,問話者是認為漢代尊儒以前的中國在先秦是有哲學家的。如果按西方那種思辨哲學論,其實諸子也不是這樣的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易傳都是有易道根源的,不是西哲那種從基礎性哲學問題思辨的。

    但是,一個文明若中國這樣走幾千年,相關世界觀問題是必須思考,必定給予了體系化回答的。先秦就是老子、孔子《道德經》、《易傳》這樣的作品,以及莊子、孟子等的作品。

    漢代尊儒以後沒有嗎?偽問題。中、印、地中海、波斯四個文明圈在樞軸時代思想發華以後,就只有中國是文化思想發展有連續不斷性的。包括吸收外來文化以融匯創造新文化思想。這恰恰反映了尊儒並不是思想專制,或者說比西方獨尊基督教要文化寬容,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包容性與中華文化迴應外來文化的能力超過任何文化。

    吸收外來文化在樞軸時代以後是必然的。在外來文化衝擊下回答問題發展思想是一個文明正常的演化途徑。這在易叫交。問題是除了中國和近代西方以外,別的國家還沒有這個文明發展能力。

    印度從沙門思潮以後,還有什麼思想發展?商羯羅那種與中國佛教如慧能等有的一比,但理學、心學、氣學這種這一時代的思想,印度就什麼也沒有了。那印度是不是有外來衝擊也沒有文化再造能力?

    波斯還有什麼思想發展?

    至於西方,所謂古希臘的思想據說也是在古埃及影響下發展的。古羅馬之後再也談不上。一直到文藝復興。但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是西方完全在自己文化基礎上發展的嗎?不是。是從阿拉伯、東羅馬吸收發展的,是在蒙古衝擊下發展的,是吸收明代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

    原生文明誕生以後,沒有吸收其他文化的思想發展中外都不存在。只有中國文化根基深,吸收再發展不斷,比西方文化思想鏈條完整。如我們發展玄學時,西方沒有相應思想發展。如我們發展道教、佛教深入探究時,西方也只是在玩經院哲學。而我們在新儒家復興時,西方還在中世紀。我們宋儒人文主義思想發展已經基本完成了,西方才文藝復興。

    那麼,從魏晉玄學到道教、佛教的發展,再到理學、心學、氣學、實學的發展,中國是出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家、哲學家的。王充、王弼、郭象、範縝、王通、慧能、紫陽真人、邵雍、周敦頤、二程、朱子、陸九淵、陳獻章、王陽明、王廷相、李贄、黃宗羲、王夫之,等等。

    只是到了清朝比較沉寂,研究樸學。然後,西方衝擊就來了,迎來了新文化運動,出了一批大師。而今國內各種思潮在爭鳴,數十年再出一批思想家是可以期待的。只是純粹的哲學家,大概東西方都不會有了,不是那個時代了。

  • 3 # 時代傻瓜李博士

    人的思想一旦被某種權威思想束縛,他就很難有突破性進展。《西遊記》中的一些情節值得人思考,①孫悟空大鬧天宮,但再怎麼厲害還是跳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②觀音菩薩送給孫悟空的緊箍咒,如不聽話,肉體凡身的唐僧也能制服他。③孫悟空用金箍捧在地上畫個圈,讓唐僧等進入圈內,妖魔鬼怪就近不了身。 在社會上生存,我們做什麼都不是也有個圈嗎?圈束縛你的行為和思想,但從另外一方面講,可以讓你安身立命。

  • 4 # 好好學習0531

    獨尊儒術之後,就不允許有別的想法,獨尊即是禁錮,當然不會有其它不同思想可以發展壯大,沒有不同思想的碰撞,當然不會有大的哲學家了。。。。。哲學家可不一定是文人,文人是麼概念?

  • 5 # 洪權心理

    現象只有一個。會有多少個理解呢?哲學是觀察現象後總結。那麼,中國的文化,為什麼沒有創新?因為,那已經接近真相了!西方哲學經歷這麼多年,也已經幾乎沒有進步,可是跟東方體系比,還是如同嬰兒,到處都是漏洞。

  • 6 # 手機使用者弘毅

    漢朝的董仲舒倡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由於被漢武帝採納,並大力推廣,因此,儒家學說正式登上了政治歷史舞臺,從上到下都學習儒學,宣揚儒學。儒學在二千多年的時間裡,都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外部意識形態。是他們統治人民,穩定封建大廈的人文基礎。也是廣大勞動人民修身養性,勵志的道德文字。我認為它在中國的文化長河中是功過參半,喜憂參半的。即使是原汁原味的儒術也有很多束縛人們思想麻痺人民群眾的論調,比如:孔子的天命論,主張勞動人民忍受封建壓迫。即所謂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人者食人,治於人者食於人`等思想論調,到了董仲舒時代,還進一步把這種思想擴大化。給這種思想披上神秘的外衣,也就是說,封建統治秩序的形式不是人為的,是上天安排的。所以皇帝稱為天子,百姓稱為子民。這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的內涵之一。

    到了宋代,儒術更是被道家,佛家,還有一些迷信學說所滲透,出現了傑出的大儒朱熹,著名的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就是這位大家提出的,與其說他將儒學發揚光大,還不如說他將儒學改得面目全非,他的這一論調對剝削和壓制民眾在整個封建時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按提問者的意思,孔子和董仲舒算偉大哲學家的話,那麼,宋代的朱熹也算一個,但他畢竟不是原創,因而只算是改良派,談不上更偉大。其實按西方哲學標準,他們都不是哲學家,只能算是思想理論家。因為他們的主張都只是排列了一系列的道德倫理,缺乏哲學應有的思辨性。更缺乏嚴密的遇輯體系,是一套套讓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道德教條。也許會有人說:難道幾千年的文化積累,真的找不到幾個哲學家嗎?其實,在獨尊儒術之後,被公認的更偉大的哲學家只有一人,那便是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

    大儒王陽明先生的心學核心理論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但我最欣賞他的天理就是人慾,人慾便是天理的論調,他的心學開啟了人智,解放了人智,比起反人性的統治中國千年的程朱理學,具有開創一代哲學新風的作用。如果不是明朝統治者的冷落和阻撓,那麼,能釋放出歐州文藝復興時的能量也未嘗不可。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有為當時有這麼一部偉大作品的問世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也為大師的心學主張在當時沒有得到應用和推廣而扼腕嘆息,但幸運的是它最終得以傳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農村的喪葬禮儀如此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