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溪霖白澤

    《易經》中“獨立不懼,遁世無悶”的智慧

    “獨立不懼,遁世無悶”出自《易經》大過卦象傳: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

    大意是:《大過卦》的卦象是巽(風)下兌(澤)上,巽在這裡代表木,故為水澤淹沒了樹木之表象,象徵極為過分;君子取法這一現象,就應當堅持自己的操守,進則超然獨行,不必顧忌和畏懼他人的非議;退則逃避世間,不為隱姓埋名而苦悶煩惱。

    宋代黃庭堅《書幽芳亭記》中對“獨立不懼,遁世無悶”有這樣的解釋: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而後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者也。

    如果一個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過其他計程車人,那麼就成為國士;如果一個女子的姿色超過其他的美女,那麼就稱之為國色;如果蘭花的香味勝過其它所有的花那麼就稱之為國香。自古人們就以蘭花為貴,並不是等到屈原贊蘭花之後,人們才以它為貴的。蘭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長在深山和貧瘠的叢林裡,不因為沒有人知道就不發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殘酷的摧殘後,也不改變自己的本性。這就是所說的避世而內心無憂,不被任用而內心無煩悶。蘭花雖然含著香味形狀美好,但平時與蕭支沒有什麼兩樣。一陣清風吹來,他的香氣芬芳,遠近皆知,這就是所說的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易經》文言傳中對乾卦第一爻作解釋的時候: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大意是:初九爻辭說:“潛藏的龍,無法施展。”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龍是比喻有才德而隱居的君子。操行堅定不為世風所轉移,不求虛名,隱居避世而沒有苦悶,言行不為世人所賞識而沒有煩惱。樂意的事就施行它,憂患的事就避開它,堅定而不可動搖,這是潛龍的品德。

    為什麼會獨立不懼呢?《論語》顏淵篇中孔子與司馬牛的對話,給出了一個答案: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司馬牛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自己問心無愧,那還有什麼憂愁和恐懼呢?”

    唐朝人姚思廉在《梁書》中處士篇中,這樣把隱士分類:

    《易》曰:“君子遁世無悶,獨立不懼。”孔子稱長沮、桀溺隱者也。古之隱者,或恥聞禪代,高讓帝王,以萬乘為垢辱,之死亡而無悔。此則輕生重道,希世 間出,隱之上者也。或託仕監門,寄臣柱下,居易而以求其志,處汙而不愧其色。此所謂大隱隱於市朝,又其次也。或裸體佯狂,盲喑絕世,棄禮樂以反道,忍孝慈 而不恤。此全身遠害,得大雅之道,又其次也。然同不失語默之致,有幽人貞吉矣。與夫沒身亂世,爭利干時者,豈同年而語哉!《孟子》曰:“今人之於爵祿,得之 若其生,失之若其死。”《淮南子》曰:“人皆鑑於止水,不鑑於流潦。”夫可以 揚清激濁,抑貪止競,其惟隱者乎!自古帝王,莫不崇尚其道。雖唐堯不屈巢、許, 周武不降夷、齊;以漢高肆慢而長揖黃、綺,光武按法而折意嚴、周;自茲以來, 世有人矣!有梁之盛,繼紹風猷。斯乃道德可宗,學藝可範,故以備《處士篇》雲。

    大意是:《易》說:“君子逃離塵世,不覺得煩悶,特立獨行,不知道畏懼。”孔子稱長沮、桀溺為隱士。古代的隱士,有的以聽到禪代之事為羞恥,以讓出帝位為高尚,把萬乘帝位當作是垢辱,走向死亡卻毫不後悔。這種人輕視生命,看重道義,世所罕有,間或出現,是上等的隱士。有的充任監門以自養,在柱下作吏而託身,生活簡易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地位低下卻毫不顯露慚愧的神色。造就是所謂隱於市朝的大隱士,地位又在上等隱士之下。有的裸露身體,假裝瘋狂,弄瞎眼睛,弄啞嗓子,離絕塵世,拋棄禮樂以迴歸正道,強忍住不談孝道慈愛,不顧恤親情。這種人保全自身,避開禍害,掌握了德高有才的人避世之道,地位又在大隱士之下。然而這些人都同樣沒有忘記緘默不言的要領,處在幽隱之中守住正道,最終得到好的結果。他們和那些投身亂世之中,爭逐財利、迎合世俗的人,哪裹能夠同而語啊《孟子》說:“現在的人對於爵祿,得到它就好像獲得生命,失去它就好像失去生命。《淮南子)說:“人們都用靜止的水作鏡,不用流水作鏡。”能夠激揚正氣,衝去汙濁,遏制貪髒枉法的風氣,制止爭權逐利的行為,恐怕衹有隱士才能做到吧!從古以來,沒有一位帝王不崇尚隱士的操守。即使是唐堯也不能使巢父、許由屈志相從,周武王也不能使伯夷、叔齊丟下自己的操守稱臣。漠高祖放肆傲慢卻恭敬地禮待綺裡季、夏黃公,漠光武帝按法治理天下卻對嚴光、周黨屈意順從,從那以後,世世代代都有這樣的情況。有梁一代,國家興盛,繼承前代的風教德政,凡是道德值得效法,學問可作楷模的隱士,都把他們列入《處士篇》。

    “ 獨立不懼,遁世無悶”的孔子

    《史記》孔子列傳中記載了這樣的一件事:

    孔子遷居到蔡國三年,吳國攻打陳國。楚國救援陳國,軍隊駐紮在城父。

    聽說孔子住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上,楚國便派人去聘請孔子。

    孔子正要前往拜見接受聘禮,陳國、蔡國的大夫商議說:“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賢人,他所指責諷刺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長久地停留在我們陳國和蔡國之間,大夫們的施政施、所做所為都不合仲尼的意思。如今的楚國,是個大國,卻來聘請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國被重用,那麼我們陳蔡兩國掌權的大夫們就危險了。”

    於是他們雙方就派了一些服勞役的人把孔子圍困在野外。

    孔子和他的弟子無法行動,糧食也斷絕了。跟從的弟子餓病了,站都站不起來。

    孔子卻還在不停地給大家講學,朗誦詩歌、歌唱、彈琴。

    子路很生氣地來見孔子:“君子也有困究的時候嗎?”

    孔子說:“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堅節操不動搖,人小遇到困窘就會不加節制,什麼過火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 獨立不懼,遁世無悶”的陶淵明

    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 2 # 紅塵煉心中

    遁世不見得會無悶,所謂悶,心被關在門裡了,封閉起來了,就會悶,他為什麼要遁世呢?就是想把自己的身關起來,不跟外界接觸,心關起來,不理外面的世界了。這其實就悶了,他還是煩惱的,心想不受影響還是受影響,身想邁出去行動關心一下又不肯違背原則。這就糾結了。

    不見是而無悶呢?我理解為不見是非,這個人就沒有煩惱了。這個境界就高了,不是站在個人的角度,不是站在集體的角度,不是站在任何特定的角度,只要有角度就有捍衛的中心點,那麼必然有是非,有是非就有煩惱,就悶了。那麼他沒有特定的角度,可能他會站在多個角度,所有角度看問題,也可能他一個角度都沒有,他處在圓融無方的境地,和天地宇宙同步,那個可能就沒有煩惱了,他無悶了,這是開悟的境界,不是簡單能達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個剪輯影片是免費的而且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