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繁星落石

    如果能夠申請到更多的必要專利,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因為是必要專利,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會很難繞開,那華為就有權選擇是否授權專利,以及以怎樣的策略授權,而不是反過來受制於人。

    不過並不是說專利申請數量上去了,就真的代表掌握了這個行業,站在了行業的巔峰上。必要的專利是和核心相關的,也就是最基本的東西,但是在此之上想要構建功能完整效能出色的產品,還需要其他的技術和專利,這些專利雖然不是非用不可,但是很可能是想要得到某種效果就繞不開的技術。如果在這個方面被別人超過,透過專利交叉授權的方式,華為或者說其他中國廠商也佔不到什麼便宜。

  • 2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其實從4G時代開始,其實中國的通訊領域確實有了長足的發展,在4G時代甚至說可以和國際巨頭打了一個平手,或者說平起平坐的狀態,到5g時代甚至有一些趕超的意思,尤其是華為目前可用的專利基本上是領先高通比較多。

    而國外的媒體也表示,躺著賺錢的時代終於讓華為等來了也就說在下一個通訊標準時代,華為的專利授權費將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這個專利授權可能涉及到國內以及國外的很多企業。

    但事實上,不要以為華為擁有了這些專利就可以繞過高通的專利使我們知道,目前來看的話,所有的智慧手機其實都無法繞過2g時代,因為最基礎的通話其實就是2g標準,而高通的優勢恰恰是掌握了從2g時代開始,包括3G以及4G的很多專利。

    也就是說高通在這一方面表現的是非常強硬的高通,像無論是國內廠商還是國際巨頭都表示,無論是手機廠商使用了誰家的基帶,都需要向高通再繳納一份專利授權費。這一點,蘋果沒有繞過華為,也同樣是沒有辦法。

    所以可以說這麼多年以來,我們都一直在追趕國際巨頭的步伐到5g時代,終於是有了一個相對較大的突破,但終究還是要為以前的落後付出代價,這是必然的,只能說核心技術還是要持續的研發。

  • 3 # 對沖1

    按照目前測試的情況,目前mimo技術路線是死衚衕,所以圍繞mimo路線的專利統統作廢,也就是說50%的專利基本上進棺材了,談什麼收費,這就是技術的悲哀,為什麼華人不喜歡搞技術,風險實在大,大家會問為什麼,原因mimo不適合商用,目前按照測試情況看,電費將會達到破天荒的6/12萬/基站/年,遠遠超過預想,中國移動如果做sa覆蓋,那麼年電費使用將超過3000億(600萬基站)用了這麼多電費還不能達到廣義覆蓋,因為還需要皮基站和飛基站來補充,這兩塊電費還未計,據本人研究這些所謂的5g專利大部分是和mimo路線有關,所以這些所謂技術成果完全成為垃圾,剩下的也不會有太大價值,只有基帶晶片的一些成果可用,能不能成為收費專利還不一定!

  • 4 # 葛小波不見了

    一個技術的專利其實分為了核心專利和基礎專利,基礎專利10個都不一定有一個核心專利有價值。因此,我們只是單純的從專利數量上來衡量5G時代誰最牛,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在4G時代,為什麼高通壟斷了90%以上的市場?

    其實4G時代,高通的專利數量也不是最多的,但是卻被各種手機廠商罵,被迫支付大筆的專利費給高通呢?

    因為高通掌握了幾個核心的4G通訊專利,也就是CDMA的核心協議。

    做個比喻:我們看電視,衛星已經發上天了,通訊協議都已經早就定好了,如果賣電視的廠家或者賣機頂盒的廠家要生產機頂盒的時候,就必須準守這個協議,不然就用不了。而這個通訊協議就是一個核心的專利。

    基礎專利呢?就好像天線的標準,解碼器的標準等等,這些專利雖然也很重要,但是並不是唯一的,是可以被替代的。

    而高通也就是掌握了這部分核心專利,以至於不管是蘋果、三星還是華為,都必須賣出一部手機,就支付高通一筆專利費。即使蘋果和華為並沒有使用高通的CPU,這筆專利費也是省不了的。

    當然,華為在4G時代後期,也掌握了不少4G的專利,透過專利授權置換,少給了高通不少的專利費。但是蘋果就沒這個本事了,以至於和高通打了很久的官司。

    到了5G時代,華為異軍突起,直接影響了全球的通訊行業

    高通肯定是不願意看到華為的壯大的,而華為也確實掌握了不少5G的核心專利。不過,5G時代和4G不一樣了,由於4G時代各個地方有著不同的標準,以至於全球的4G標準很亂,並不利於手機的生產和全球的漫遊。

    因此,3GPP這個神秘的組織就開始約束5G的標準了,誰的標準更先進,更強大,就使用誰的,這才出現了2016年的投票。高通和華為的角力,而聯想的投票也就影響了當時的5G結果,以至於全華人民噴聯想。

    而這個時候,核心的專利就更加的重要了,我們不光要看數量,還要看質量。在基礎標準上,協議上,拿到更多的專利,這樣才能夠做到躺著賺錢。

  • 5 # 追科技的風箏

    反映中國科技實力整體提升。中國現在把資訊科技研發作為智慧製造的基礎,整合各類資源5G相關技術。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科技企業申請5G通訊SEPs件數位居全球第一,佔到34%,其中華為佔比15%,位居第一。中興通訊、中國電信科技研究院等其他單位也表現不錯,都進入前九名。各企業都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經費,其中華為投入每年都在100億美元以上,強大的財力支援使中國科技企業在5G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雖有專利但掙錢很難。專利收費的基礎,比如高通在今年第一季度收取的專利授權費達到了11億美元,其中還含了華為交的5億美元。但是對於華為來說,事情並沒那麼簡單。第一,華為不贊成收取過高的5G專利授權費,認為這可能影響行業發展。第二,華為與高通等公司在通訊專利上交叉授權多年,專利費怎麼收取、收取多少,都需要彼此博弈,看起來專利很多,但具體到某項核心專利上,未必是專利多的廠商就佔優勢。第三,在4G基礎上,華為取得5G專利領先,目前就擁有了最強的專利組合,但是短期仍然無法撼動高在3G、4G時代積累的專利優勢、收費市場。華為的專利必須融於大局。5G基站投入巨大,5G網路商用的壓力今後將由三大運營商承擔,但是他們的盈利模式並不清晰。華為應該與三大運營商合作,形成產業鏈條,共同抵禦5G經營的風險,探索應用和商業模式。有技術專利等上游優勢,以後轉化到終端的市場優勢。目前華為要參與終端的運營中,把市場的蛋糕做大,產業鏈上的各個廠商都能從中獲利,這才是華為研發技術專利的價值,反過來也能刺激華為更多的技術的專利誕生。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6 # Geek視界

        根據最新訊息,5G標準必要專利申請數量,中國佔比達到了34%,華為申請的數量佔比15.5%,也就是“華為即便不再美國銷售5G基站,仍然可以獲得專利使用費”。

        標準必要專利(ESP)

        標準必要專利,是指達到某一行業標準的要求而必須使用的專利。比如上次5G投票事件,在增強移動寬頻eMBB場景中,高通主推的LDPC碼為資料通道編碼,就屬於標準核心專利,華為主推的Polar佔據了短碼、控制通道的主導權,同樣屬於標準必要專利。

        目前,5G標準暫時只確定了一個場景的標準,還有兩個標準未確定,希望華為在接下來的投票能獲得更多的標準必要專利。

        中國的5G真的領先嗎?

        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疑問“中國的通訊產業落後美國20年”。美國科技全球領先,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領域都是第一,美國的計算機的確非常發達,微軟、英特爾、甲骨文、谷歌等,這些廠商的地位至今無法撼動,但是美國的通訊行業這幾年沒落了,比如1G時代的王者“機車羅拉”。

        在3G時代,依靠TD-SCDMA制式,中國的行動通訊已經有了一定的話語權,雖然TD-SCDMA網路飽受詬病。到了4G時代,華為、愛立信、諾基亞、高通為代表。華為依靠4G專利主導地位和部分3G專利已經開始受到了不少國外廠家的專利費。但是全網通手機,無法繞開CDMA、WCDMA、CDMA2000等制式,還是要給高通交“專利費”的。

        到來5G時代,截止現在,華為已經獲取了15%的必要專利,中國獲取了34%的標準必要專利。美國以安全為由,聯合其他國家,禁止使用華為的5G裝置。但是華為獲取的大量開發5G產品必備的標準必要專利,所以IPlytics執行長表示“華為即便不再美國銷售商品,仍然可以獲得專利使用費用”。

        總之,中國的5G技術已經可以在世界立足,華為的5G裝置也是值得信賴的,在通訊領域,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庫梅爾·南賈尼的新劇《Little America》,主要講述了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