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剛柔有易
-
2 # 使用者6492266364338
不是員工,更不是合作伙伴。員工應該有勞動合同或勞動協議,滴滴司機有沒有?合作伙伴應該是相互平等,互惠互利,顯然不是。這個關係有點像雞頭和站街女的關係。
-
3 # 說河北
1、當然不算員工了,這點可能沒人質疑,因為員工是需要雙方簽署勞動合同的。
2、我認為更像一種“合作關係”、零工經濟。這個問題有答題者認為“不屬於合作關係,因為不是平等互利”,這個理解可能有些片面,太外交辭令——在現實合作中,也真的是有大小之分的、強勢弱勢、資源多少之分的。
司機與滴滴的合作形式在於,強勢方滴滴作為平臺掌握資源,給司機派單,司機每月可以獲取收入。
像某寶一樣,入駐商戶與其也是合作關係。掌握資料當然擁有更多話事權,意思你得按著我的規則玩。
某寶一樣,不也是一到大促要求商家選邊站嗎?
也有商戶反抗的,比如——
到最後也僅僅是不了了之,你得合作方忒筆了。
-
4 # 山青水秀167193282
個人認為,司機跟滴滴公司是相互依賴和相互依存的關係,根本談不上員工一說。滴滴要發展,司機要生存,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滴滴可以利用自己的平臺和軟體來接單,然後再去進行分類派單,並對其中的收入額加以提成,而且提成的指數較高,這樣以來對司機而言,當然是顯得有些不太公平了,甚至有時不問青紅皂白,對顧客的投訴不加調查,而盲目地對司機進行處罰,讓一些司機很是難看,很受冤枉。
因此很多滴滴司機寧願跑(黑車),不願進平臺。故而造成了市場的混亂及事故率的大增。
顯然這對滴滴的前景,是一種嚴重的阻礙,甚至讓滴滴面臨倒閉和取締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因此滴滴如果再不懸崖勒馬的話,最終的結局將是一片悽慘,取而代之的將有可能會是目前倡導的綠色環保車,而進入到主體市場了。
這是必然,也是主流。而滴滴也將會面臨有生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了。能不能過關,能不能繼續生存下去,那就只有去看滴滴最後的一搏了。
總之目前的滴滴十分難看,公司與平臺卻負有主要的責任。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當然會值得公司和平臺去好好反省了。
但要從新定規,更要從新佈局,尤其是對一些不合理的規定,應儘快廢除,同時加大對司機的扶持力度,儘量讓利於廣大司機和消費者,這樣才有可能變被動為主動,變不利為有利,將目前的局面儘快扭轉過來,從而恢復滴滴原有的形象,為消費者所接受。
否則將毫無前景,否則將毫無生機……。
但願滴滴能夠翻然醒悟,將所有的司機當成親人,當成貴客吧……。
-
5 # 天上有狼在飛
根本不是員工關係,只是合作關係,司機利用軟體想掙個油費,滴滴公司利用司機掙箇中介費,各取所需而己。
-
6 # 吃貨小蝙蝠
不是員工關係
在滴滴出行司機端裡,簽訂的是服務合同,不是勞動合同,所以不存在員工和僱主的關係
實際上滴滴在與司機的關係上就是中介關係,而滴滴與乘客的關係則是運輸乘客關係,這點司法上已經定論了所以如果你乘坐滴滴公司給你派的車受到傷害了,滴滴不能以與司機是中介關係而拒絕賠償你
回覆列表
不是,沒有勞動合同約束,只有一個單方面對滴滴有利的協議,不受法律保護,這個協議我相信超過一半的司機沒詳細的看過,思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