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貳一橙
-
2 # 聰明的小龍女
封神榜五大聖人中,只有四位有坐騎他們分別是:元始天尊的九龍沉香輦,太上老君的板角青牛,元始天尊的奎牛,準提道人的孔雀,它們中最厲害的當然是九龍沉香輦和孔雀,最差的是奎牛。
-
3 # 微洪範
五大聖人的坐騎誰最利害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是那個神話平臺:是西遊記?封神演義?還是正統道教?又或是上古神話?同一平臺才好比較,否則就易流於關公戰秦瓊般了。
這裡筆者就以影響力較大的西遊記中的幾大聖人為例,嘗試看看誰的坐騎最勁抽…
西遊記中能稱“聖”的不止五員,比方…南天之主,又是四大天帝(佛)之首的玉皇大帝。
又比方…西天之主,靈山大雷音寺掌門的佛老如來。
再比方…東天之主,東極妙巖宮館長,青華大帝,其在天為東極青帝,於人間為太乙救苦天尊,於地獄為則冥帝。是一分為三。
又再有…在東、南、西、北四天之上,高居三十三天離恨天,兜率宮的主人太上老君。
還又有…當初掃蕩妖氣薰天,邪魔橫行的北俱蘆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蕩魔天尊,北天之帝。
還有南瞻部洲的觀音大士,普陀山普賢菩薩,五臺山文殊菩薩,海外蓬萊仙島南極仙翁等等……
這裡就選其中五位坐騎比較如下…
第五位
普賢菩薩的大白象。
在西遊記中,大白象出現在獅駝嶺(國),其與文殊的青獅,鳳凰的小兒子、孔雀大明王的弟弟大鵬金翅雕,結為兄弟,試圖共同狙擊西行的唐僧師徒,目的當然是要吃能長生的老和尚的肥肉。
可是以大白象的本領,根本就不是猴王的手腳,一來二往,被猴王的鐵棒弄進長鼻,差點領了盒飯,顯然大白象的神力距離大聖還有段距離。
第四位
文殊的青獅。其在西遊記中出現過兩次,當中以獅駝嶺出現最為精彩。小妖就講過,當初王母娘娘開蟠桃會,沒請他,其大怒,在南天門變化神通大鬧天宮,張大血盆大口抵住天門,嚇得十萬天兵天將無一敢戰。
但是他仍然不是猴王的手腳,除卻猴王變化弄進其肚子內,差點要了老命外,就算明刀明槍,青獅仍鬥不過猴王。
第三位
如來的大鵬。猴王在調侃南山大王時講過,西天之主,乃座大鵬之上。
大鵬出現同是獅駝嶺章。大鵬乃百鳥之王鳳凰次子,系出名門,所以能力非凡,一展翅可行九萬里,因此拍兩下翅膀就已經趕上只打了一個筋斗的猴王。
當然若猴王是象當年大鬧天宮時風車般打著筋斗,那大鵬就被遠遠摔開了,因為倆者每做一下動作:猴王是十萬八千里,大鵬只是九萬里。
而且獅駝嶺故事已經交待了…當初大鵬之所以去到獅駝嶺與青獅、白象結義為兄弟的原因是大鵬恐自家鬥不了猴王才這樣做的,所以大鵬的神通仍稍遜於猴王。
第二位
太上老君的青牛。
青牛乃上古奇獸,又叫獨角神兕。其現於金兜山一役,其用了綁在牛鼻上的這個鋼圈打敗了猴王及滿天神佛,原來這傢伙叫金鋼琢,是當初太上老君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即渡化釋達多為如來佛祖時,早晚防身的利器。難不得,這廝連如來也不鬥膽招惹了。
然則,青牛就算不用金鋼琢,以鐵槍鬥猴王的鐵棒,也是半斤八兩,神通相仿,鬥了數十回合乃不分勝負。猴王也說…我此鐵棒勢大力雄,可倒海翻江,這傢伙仍能力抵我鐵棒,原來是老道您的牛精,難怪這神力了。
第一位
太乙救苦天尊的九頭獅子。
在西遊記中,在實戰打鬥中,真正秒殺猴王的只倆位,一是如來,一是九頭獅。
九頭獅叫九靈元聖,其與以上四大坐騎十分不同的是……
獅王並非妖精…這個是太乙救苦天尊說的:我這元聖兒,也非妖邪,而也是個久修得道的聖靈,輕易不傷生命的……
因此其是本文所講的五坐騎中唯一對唐僧肉毫無興趣者。細想一下:唐僧雖十世修行的好人,是如來的次門徒金蟬子。
然則元聖已經具備媲美如來的神通:此倆均是可空手赤拳秒殺猴王者。因此唐僧的修維與其還差得遠,所以其對名滿東勝神洲的唐僧肉毫無興趣也是情理之中。
此外其也是在五大神獸中唯一成聖者,所以太乙救苦天尊並沒將其看作其他的神佛仙聖的座騎般…因為以上的四大坐騎,其主人都稱坐騎其為孽畜,而太乙救苦天尊則稱獅王為“元聖兒”,看看…天尊視獅王為兒子般。
然則最厲害還是…九頭獅,咆哮一聲,上則可衝開三聖(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結界,下則可以衝破能令膽大包天如猴王者也為之尿褲的九幽大門!亦即獅王哮叫可通無窮之上與無窮之下…
要知道三清聖人尚居於玉皇大帝的南天之上,而九幽則是菩提老祖提到若猴王日後說出其師徒關係就將其打進的地方,當初猴王一聽,也馬上嚇得差點賴尿。
因此毫無疑問,九靈元聖乃五神獸之首了…
回覆列表
若這五大聖人是指《封神演義》小說裡的話,那裡面其實只有三位有坐騎,分別是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準提道人。
先分別說說三聖人的坐騎:
太上老君:鴻鈞老祖大弟子,坐騎為板角青牛;
通天教主:鴻鈞老祖三弟子,坐騎為奎牛;
準提道人:西方教副教主,坐騎為瞠目細冠紅孔雀,也就是商朝三山關總兵孔宣;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即使將《西遊記》和《封神》合起來談,由太上老君的青牛化成的獨角兕大王,在沒有老君金剛琢的情況下,其戰力也不會很高。
通天教主的奎牛也並不是《山海經》中的那隻夔牛,自然也沒有夔牛那樣“出入水必有風雨,光如日月、聲音如雷”的滲人出場了,但和太上老君一樣,祥瑞也是少不了的。
四足祥光白霧,紫氣紅雲,騰騰而起。
而說其他兩位沒有坐騎,其實也不太正確,元始天尊沒有坐騎,但他出行時是坐著九龍沉香輦,半空中仙樂嘹亮,白鶴童子開路,南極仙翁隨後,非常符合他闡教師尊的地位,做領導的還要自己開車嗎?
接引道人作為西方教教主,可是創業不久,還沒來得及尋自己的座駕,當副教主準提道人收了大鵬為坐騎後,他也想在封神大戰中撈一隻,接引道人看中的是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一的龜靈聖母,可惜最後失算,大母龜被成群的蚊子吸食得血肉全盡,只留下一個龜殼。
這四大坐騎之中,太上老君的板角青牛和通天教主的奎牛,兩者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戰績,只能姑且不談,若以接引道人收下龜靈聖母為假設,則接引道人之龜靈聖母和準提道人之細冠紅孔雀之間比拼,誰最厲害呢?恐怕還是準提道人的細冠紅孔雀更勝一籌。
在整本封神演義中,闡教幾乎遇滅頂之災的只有兩次,一次是三霄擺下九曲黃河陣,一次就是金雞嶺遇孔宣,孔宣乃天地間第一隻孔雀,孔雀之母,其地位和龜靈聖母相當,他和龜靈聖母都有各具一格的法術,可謂是旗鼓相當。
孔宣最厲害的是號稱能刷盡萬物的五色毫光,威力之大,連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都不是對手,而龜靈聖母練就一顆法寶日月珠,還有堅不可摧的龜殼防禦,攻守兼備,可稱一絕。
但龜靈聖母輸就輸在孔宣這五色毫光之中,從孔宣能以五色光刷掉闡教玲瓏塔、降魔杵等,還有截教至寶定海珠來看,龜靈聖母的日月珠一旦祭出,也是抵不住孔宣一刷之力的,所以,光以原著戰績來看的話,則準提道人的坐騎瞠目細冠紅孔雀位列第一。