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榆木疙瘩牌慧根
-
2 # 從1968開始
假設從1941年日本入侵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算起,那個時間段雙方原子彈研製出來對誰更有力呢?
首先算1942年,原子彈剛剛被納粹希特勒立項,秘密進行試驗,這樣在1942年德國和美國是都不能研製出原子彈的。
1943年,就算美國一系列的反制德國的襲擊行動都失敗了,原子彈被研製出來,原子彈的投送裝備德國缺乏,V型火箭還沒有被研製出來,德國沒有像美國B29型別的遠端轟炸機,原子彈的投射距離是很大問題,這樣襲擊轟炸目的性有很大侷限。最大可能是莫斯科,但戰鬥的民族幾顆萬噸級別的超級炸彈就會被屈服是不可能的,戰爭走向不會轉變。
1944年,德國開始用V型火箭裝載常規炸藥轟炸倫敦等英國大城市,目的是用襲擊平民造成民眾恐慌,對英國軍事目標少有命中的訊息。
就算德國研製出的原子彈能用V型火箭投射原子彈,但載重量和射擊發射精度都不能保證,V型火箭的液體燃料也是它飛行速度低的很重要原因,飛行途中被炮火攔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德國原子彈襲擊英國取得戰爭勝利可能性依然不大,當然襲擊美國本土依然是天方夜譚。1944年東線,蘇聯已經迫近到蘇德邊界,德國原子彈襲擊蘇聯城市的發射陣地距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已是很遙遠,襲擊成功的可能性已經不是很大。
1945年,隨著阿登戰役德國的失敗,德國的垂死掙扎的最後努力徹底失敗,戰爭已失敗作為結局的時間已經不遠,區域性的戰爭武器作為致勝可能性根本不可能。
所以,歷史不能假設,從歷史發展規律中看,德國不可能發展出影響出影響戰爭勝負的武器,即便研製出來,從影響戰爭的多重因素中看,也不能對戰爭起到決定性作用。德國失敗,在二次大戰中就是時間問題。
綜上,非正義戰爭註定失敗,無論武器是否佔有優勢。
無論德國,還是日本,都不太可能。
美國曼哈頓計劃集中了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可以裝備一整支哈爾西的第七艦隊),才造出區區三顆原子彈,還包括一顆鈽237材料的,可想而知是多麼大規模的一種集中力量幹大事的行為。
日本在列強中體量偏小,雖說比義大利強點兒,但是當時科技水平也較弱,以至於還要進口義大利的"菲亞特"輕型轟炸機。雖然日本也很早就開始了對原子彈的研究,可是進行到濃縮鈾235的提煉階段時,就不得不放棄了,因為一則計算錯誤,二則沒錢提取出來那麼多的濃縮鈾。
至於納粹德國,勉勉強強還能承受的起,可是希特勒治下的德國意識形態領域又大搞"去猶太化",當時德國科學界,愛因斯坦的一切理論都被斥為"猶太物理學",是滿口胡說的異端邪說,在"純淨的德國物理學"面前不值一提,生生逼走了自祖父輩起就對德意志認同感頗高的相對論之父,這還不算,連同義大利的費米也不堪迫害,遠走美國。
後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這兩個猶太物理學家,前者利用自己巨大的聲望促成羅斯福總統砸巨資開展原子彈專案,後者則成了曼哈頓工程中的主力科學家。
簡而言之,日本和德國,這兩家之所以研究不出來原子彈,原因在於——一個玩不起,另一個看走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