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
2 # 每天一詩綴詩園
《西廂記》
鶯鶯張生一見鍾,
君子救難大義申。
夫人許婚窗紙破,
兩情乾柴烈火焚。
老朽賴嫁改兄妹,
天崩地裂雨傾盆。
一個失魂氣息奄,
一個露真欲救生。
花園羞澀誤會起,
書生頻臨又絕命。
如此死逼鶯無退,
大逆奇恥鴛鴦融。
幸有紅娘善同情,
千古絕唱始誕生。
《西廂記》
鶯鶯張生一見鍾,
君子救難大義申。
夫人許婚窗紙破,
兩情乾柴烈火焚。
老朽賴嫁改兄妹,
天崩地裂雨傾盆。
一個失魂氣息奄,
一個露真欲救生。
花園羞澀誤會起,
書生頻臨又絕命。
如此死逼鶯無退,
大逆奇恥鴛鴦融。
幸有紅娘善同情,
千古絕唱始誕生。
崔夫人聽了這樣說,也就讓步了,就同意鶯鶯嫁給張生,嫁給張君瑞。但是提出一個條件,她說,我們崔家已經有三代所招的女婿都有官職的,現在張生考都沒考中,她說三代不招白衣女婿,所以現在就是說立刻讓張生上京去趕考,考取了回來我讓他們結婚,考不取、你就別怪我了,我仍舊要把鶯鶯嫁給我的侄子。
那麼現在所有的戲、《西廂記》的改編本以“長亭送別"結束,就是老夫人和廟裡的法本和尚以及崔鶯鶯、紅娘送張生進京去考,到這個地方結束。這種結束的方式方法呢,現在的觀眾是能夠接受的,從前為什麼後面要寫個大團圓的結尾呢。
文化學者陳多說,“《西廂記》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西廂記》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那麼到了明朝初年,出了一個批評家,他對《西廂記》的風格用了四個字,叫“花間美人”,“花間美人”,所以說它實在是從語言、文字、到它的風格、到它的故事就是充分給觀眾、給讀者一種美感,所以叫“花間美人”。有人把《西廂記》和古希臘的悲劇《俄狄浦斯王》和印度的音樂詩劇《沙恭達羅》列為世界三大古典戲劇,這個是日本人說的,這都是世界上比較早期出來的大戲。但是這王實甫寫的是雜劇,到了明朝以後,雜劇已經不大有演出了,所以王實甫的《西廂記》在明朝、在清朝改編的很多,改編成各種地方劇種,現在崑曲唱的《西廂記》不是王實甫的《西廂記》,是後來清朝、明朝人改寫的,但是很多唱詞還是借用了王實甫的原作。現在崑劇舞臺上演出的是南《西廂》,就是講呢當年王實甫的《西廂記》是用北曲音樂演奏的,現在的崑曲是屬於南曲系統,這個本子改編成功之後,就稱為叫南《西廂》,憑良心講,南《西廂》的改編把北《西廂》某些精華改編的時候是有所流失的,但是《西廂記》能夠流傳到今天,流傳在整個明代舞臺上面、清代舞臺上面一直到荀慧生改編成為《紅娘》,一直到現在各個劇種的演出應該講南《西廂》是王實甫的《西廂記》到現在各劇種的《西廂記》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橋樑,它也起了一個橋樑的作用。
到清朝情況更加不得了,清朝的《西廂記》、清初有個學者叫金聖嘆,他所批評的《西廂記》的本子從他自己開始一直到辛亥革命為止,單獨金聖嘆的《西廂記》的本子就有一百多種版本,所以這個影響之大,是大的無邊無界。那麼國外的翻譯本也有很多,國內現在的改編本、可以說各劇種的改編是相當多的,到當時的目前為止可以說是當年越劇院的改編本、改編得對原著的精神體現得最充分。這個戲而且對於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團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1990年前後,1990年、1991年,香港、臺灣和上海歌劇院的許多同志三方面合作編了歌劇《西廂記》,在上海、在香港、在臺北演出。上海主要出的是紅娘,唱的人叫陳小群;臺灣出的是鶯鶯,這個戲演出之後,在三個地方演出,效果非常好。
《西廂記》除了它劇本本身之外,就是講對戲劇、音樂、雕刻上都有各方面的影響。比如說安徽和江南一些地方,古老的建築門樓上面常常有木雕、磚雕、雕刻,裡的採取西廂故事的也相當多。西廂故事影響最大的一次是在《西廂記》一套郵票發行了之後,也很受歡迎的,是一個畫家,叫王叔暉畫的。這個郵票發行了之後,凡是和中國通郵的國家,人家就通通都能欣賞到《西廂記》的繪畫了,一套、四張,畫得非常精美,這是一個方面;另外自己想再談一個方面,就是《西廂記》這本書出了之後,不僅是對戲曲,對中國的小說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主要的自己就說《紅樓夢》,《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叫做: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它講什麼事呢,它講寶玉和黛玉兩個人在花園裡偷偷摸摸看《西廂記》,看了之後,林黛玉裝腔作勢、對賈寶玉說,我現在要去老夫人面前告發你,說你用這種淫詞豔曲來勾引我,賈寶玉一聽就很緊張,就想去把她的書搶過來,後來搶不過來,他就豁出去了,你去告發就告發吧。結果一試探下來,林黛玉這個話全是嚇他的,實際上林黛玉對《西廂記》喜歡的程度還超過了賈寶玉,他們用了四個字來形容對這部書的印象,他說、讀過之後還感覺到滿口餘香。
那麼這個戲既然這樣受影響,影響這樣大,因此成為中國有完整的戲劇形式元雜劇到當時現在七百多年來,在古典劇目之中是最最影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