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一首打油詩
-
2 # Mrplumer81
單職工教師,別的學校我不曉得有多少,但在我們學校只有三個男教師是單職工家庭:校長、我們學校的會計和我,估計我們三個是學校中混得最失敗的三個人。單職工教師如果不補課的話,那麼這種款式的老師每個月的收入如何?他們過得如何?
去年年初,從教18年的我每個月工資收入是3317.4元,今年工資增加了一些,加上績效工資達到了四千多,日子相對而言也就好過了一些。家裡建房,欠下一屁股的債,好幾十萬,估計得還到猴年馬月,好在借的這些錢都沒有利息,否則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說到單職工教師的工資收入,我想起了一名網友妙趣橫生的回覆:麻煩讓一讓,別擋我喝西北風!大部分單職工教師,特別是農村單職工教師的工資收入並不高,他們的收入乾乾淨淨,基本上沒有任何灰色收入,日子過得清貧,這應該也是不少男生不選擇師範專業的一大原因。對於農村單職工教師而言,別問他們過得如何,他們現在能有個老婆,已經算是傳說中的人生贏家了!
很多男教師抱怨,作為男教師,特別是農村的男教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相當難,特別在擇偶方面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優勢,這輩子隨便找個人湊合是很多單職工男教師當初心中最真實的想法。不過話說回來:隨便找個人湊合也好:現在全國差不多有四千萬左右的單身漢,其中三千萬是在男女比例失調再加上窮困潦倒的情況下不得不單身的“純種單身漢”,另外一千萬是不想結婚的“單身貴族”,而單職工男教師能找個人湊合一輩子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單職工教師,如果是女教師的話,她們一般會找家裡有礦的富二代喜結連理,比如傳說中的“地主家的兒子”、煤老闆的兒子、暴發戶的兒子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女性單職工教師的日子自然過得也算可以。但單職工教師如果是男教師的話,很多人可能都過得不如意,至少在婚後的5年到10年的日子裡經濟狀況存在一定的短板,比如我,從教19年來一直處於負債累累的狀態中:娶妻,負幾萬塊債;買房,負更多債;建房,負整整一屁股債……
當然,對於單職工男教師而言,如果你有機會買彩票中五百萬或者中上千萬大獎的話,買飛機是沒指望了,但是買普通的套房、買普通的小轎車之後,應該還會有大額存款,那都不是事。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買彩票中大獎?如果我有朝一日能買彩票中大獎的話,估計可以直接放飛自我,學著那位性情中人顧少強來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然後四處旅遊,從此過上輕鬆恣意自由自在天地任我遊的日子。
然而,除了夢中能發大財,每次醒來希望總會一次又一次破滅,談不上失望,畢竟這麼多年來已經習慣了。今天學校的事情挺多的,作為班主任完成了一大堆的材料之後,回來抽空“搓麻繩”——搓了這一篇之後,作為農村學校單職工男教師的我,碌碌無為的一天又過去了,一聲嘆息……
“單職工教師,一個教書一個打工,他們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呢?”有人問。
這個問題,我感覺基本上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因為我就是單職工家庭,我是教師,我愛人是打工的。那麼像我這樣的家庭,日子到底過得怎麼樣呢?
01命運多舛
在我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年,父親病逝,手術費花了好多萬,人也走了,人財兩空。剛開始的幾年時間,是我人生中最困難的時期。陰差陽錯之下,我和愛人結合了。結婚後的前幾年,家裡的經濟條件確實非常艱難,我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很“精緻”,我愛人打工的工資都比我高出很多。她生大寶的時候,家中基本上沒什麼錢買像樣的東西坐月子,那個時候,她瘦得像只猴子似的……回想起來,我心中充滿著愧疚。
02暑假當臨時工
暑假的時候,在參加雜七雜八的培訓之後,我也跟隨愛人去工廠當“暑假工”。當暑假工,我會吃苦:一吃完飯,我會堅持繼續去車間幹活。在那個時候,我學會了做鞋廠的手工,我學會了打鞋釦,我甚至學會了如何用縫紉機“製造出”簡單的鞋子來。那個時候,我最厭煩的就是我姐(我姐當時和我同一個工廠)逢人就說我是老師,因為當別人議論“老師怎麼也在鞋廠上班,咋不去補課”這樣的話題時,我感覺自己完全是在丟老師這個職業的臉。
03戀上自媒體
漸漸的,一家人省吃儉用,幾年之後我還完了所有的債務,於是我就不再去鞋廠當“臨時工”了。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這個朋友以前是我的同學、同行,後來他辭職了),我開始接觸自媒體。當我接觸自媒體的時候,我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平時教學中的心得可以撰寫成一篇文章,哪一天被學生或者家長氣到心梗我會寫成一篇文章,某個時刻在教學之後心有所悟我同樣可以寫成一篇文章……長文,我可以一篇寫到五千多字;短文,我可以一篇寫五六百字甚至更短。
自媒體的收益,做第一個平臺第一天的收益,0.01元。如果是其他人看到這個收益,肯定會放棄,但我不會,因為我是一個比較倔的一個人:能賺到一分,我就能賺到一毛、一元……甚至,我可以把每天耗掉的電費賺出來。終於有一天,我單日的收益達到四位數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文字居然這麼值錢,心中的自豪溢於言表。
04困境是人生成長的營養
如今,我不會再執著於自己的文字能賺多少錢:有時間的時候,多寫,自然可以多賺一些;沒時間的時候,少寫,哪怕只寫一篇,都沒有關係。在單職工家庭中,我應該是混得最慘的一個老師,其他的單職工老師,有的家裡“有礦”,靠父輩買房子買車子是小菜一碟的事情;有的老師傍富婆或者傍富豪,他們同樣可以活出風光霽月的人生。而我和他們不一樣:我一沒顏值二沒“人脈資源”三沒一個有錢的好爹,但我一直相信:像我這種款式的人,只會慘一陣子,絕對不會慘一輩子,因為我清楚:每一段幸福的背後,一直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
作為一名單職工教師,我曾經後悔過自己“入錯行”,但是既然選擇了,那就愛上吧。一直抱怨自己“懷才不遇”而不把自己的才華釋放在最應該釋放的地方,那只是盜版的“孔乙己”罷了。我覺得,教師職業雖然不是多麼有“錢途”的職業,但至少是一個相當穩定的職業。作為單職工教師,此生不求轟轟烈烈,只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網友一
我就是“單職工”家庭,我是男教師,也是“難”教師,我愛人是打工妹。像我這種家庭,日子會到底過得怎麼樣呢?
當我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年,父親因病去世,手術費花了好一大筆,人財兩空,留下一屁股的債務。剛走上三尺講臺的那幾年時間,是我人生中最窘迫的時期。陰差陽錯之下,我和她結合了。結婚後的前幾年,家裡的經濟條件很困難,我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很少,我愛人打工的工資都比我高出一些。後來她生我家大寶的時候,家裡沒錢買像樣的東西供她坐月子,那個時候,她瘦骨嶙峋……回想起來,我心中一直充滿著愧疚。
暑假的時候,在參加雜七雜八的培訓之後,我也跟隨愛人去工廠當“暑假工”。當暑假工,我會吃苦:一吃完飯,我會堅持繼續去車間幹活。在那個時候,我學會了做鞋廠的手工,我學會了打鞋釦,我甚至學會了如何用縫紉機“製造出”簡單的鞋子來。那個時候,我最厭煩的就是我姐(我姐當時和我同一個工廠)逢人就說我是老師,因為當別人議論“老師怎麼也在鞋廠上班,咋不去補課”這樣的話題時,我感覺自己完全是在丟老師這個職業的臉。
漸漸的,一家人省吃儉用,幾年之後我還完了所有的債務,於是我就不再去鞋廠當“臨時工”了。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這個朋友以前是我的同學、同行,後來他辭職了),我開始接觸自媒體。當我接觸自媒體的時候,我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平時教學中的心得可以撰寫成一篇文章,哪一天被學生或者家長氣到心梗我會寫成一篇文章,某個時刻在教學之後心有所悟我同樣可以寫成一篇文章……長文,我可以一篇寫到五千多字;短文,我可以一篇寫五六百字甚至更短。
自媒體的收益,做第一個平臺第一天的收益,0.01元。如果是其他人看到這個收益,肯定會放棄,但我不會,因為我是一個比較倔的一個人:能賺到一分,我就能賺到一毛、一元……甚至,我可以把每天耗掉的電費賺出來。終於有一天,我單日的收益達到四位數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文字居然這麼值錢,心中的自豪溢於言表。
如今,我不會再執著於自己的文字能賺多少錢:有時間的時候,多寫,自然可以多賺一些;沒時間的時候,少寫,哪怕只寫一篇,都沒有關係。在單職工家庭中,我應該是混得最慘的一個老師,其他的單職工老師,有的家裡“有礦”,靠父輩買房子買車子是小菜一碟的事情;有的老師傍富婆或者傍富豪,他們同樣可以活出風光霽月的人生。而我和他們不一樣:我一沒顏值二沒“人脈資源”三沒一個有錢的好爹,但我一直相信:像我這種款式的人,只會慘一陣子,絕對不會慘一輩子,因為我清楚:每一段幸福的背後,一直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
作為一名“單職工”教師,我覺得自己既然選擇教師行業,那就愛上吧。與其一直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還不如把自己的才華釋放在恰如其分的地方。身為單職工教師,此生我不求轟轟烈烈,只願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網友2
本人就是啊!
我是一名鄉村中學教師。老公是化工廠的技術工,工資比我多點兒。
你問我為什麼選個工人做老公,怎麼不找個同行,這樣志趣相投,志同道合,都在一個單位,有好多事可以照顧協商。我也覺得是這樣。但當時我並沒有這樣做。我認為如果找同行,那麼我們婚後的工作呀,生活呀也就侷限在學校、學生、學習,這個話題上了,每天出來進去看到的都是這些,活動圈子比較狹窄,交際的人也都侷限在這裡,一點新鮮感也沒有。生活枯燥乏味不說,夫妻二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在家裡剛看夠了,一會到了單位又看見他了,如果正趕上生他的氣,不想見他時,他偏偏在你眼膜前晃盪,你說生氣不生氣,連給學生上課時的好心情此刻蕩然無存了。所以,我認為夫妻還是不要在同一單位好。
這樣早晨雙雙出去都到各自單位上班,晚上再夫妻雙雙把家還,一邊做著飯,一邊再把各自單位發生的趣聞軼事向對方添油加醋的帶著主觀色彩的腔調告訴對方,然後再互相評論一下,交換一下各自不同的意見,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瞭解不同領域的人或事,增長了見識,知道了不少奇葩事件,我覺得也不錯。
我老公最近在單位裡聽了一件奇葩事件:他們單位的一個小夥子在網上搞了個女朋友,兩人都比較傾心,於是小夥子就把姑娘弄到了廠子裡,兩個人在一起卿卿我我的,沒多久這個姑娘卻被撬走了,情敵不是別人,就是他們一個車間的,每天在一起幹活的哥們。於是人們都嘲笑這個小夥子,這是再給別人吆喝買賣呢,小夥子“氣憤填膺”,叫了幾個哥們就把撬他女朋友的小子痛揍了一頓,後來人家姑娘也一走了之,媳婦誰也沒娶成,兩個人卻成了仇家,你說可咋整?
其實老師不一定就得找老師做伴侶,雖然老師工作穩,工資也有所提高,於是好多的小夥伴願意選擇老師做伴侶,但是我主觀認為,這種生活穩定是穩定,但夫妻處的時間久了沒有激情,那種小別勝新婚的感覺是沒有的,你懂的,每天的生活就像水煮青蛙,三點一線,對外面的新鮮事自然瞭解也少,活動場所就是校門內和校門外,尤其是男教師不懂浪漫的,雖穩重成熟,比起工人來,學識修養佔優勢,但泛不起生活的漣漪,他們只會耍耍嘴皮子而已(因為老師都會說),實際落到行動處還是稍稍木訥些,當然也有好老師的傑出表現,不能全盤否定了不是,否則會打擊一大片男老師的。
現在孩子上高中,獨生子,農村消費水平有限,平時的花銷不大,也稍有存款,為將來孩子上學備用。從總體上感覺還是不錯的,主要是人要有知足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生活就是如此。
網友3
有!
我們學校就有一個女教師,與我同一個辦公室的,教八年級政治的,她老公是個打零活的建築工人,而她是有編制的的公辦教室。下面詳細說說她們的事情。
據說是這個女老師小時候家裡貧窮,父母就給她訂了“娃娃親”,對方給其家蓋了新房,又添置些生活用品,又供其上學。她大學畢業後,也想過要“反水”,但對方及自已的家人堅決不同意!無奈何,就與小學畢業,在工地幹活的他結婚了。
而她在鄉村公辦的中學做老師,老公在工地幹活,這個打工仔有頭腦,在工地幹活踏實賣力,後來也慢慢地包起了小工地,手頭有錢了,買了車,房,日子紅火起來了,但這個男人沒有“花心”,不離不棄,始終如一。他們的兒子和女兒現在都讀大學了。
他們的家庭,一個固定,死守工資;一個機動靈活,大把掙鈔票,現在好多老師都羨慕著呢。
有的人可能會說:你怎麼知道那些詳細!?告訴你吧,這個男的就是我舅家表哥。
網友4
本人就是啊!
我是一名鄉村中學教師。老公是化工廠的技術工,工資比我多點兒。
你問我為什麼選個工人做老公,怎麼不找個同行,這樣志趣相投,志同道合,都在一個單位,有好多事可以照顧協商。我也覺得是這樣。但當時我並沒有這樣做。我認為如果找同行,那麼我們婚後的工作呀,生活呀也就侷限在學校、學生、學習,這個話題上了,每天出來進去看到的都是這些,活動圈子比較狹窄,交際的人也都侷限在這裡,一點新鮮感也沒有。生活枯燥乏味不說,夫妻二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在家裡剛看夠了,一會到了單位又看見他了,如果正趕上生他的氣,不想見他時,他偏偏在你眼膜前晃盪,你說生氣不生氣,連給學生上課時的好心情此刻蕩然無存了。所以,我認為夫妻還是不要在同一單位好。
這樣早晨雙雙出去都到各自單位上班,晚上再夫妻雙雙把家還,一邊做著飯,一邊再把各自單位發生的趣聞軼事向對方添油加醋的帶著主觀色彩的腔調告訴對方,然後再互相評論一下,交換一下各自不同的意見,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瞭解不同領域的人或事,增長了見識,知道了不少奇葩事件,我覺得也不錯。
我老公最近在單位裡聽了一件奇葩事件:他們單位的一個小夥子在網上搞了個女朋友,兩人都比較傾心,於是小夥子就把姑娘弄到了廠子裡,兩個人在一起卿卿我我的,沒多久這個姑娘卻被撬走了,情敵不是別人,就是他們一個車間的,每天在一起幹活的哥們。於是人們都嘲笑這個小夥子,這是再給別人吆喝買賣呢,小夥子“氣憤填膺”,叫了幾個哥們就把撬他女朋友的小子痛揍了一頓,後來人家姑娘也一走了之,媳婦誰也沒娶成,兩個人卻成了仇家,你說可咋整?
其實老師不一定就得找老師做伴侶,雖然老師工作穩,工資也有所提高,於是好多的小夥伴願意選擇老師做伴侶,但是我主觀認為,這種生活穩定是穩定,但夫妻處的時間久了沒有激情,那種小別勝新婚的感覺是沒有的,你懂的,每天的生活就像水煮青蛙,三點一線,對外面的新鮮事自然瞭解也少,活動場所就是校門內和校門外,尤其是男教師不懂浪漫的,雖穩重成熟,比起工人來,學識修養佔優勢,但泛不起生活的漣漪,他們只會耍耍嘴皮子而已(因為老師都會說),實際落到行動處還是稍稍木訥些,當然也有好老師的傑出表現,不能全盤否定了不是,否則會打擊一大片男老師的。
現在孩子上高中,獨生子,農村消費水平有限,平時的花銷不大,也稍有存款,為將來孩子上學備用。從總體上感覺還是不錯的,主要是人要有知足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生活就是如此。
回覆列表
我先說一下我自己。我是九十年代初師範生,剛上班的時候每月工資255塊錢。父母都是老老實實的農民,僅能護住生活。由於本人長的醜,所以選擇了一位比較漂亮的農村戶口女孩為妻。
參加工作以後在農村蓋的新房,娶妻什麼的又借了親戚朋友很多錢,加之第二年兒子出生,所以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不得不勤儉。不過妻子溫柔善良,能和我同甘共苦。下面我給大家說說我節省到什麼程度。
成家之後煙和酒都戒了,同事湊份子吃飯我從不參加。自己種玉米穀子換大米白麵,自己種菜,一個星期難得買一次肉,晚上一般是自己醃製的鹹菜或者炒個土豆絲。饅頭自己蒸,餅自己烙。
買衣服原先是地攤貨,後來從淘寶和拼多多上淘,一般也就穿三五十塊錢的檔次,偶爾買一件好的遇事才穿,穿罷馬上放起來。五年前才有了第一部手機,最便宜的智慧手機,因為工作上接收通知用。
去縣城學習或者開會只要只有我一個人,在城區絕對不坐公交車,提前一個小時步行。我們這出差一天補助四十元錢,中午故意躲開熟人,自己去超市裡買三個素包子一瓶礦泉水,在大街上一邊吃一邊走,愣能省出一半錢來。
有一次實在渴了想買一根雪糕,我往冰櫃前一站,還沒開口,售貨員直接告訴我沒有五毛的了,才咬咬牙買了一根一塊的。孩子媽媽中午不在家,一般是給孩子荷包蛋煮泡麵,然後用剩下的湯煮掛麵吃。
不過也有大方的時候。兩個孩子都讀私立初中,都在全省有名公辦中學讀高中。兒子在一所北方的211就讀,因為南方生活費高,沒敢選擇。女兒正在努力衝擊985高校,希望不小。
等他們都參加工作了,合計著身體允許也來一次全國遊,咱也瀟灑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